螳螂捕蟬的成語故事
拼音táng láng bǔ chán
基本解釋蟬:知了。螳螂捉蟬,不知潛在危險。比喻目光短淺。
出處漢·趙曄《吳越春秋》:“螳螂捕蟬,志在有利,不知黃雀在后啄之?!?/p>
春秋時期,吳王壽夢要攻打楚國,并禁止大臣提反對意見,有一個大臣的兒子聽說后,帶上彈弓到王宮花園去打鳥。吳王問他干什么,他說在看螳螂捕樹上的蟬,而黃雀在后面等著吃螳螂。吳王覺得自己的處境同螳螂差不多,就只好取消計劃。
螳螂捕蟬的典故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螳螂捕蟬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墨守成規(guī) | 清 黃宗羲《錢退山詩文序》:“如鐘嶸之《詩品》,辨體明宗,固朱嘗墨守以為準的也?!?/td> |
經(jīng)史子集 | 《新唐書·藝文志》:“兩都各聚書四部,以甲乙丙丁為次,列經(jīng)史子集四庫?!?/td> |
習非成是 | 西漢 揚雄《法言 學行》:“習乎習,以習非之勝是,況習是之勝非乎?” |
金光閃閃 | 《新編五代史平話·唐史》:“面上金光閃閃,手中雪刃輝輝。” |
河魚腹疾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宣公十二年》:“河魚腹疾,奈何?” |
春山如笑 | 宋·郭熙《林泉高致·山水訓》:“春山澹冶而如笑,夏山蒼翠而如滴,秋山明凈而如妝,冬山慘淡而如睡?!?/td> |
學而不厭 | 先秦 孔子《論語 述而》:“默而識之,學而不厭,誨人不倦,何有于我哉?” |
通都大邑 | 唐 韓愈《守戒》:“今之通都大邑,介于屈強之間,而不知為備。” |
不得而知 | 唐 韓愈《爭臣論》:“故雖諫且議,使人不得而知焉。” |
穩(wěn)操勝券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平原君傳》:“且虞卿操其兩權(quán),事成,操右券以責?!?/td>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