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有關(guān)田的成語
有關(guān)田的成語
有關(guān)田的成語共收錄53個
成語 | 解釋 | 出處 |
---|---|---|
解甲歸田 | 解:脫下;甲:鎧甲。脫掉軍裝;回家種地。 | 漢 揚(yáng)雄《解嘲》:“叔孫通起于桴鼓之間,解甲投戈,遂作君臣之儀,得也?!?/td> |
蹊田奪牛 | 蹊:踐踏;奪:強(qiáng)取。因牛踐踏了田,搶走人家的牛。比喻罪輕罰重。 | 《左傳·宣公十一年》:“‘牽牛以蹊人之田,而奪之牛?!癄颗R怎枵?,信有罪矣;而奪之牛,罰已重矣?!?/td> |
瓜田不納履,李下不整冠 | 經(jīng)過瓜田,不可彎腰提鞋;經(jīng)過李樹下不要舉起手來整理帽子。比喻避嫌疑。 | 三國 魏 曹植《君子行》:“君子防未然,不處嫌疑間;瓜田不納履,李下不正冠?!?/td> |
瓜田不納履,李下不正冠 | 比喻避嫌疑。同“瓜田不納履,李下不整冠”。 | 《藝文類聚》卷四一引三國 魏 曹植《君子行》:“君子防未然,不處嫌疑間;瓜田不納履,李下不正冠。” |
滄海桑田 | 滄海:大海;桑田:種桑樹的地;泛指農(nóng)田。大海變成農(nóng)田;農(nóng)田變成大海。比喻世事變化很大。也作“桑田滄?!?;又簡稱“滄?!薄?/td> | 晉 葛洪《神仙傳 麻姑》:“麻姑自說云,接待以來,已見東海三為桑田。” |
歸老田間 | 指回到幽雅處所,度過晚年。 | 蔡東藩《民國通俗演義》第11回:“我明日即行辭職,還是歸老田間罷?!?/td> |
肥水不落外人田 | 肥水:借指好處。指不讓別人得到好處。 | 沈從文《一個大王》:“俗話說‘肥水不落外人田’,因此一排人把步槍上了刺刀,守在門邊,預(yù)備給這弁目過不去?!?/td> |
買田陽羨 | 指辭官歸隱。 | 宋 蘇軾《菩薩蠻》詞:“買田陽羨吾將老,從來只為溪山好?!?/td> |
一卒之田 | 百頃田地。 | 春秋·魯·左丘明《國語·晉語》:“無一卒之田?!?/td> |
求田問舍 | 舍:房子。多方購買田地,到處問詢屋介。指只知道置產(chǎn)業(yè),謀求個人私利。比喻沒有遠(yuǎn)大的志向。 | 晉 陳壽《三國志 魏志 陳登傳》:“君有國士之名,今天下大亂,帝主失所,望君憂國忘家,有救世之意,而君求田問舍,言無可采?!?/td> |
瓜田李下 | 經(jīng)過瓜田時(shí)不要彎腰提鞋跟;走過李子樹下不要舉手整理帽子;免得有偷瓜、偷李子的嫌疑。比喻容易發(fā)生嫌疑的地方。 | 晉 干寶《搜神記》第15卷:“懼獲瓜田李下之譏?!?/td> |
田父之功 | 指不預(yù)其事而輕易得到好處。 | 西漢 劉向《戰(zhàn)國策 齊策三》:“田父見之,無勞倦之苦,而擅其功……臣恐強(qiáng)秦大楚承其后,有田父之功。” |
面如方田 | 面:臉。臉方得像“田”字,指富貴相。 | 《南齊書·李安人傳》:“帝大驚,目安人曰:‘卿面如方田,狀封侯也?!?/td> |
焚林而田 | 燒毀樹林以獵取野獸。比喻取之不留馀地,只顧眼前利益,不顧長遠(yuǎn)利益。 | 《韓非子·難一》:“焚林而田,偷取多獸;以詐遇民,偷取一時(shí),后必?zé)o復(fù)。” |
海水桑田 | 猶滄海變桑田。比喻世事變遷很大。 | 唐·韋應(yīng)物《漢武帝雜歌》之一:“海水桑田幾翻覆,中間此桃四五熟?!?/td> |
田父之獲 | 田父:農(nóng)夫;獲:得到。指不費(fèi)力氣而輕易得到的好處。 | 西漢·劉向《戰(zhàn)國策·齊策》:“田父見之,無勞倦之苦,而擅其功?!?/td> |
藍(lán)田生玉 | 舊時(shí)比喻賢父生賢子。 | 晉 陳壽《三國志 吳志 諸葛恪傳》:“諸葛恪字元遜,瑾長子也。”裴松之注引晉 虞溥《江表傳》:“藍(lán)田生玉,真不虛也?!?/td> |
渤澥桑田 | 渤澥:渤海的古稱。大海變成桑田,桑田變成大海。比喻世事變化巨大。 | 宋 蘇軾《送喬仝寄賀君》詩之二:“不驚渤澥桑田變,來看龜蒙漏澤春?!?/td> |
