利令智昏的成語故事
拼音lì lìng zhì hūn
基本解釋利:利益、私利;令:使;智:理智;昏:昏亂;神志不清楚。形容因貪圖私利;使人頭腦發(fā)昏;甚至失去理智。
出處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平原君虞卿列傳贊》:“鄙語曰:‘利令智昏。’平原君貪馮亭邪說,使趙陷長平四十余萬眾,邯鄲幾亡?!?/p>
戰(zhàn)國時(shí)代,各諸候國之間為了爭奪土地,經(jīng)常發(fā)動戰(zhàn)爭。秦國派大將白起攻打韓國,占領(lǐng)了韓國的一塊土地野王。在野王鄰近有另一塊土地上黨,他們的地方官員看到野王輕易地就被秦軍攻下,怕上黨也守不住,就寫信給趙國,表示愿意歸順,希望得到趙國的庇護(hù)。 趙國的君臣們對于要不要接受上黨的歸順,意見不一,大家展開激烈的爭論。平原君趙勝說:“上黨這么大塊的地方,我們不用出一兵一卒,就可以得到,為甚么不要呢?”平陽君反對說:“就是因?yàn)椴换獾玫胶锰?,輕易要了,恐怕會招來大禍?!壁w王因?yàn)椴幌胧ミ@塊到嘴的肥肉,便支持平原君的主張,并且派他去接收上黨,把它劃為趙國的領(lǐng)地。秦國知道后,認(rèn)為趙國存心和自己作對,就命令白起率大軍去攻打趙國。結(jié)果趙國的四十萬大軍全部被秦軍殲滅,國都邯鄲也被圍困,后來平原君帶毛遂去楚國,說服楚王聯(lián)趙抗秦,最后楚國出兵,才解除了趙國的邯鄲之圍。 趙王和平原君因?yàn)樨潏D眼前可以獲得上黨土地的利益,而差點(diǎn)導(dǎo)致趙國滅亡。后人便形容他們的行為是“利令智昏”
利令智昏的典故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利令智昏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落葉歸根 | 明 王世貞《鳴鳳記》第38出:“落葉歸根,豐城劍回?!?/td> |
轍鮒之急 | 戰(zhàn)國·宋·莊周《莊子·外物篇》:“車轍中有鮒魚焉,曰‘我東海之波臣也,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!’” |
驕生慣養(yǎng) | 胡樸安《中華全國風(fēng)物志 江蘇 吳縣之奇俗》:“富貴家之小孩,驕生慣養(yǎng),大半身體柔弱,時(shí)膺疾病?!?/td> |
存而不議 | 唐·獨(dú)孤及《仙掌銘并序》:“后代揭厲于玄蹤者,聆其風(fēng)而駭之,或謂詼詭不經(jīng),存而不議?!?/td> |
柳暗花明又一村 | 宋 陸游《游山西村》詩:“山重水復(fù)疑無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?!?/td> |
德容言功 | 語出《禮記·昏義》。見“德言容功”。 |
??谥?/a> | 《史記·商君列傳》:“夫五羖大夫,荊之鄙人也。聞秦繆公之賢而原望見,行而無資,自粥于秦客,被褐食牛。期年,繆公知之,舉之??谥?,而加之百姓之上,秦國莫敢望焉。”《呂氏春秋·舉難》等又載有寧戚飯牛得到齊桓公賞識的事。 |
簡明扼要 | 毛澤東《黨委會的工作方法》:“講話、演說、寫文章和寫決議案,都應(yīng)當(dāng)簡明扼要?!?/td> |
不攻自破 | 唐 顧德章《上中書門下及禮院詳議東都太廟修廢狀》:“是有都立廟之言,不攻而自破矣?!?/td> |
作壁上觀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項(xiàng)羽本紀(jì)》:“及楚擊秦,諸將皆從壁上觀?!?/td>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