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來圯橋上,懷古欽英風(fēng)。
出自唐代:李白的《經(jīng)下邳圯橋懷張子房》
子房未虎嘯,破產(chǎn)不為家。
滄海得壯士,椎秦博浪沙。
報韓雖不成,天地皆振動。
潛匿游下邳,豈曰非智勇?
我來圯橋上,懷古欽英風(fēng)。
唯見碧流水,曾無黃石公。
嘆息此人去,蕭條徐泗空。
我來圯橋上,懷古欽英風(fēng)。譯文及注釋
譯文
張良少年未能得志如虎嘯時,為求刺客而不顧破產(chǎn)敗家。
從滄海公那里得到一名壯士,用金椎狙擊秦始皇在博浪沙。
這次刺秦報仇行動雖未成功,而其名聲卻因此震動天下。
其逃匿追捕曾經(jīng)過下邳,怎能說他在智勇雙全上稍差?
今天我懷古來到圯橋上,更加欽羨張良的雄姿英發(fā)。
圯橋下只有碧綠的流水,而不知道黃石公如今在哪?
我站在橋上嘆息張良逝去,徐泗兩州從此便變得蕭條空乏。
注釋
下邳:古縣名,在今江蘇省睢寧縣西北邳州界。圯橋:古橋名,遺址在今睢寧縣北古下邳城東南小沂水上。張子房:即張良,字子房,是輔佐劉邦打天下的重要謀臣,在幫助劉邦建立漢朝后,被封為留侯。
虎嘯:喻英雄得志。
博浪沙:在今河南省原陽縣東南。
黃石公:秦時隱士。相傳張良刺秦始皇不中,逃匿下邳圯上遇老人,授以《太公兵法》,曰:“讀此則為王者師矣。后十年興。十三年孺子見我濟(jì)北,谷城山下黃石即我矣。”后十三年,張良從漢高祖過濟(jì)北,果見谷城山下黃石,取而祠之,世稱此圯上老人為黃石公。
徐泗:徐州與泗州。
參考資料:
1、詹福瑞 等.李白詩全譯.石家莊:河北人民出版社,1997:828-829
創(chuàng)作背景
被譽(yù)為“興漢三杰”之一的張良,是李白十分傾慕的大英雄。詩人訪尋英雄遺跡到河南道泗州,經(jīng)過下邳(在江蘇邳州睢寧一帶)圯橋時,在傳說張良遇到老師黃石公的地方久久徘徊,寫下了《經(jīng)下邳圯橋懷張子房》這篇懷古感慨之辭。
參考資料:
1、李秋弟.詩仙游蹤.北京:清華大學(xué)出版社,2011:18-24
鑒賞
此詩起句“虎嘯”二字,即指張良跟隨漢高祖以后,其叱咤風(fēng)云的業(yè)績。但詩卻用“未”字一筆撇開,只從張良發(fā)跡前寫起。張良的祖父和父親曾相繼為韓國宰相,秦滅韓后,立志報仇,“弟死不葬,悉以家財求客刺秦皇”(《史記·留侯世家》)?!捌飘a(chǎn)不為家”五字,點(diǎn)出了張良素來就是一個豪俠仗義、不同尋常的人物。后兩句寫其椎擊秦始皇的壯舉。據(jù)《史記》記載,張良后來“東見滄海君,得力士,為鐵椎重百二十斤。秦皇帝東游,良與客狙擊秦皇帝博浪沙中”。詩人把這一小節(jié)熔鑄成十個字:以上四句直敘之后,第五句一折,“報韓雖不成”,惋惜力士椎擊秦始皇時誤中副車。秦皇帝為之寒栗,趕緊“大索天下”,而張良的英雄膽略,遂使“天地皆振動”。七、八兩句“潛匿游下邳,豈曰非智勇”,寫張良“更姓名潛匿下邳”,而把圯橋進(jìn)履,受黃石公書一段略去不寫,只用一個“智”字暗點(diǎn),暗度到三句以后的“曾無黃石公”?!柏M曰非智勇?”不以陳述句法正敘,而改用反問之筆,使文氣跌宕,不致于平鋪直敘。后人評此詩,說它句句有飛騰之勢,說得未免抽象,其實(shí)所謂“飛騰之勢”,就是第五句的“雖”字一折和第八句的“豈”字一宕所構(gòu)成。