耕者讓畔,訟者讓田 | 畔:田界。耕田的人把田界所占的地面讓給對方,有糾紛的給對方讓田。形容禮讓已成為社會風(fēng)氣。 | 清·汪琬《新修至德廟碑》:“古者政化之成也,則公卿讓于朝,士庶人讓于都,于鄙,耕者讓畔,訟者讓田。” |
藍(lán)田出玉 | 藍(lán)田:地名,在陜西省。比喻名門出賢子弟 | 《宋書·謝莊傳》:“太祖見而異之,謂尚書仆射殷景仁、領(lǐng)軍將軍劉湛曰:‘藍(lán)田出玉,豈虛也哉!’” |
田月桑時(shí) | 泛指農(nóng)忙季節(jié)。 | 南朝齊·蕭子良《諫射雉啟》:“且田月向登,桑時(shí)告至?!?/td> |
焚林而田,竭澤而漁 | 竭:使……干涸;漁:打魚。燒毀森林捕捉野獸,排干湖水去捕捉魚。比喻只顧眼前的利益,無止境地索取而不留余地。 | 漢·劉安《淮南子·本經(jīng)訓(xùn)》:“鉆燧取火,構(gòu)木為臺,焚林而田,竭澤而漁?!?/td> |
豚蹄穰田 | 比喻所花費(fèi)的極少而所希望的過多。 | 《史記·滑稽列傳》記載:有一個農(nóng)民,用一個小豬蹄祭神,祝莊稼豐收。 |
問舍求田 | 只知道置產(chǎn)業(yè)。比喻沒有遠(yuǎn)大的志向。 | 晉 陳壽《三國志 魏志 陳登傳》:“君有國士之名,今天下大亂,帝主失所,望君憂國忘家,有救世之意,而君求田問舍,言無可采,是元龍所諱也,何緣當(dāng)與君語?!?/td> |
服田力穡 | 服:從事;穡:收獲谷物。指努力從事農(nóng)業(yè)生產(chǎn)。 | 《尚書·盤庚上》:“若農(nóng)服田力穡,乃亦有秋?!?/td> |
寸田尺宅 | 比喻微薄的資產(chǎn)。 | 宋 蘇軾《游羅浮山》詩:“玉堂金馬久流落,寸田尺宅今誰耕?!?/td> |
田父野叟 | 鄉(xiāng)間農(nóng)夫,山野父老。泛指民間百姓。 | 金·元好問《登封令薛侯去思頌》:“方春勸耕,遭田父野叟于途,慰以農(nóng)里之言,而勉之孝弟之訓(xùn)?!?/td> |
殷殷田田 | 殷殷:震動聲;田田:宏大的聲音。形容聲音宏大。 | 西漢·戴圣《禮記·向喪》:“婦人不宜袒,故發(fā)胸,擊心,爵踴,殷殷田田,如壞墻然,悲哀痛疾之至也。” |
龍德在田 | 《易·干》:“‘見龍?jiān)谔铩?,德施普也?!焙笠蛞浴褒埖略谔铩敝^恩德廣被。 | 《易·干》:“‘見龍?jiān)谔铩率┢找??!?/td> |
田夫野老 | 鄉(xiāng)間農(nóng)夫,山野父老。泛指民間百姓。 | 《北齊書·王琳傳》:“當(dāng)時(shí)田夫野老,知與不知,莫不為之歔欷流泣?!?/td> |
孝悌力田 | 指孝順父母,尊敬兄長,努力務(wù)農(nóng)。 | 《漢書 文帝紀(jì)》:“其遣謁者勞賜三老、孝者帛人五匹,悌者、力田二匹……以戶口率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員?!?/td> |
紙?zhí)锬?/a> | 稼:種田。以紙為良田,以墨為稼穡。指勤于著述。 | 宋·謝維薪《合璧事類》:“蔡洪赴洛,人問吳中舊業(yè),曰:‘紙為鋤耒,墨為稼穡,義理為豐年?!?/td> |
瓜田之嫌 | 猶瓜田李下。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場合。 | 明 李贄《與耿克念書》:“我欲來已決,然反而思之,未免有瓜田之嫌。”參見“瓜田不納履,李下不整冠”。 |
李下瓜田 | 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場合。 | 《北史 袁翻傳》:“瓜田李下,古人所慎?!?/td> |
田夫野叟 | 鄉(xiāng)間農(nóng)夫,山野父老。泛指民間百姓。 | 宋·曾鞏《福州擬貢荔枝狀》:“其尤殊絕者,則抑于下土,使田夫野叟往往屬厭,而大官不得獻(xiàn)之于陛下?!?/td> |
