彭端淑簡介
彭端淑(約1699年-約1779年),字樂齋,號儀一,眉州丹棱(今四川丹棱縣)人。生于清圣祖康熙三十八年,卒于清高宗乾隆四十四年。清朝官員、文學家,與李調(diào)元、張問陶一起被后人并稱為“清代四川三才子”。 彭端淑十歲能文,十二歲入縣學,與兄彭端洪、弟彭肇洙、彭遵泗在丹棱萃龍山的紫云寺讀書。雍正四年(1726年),彭端淑考中舉人;雍正十一年又考中進士,進入仕途,任吏部主事,遷本部員外郎、郎中。乾隆十二年(1747年),彭端淑充順天(今北京)鄉(xiāng)試同考官。 ...〔? 彭端淑的詩文(3篇)〕主要成就
彭端淑的主要成就在其文學方面,其詩歌和散體古文及文學批評理論在當時的影響都非常大。他與李調(diào)元、張問陶以文名鼎立蜀中,被譽為清代“蜀中三才子”。彭端淑早年曾醉心制義(也稱制藝),其制義亦技壓蜀中,是繼韓琢庵、董新策后唯一能“發(fā)慮經(jīng)旨”的制義大家。甫入京,即以制義名噪京師,深得蔡寅斗、胡稚威、沈適芳等的推崇,謂為“不世之才”,“咸推重之”。但制義這種形式主義的創(chuàng)作傾向,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彭端淑在文學道路上的發(fā)展,直到50歲他才掙脫束縛,“詩學魏、文學左史”,文風為之大變。特別是他辭官后,主動與人民接近,充分了解了廣大人民的貧困生活,更以無比憂憤的心情,力擎巨筆,寫出了一首首含蓄沉凝、膾炙人口的傳世佳作。
彭端淑后期的作品,題材極為廣泛,或憂國憂民,如“憂旱幾經(jīng)旬,農(nóng)夫心獨苦”(《七月十六日》);或憤世嫉俗,如“……深山夜月一聲啼,天地有春留不得。今古世事如蒼狗,王侯蟻螻同枯朽,……胡為歲歲啼不?。克坪聭崰幾栽V!”(《杜鵑行》);或撫時感事,如“骨肉難無故,同懷七剩三。”“何時重聚首,一解憂心憤”(《憶弟》)。
彭端淑與其弟彭肇洙、彭遵泗在當時都以文才知名,時稱“三彭”。其中以彭端淑最為著名,影響也最大。其現(xiàn)存作品有《白鶴堂文集》四卷、《雪夜詩談》二卷、《粵西紀草》一卷、《曹植以下八家詩選》若干卷、《蜀名家詩抄》二卷以及《晚年詩稿》、《碑傳集》、《國朝文錄》、《小方壺齋輿地叢書》、《廣東通志》等。其中《白鶴堂文集》最為有名,議論小品文《為學一首示子侄》(簡稱《為學》)即出于本書。
人物生平
少時勤學
彭端淑出生于一個富庶家庭。其祖父彭萬昆為明末懷遠將軍,清初為簡州(今四川簡陽市)判官。以 軍功勇著,授四川都督僉事(qiānshì,都督僉事是正二品)。彭端淑的8位叔父,多為舉人、知縣。他從小聰敏穎異,常受先輩“崇實黜浮,又宜力學,毋自棄”的教誨,與兄端洪、弟肇洙、遵泗等苦讀于翠籠山紫云寺,五六年不曾下過山,得學識淵博的父親彭珣(xún)親授。還得益于其外祖父、進士出身的夾江名儒王庭詔的教益,長進不小。及入縣學,再得合江進士、蜀中制義(八股文)匠手董新策點撥,學業(yè)立就。
為官勤政
雍正四年(1726),彭端淑鄉(xiāng)試中舉。雍正十一年(1733)與孿生弟弟彭肇洙同榜登進士第,授吏部主事。乾隆十年(1745)升吏部員外郎,旋遷文選司(負責人事任免)郎中。乾隆十二年(1747)充任順天府(今北京市)鄉(xiāng)試同考官。乾隆二十年(1755年)出署“三江要口,五州之屏藩重地”的廣東肇羅道署察使。
彭端淑待民寬厚,為官一意為民,常以“清慎”自勵。每出巡議事察訪,必輕衣減從,“隨行不過一二人”,并明令所經(jīng)各州縣一律禁止迎接款待,違者嚴懲,深得“吏民稱歌”。彭端淑斷案明決果斷,對民間訴訟的誤斷,無不一一更正,使民相安。初到粵東,遇積案3000余件,他立即調(diào)集各州縣案卷,會同幕僚開誠布公,明斷有聲。不一月,全部案結(jié),吏民無不驚佩。又督修省城書院,延請名師月課,親為指授,士風甫振。彭端淑旬月之間便弄清了肇羅道所屬州縣陳積老案三千余件,由是聲威大振,朝廷大吏“深相倚重”。彭端淑在廣東做官約六七年光景,這是他一生仕途生活中最為顯赫的時期。
隱退講學
彭端淑在為官期間,雖力求進取,決心興利除弊,上報朝廷,下慰民望,不愿碌碌終此一生。而當時的清王朝雖已進入極為興盛的乾隆時代,經(jīng)濟文化也出現(xiàn)了相當繁榮的興旺景象,但是階級矛盾、民族矛盾以及統(tǒng)治階級內(nèi)部的斗爭也日益尖銳復(fù)雜了起來。彭端淑在多年的為官生涯中,看到了清王朝表面繁榮下面民生維艱的社會現(xiàn)實,官場中的明爭暗斗,最高統(tǒng)治者的好大喜功,因而內(nèi)心逐漸滋生了一種憤懣和惆悵之情,消極避世的隱退思想也逐漸地發(fā)展了起來。
乾隆二十六年(1761),彭端淑隨船督粵西糧運,船行在南海中,不慎失足墜水,雖被搭救脫險,但他卻認為這是大難即將臨頭的預(yù)兆。他感嘆:“人于宦途不滿意,輒以咎人,此誰擠之者!今不葬魚腹,天于我厚矣,復(fù)何望焉?!贝藭r的彭端淑已對官場的爾虞我詐有了充分認識,決意隱退,遂借口此事,辭官歸蜀,隱于成都白鶴堂,入錦江書院(今成都石室中學),走上了課士育賢的道路。
錦江書院是康熙四十三年(1704年)由四川按察使劉德芳在成都原文翁石室遺址上建立的省立最高學府。學員選自省內(nèi)秀才以上人員,學員學費、生活費由清政府撥給該院的學田供給,在院學生有兩百人左右的規(guī)模。彭端淑在該院任主講、院長20年。
為學一首示子侄
天下事有難易乎?為之,則難者亦易矣;不為,則易者亦難矣。人之為學有難易乎?學之,則難者亦易矣;不學,則易者亦難矣。
吾資之昏,不逮人也,吾材之庸,不逮人也;旦旦而學之,久而不怠焉,迄乎成,而亦不知其昏與庸也。吾資之聰,倍人也,吾材之敏,倍人也;屏棄而不用,其與昏與庸無以異也。圣人之道,卒于魯也傳之。然則昏庸聰敏之用,豈有常哉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