以上八句夾敘夾議,全都針對張良,李白本人還沒有插身其中。九、十兩句“我來圯橋上,懷古欽英風(fēng)”,這才通過長存的圯橋古跡,把今人、古人結(jié)合起來了。詩人“懷古欽英風(fēng)”,其著眼點(diǎn)還是在現(xiàn)實(shí):這兩句,句法有似五律中的流水對。上句切合圯橋,橋下流水,清澈碧綠,一如張良當(dāng)時。歲月無常,回黃轉(zhuǎn)綠,大有孔子在川上“逝者如斯夫,不舍晝夜”的感慨。下句應(yīng)該說是不見張良了,可是偏偏越過張良,而說不見張良的恩師黃石公。詩人的用意是:他所生活的時代未嘗沒有如張良一般具有英風(fēng)的人,只是沒有像黃石公那樣的人,加以識拔,傳以太公兵法,造就“為王者師”的人才罷了。表面上是“嘆息此人去,蕭條徐泗空”,再也沒有這樣的人了;實(shí)際上,這里是以曲筆自抒抱負(fù)。《孟子·盡心下》說:“由孔子而來至于今,百有余歲,去圣人之世,若此其未遠(yuǎn)也,近圣人之居,若此其甚也,然而無有乎爾,則亦無有乎爾?!北砻嫔厦献邮青皣@世無孔子,實(shí)質(zhì)上是隱隱地以孔子的繼承人自負(fù)。李白在這里用筆正和孟子有異曲同工之處:“誰說‘蕭條徐泗空’,繼張良而起,當(dāng)今之世,舍我其誰哉!”詩人在《扶風(fēng)豪士歌》的結(jié)尾說:“張良未逐赤松去,橋邊黃石知我心。”可以看作是這首詩末兩句的注腳。
李白簡介
唐代·李白的簡介
李白(701年-762年),字太白,號青蓮居士,唐朝浪漫主義詩人,被后人譽(yù)為“詩仙”。祖籍隴西成紀(jì)(待考),出生于西域碎葉城,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。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傳世。762年病逝,享年61歲。其墓在今安徽當(dāng)涂,四川江油、湖北安陸有紀(jì)念館。
...〔 ? =$docheckrep[2]?ReplaceWriter($ecms_gr[writer]):$ecms_gr[writer]?>的詩(963篇)〕猜你喜歡
-
青山依舊在,幾度夕陽紅。
出自 明代 楊慎: 《臨江仙·滾滾長江東逝水》
-
綠遍山原白滿川,子規(guī)聲里雨如煙。
出自 宋代 翁卷: 《鄉(xiāng)村四月》
- 已恨碧山相阻隔,碧山還被暮云遮。
- 此情可待成追憶,只是當(dāng)時已惘然。
-
相恨不如潮有信,相思始覺海非深。
出自 唐代 白居易: 《浪淘沙·借問江潮與海水》
-
還君明珠雙淚垂,恨不相逢未嫁時。
出自 唐代 張籍: 《節(jié)婦吟·寄東平李司空師道》
- 無情最是臺城柳,依舊煙籠十里堤。
-
一別如斯,落盡梨花月又西。
出自 清代 納蘭性德: 《采桑子·當(dāng)時錯》
-
中秋誰與共孤光。把盞凄然北望。
出自 宋代 蘇軾: 《西江月·世事一場大夢》
-
相見爭如不見,多情何似無情。
出自 宋代 司馬光: 《西江月·寶髻松松挽就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