田父野老 | 鄉(xiāng)間農(nóng)夫,山野父老。泛指民間百姓。 | 《宋史·蘇軾傳》:“軾與田父野老,相從溪山間,筑室于東坡,自號‘東坡居士’。” |
田連阡陌 | 阡陌:田中間縱橫交錯的小道。形容田地廣袤,接連不斷。 | 漢·荀悅《漢紀(jì)·武帝紀(jì)四》:“富者田連阡陌,貧者無立錐之地?!?/td> |
田畯野老 | 鄉(xiāng)間農(nóng)夫,山野父老。泛指民間百姓。 | 南朝·梁·王僧孺《答江琰書》:“其或蹲林臥石,籍卉班荊,不過田畯野老,漁父樵客?!?/td> |
如獲石田 | 石田:指有石頭的田地,借指沒用的東西。指得到不可耕種的田地。 | 春秋·魯·左丘明《左傳·哀公十一年》:“大王如獲石田。” |
桑田碧海 | 同“桑田滄?!薄?/td> | 唐·盧照鄰《長安古意》詩:“節(jié)物風(fēng)光不相待,桑田碧海須臾改?!?/td> |
桑田滄海 | 桑田:農(nóng)田。大海變成桑田,桑田變成大海。比喻世事變化很大。 | 晉·葛洪《神仙傳·麻姑》:“麻姑自說云,接待以來,已見東海三為桑田。” |
肥田沃地 | 肥沃的土地。 | 毛澤東《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(chǎn)黨》:“在這個廣大的領(lǐng)土之上,有廣大的肥田沃地,給我們以衣食之源。” |
筆耕硯田 | 比喻從事腦力勞動,以讀寫為業(yè)。 | 南朝 梁 任昉《為蕭揚(yáng)州薦士表》:“既筆耕為養(yǎng),亦傭書成學(xué)。” |
村姑田婦 | 農(nóng)村少女與種田的婦人。指鄉(xiāng)下見識不多的女人。 | 清·名教中人《好逑傳》第九回:“來你這地方,甚么村姑田婦,冤他拐帶!” |
掃田刮地 | 掃:清除;刮:用鋒刃手削。指干零雜農(nóng)活。 | 元·秦簡夫《東堂老》第三折:“我寧可與你家擔(dān)水運(yùn)漿,掃田刮地,做個傭工?!?/td> |
種玉藍(lán)田 | 種:栽種,培養(yǎng);藍(lán)田:今屬陜西,以產(chǎn)玉著名。比喻長得其所。指為締結(jié)良緣創(chuàng)造條件。 | 明·楊珽《龍膏記·錯媾》:“從今后天長地遠(yuǎn),還愿取,還愿取種玉藍(lán)田?!?/td> |
焚藪而田 | 同“焚林而田”。藪,林藪。 | 《呂氏春秋·義賞》:“焚藪而田,豈不獲得,而明年無獸?!?/td> |
汶陽田反 | 比喻失而復(fù)返。 | 清·袁枚《隨園詩話》第三卷:“先失楚弓,旋歸趙璧。汶陽田反,合浦珠還。” |
田父獻(xiàn)曝 | 田父:老農(nóng);曝:曬。老農(nóng)將曬太陽取暖的方法獻(xiàn)給國君。常作向人獻(xiàn)物或獻(xiàn)計(jì)的謙詞。 | 《列子·楊朱篇》:“宋國有田夫,常衣缊黂,僅以過冬。暨春東作,自曝于日,不知天下之有廣廈隩室,緜纊狐狢。顧謂其妻曰:‘負(fù)日之暄,人莫知者,以獻(xiàn)吾君,將有重賞?!?/td> |
耕者有其田 | 耕者:種地的農(nóng)民。指讓農(nóng)民獲得自己的土地。 | 宋慶齡《關(guān)于促成組織聯(lián)合政府并呼吁美國人民制止他們的政府在軍事上援助國民黨的聲明》:“‘耕者有其田’,是孫中山的政綱?!?/td> |
肥水不落旁人田 | 肥水:借指好處。指不讓別人得到好處。 | |
解組歸田 | 解:脫去;組:古代綁印的綬;解組:解下印綬辭官。辭掉官職,歸老田園。 | 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118回:“只消婆婆親寫一書,說爹爹因富貴已極,欲解組歸田,而意不能決,必得舅公一勸,同為五湖之游。” |
田連仟佰 | 仟佰:通“阡陌”。指田地廣袤,接連不斷。 | 漢·荀悅《漢書·食貨志》:“富者田連仟佰,貧者亡立錐之地?!?/td>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