荀況簡介
荀況即荀子(戰(zhàn)國末期趙國思想家),(約公元前313-前238),名況,時人尊而號為“卿”,西漢時因避漢宣帝劉詢諱,因“荀”與“孫”二字古音相通,故又稱孫卿,漢族,戰(zhàn)國末期趙國猗氏(今山西安澤縣)人,著名思想家、文學家、政治家,儒家代表人物之一。曾三次出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,后為楚蘭陵(今山東蘭陵)令。荀子對儒家思想有所發(fā)展,提倡性惡論,其學說常被后人拿來跟孟子的“性善說”比較,荀子對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當顯著的貢獻。 ...〔? 荀況的詩文(0篇)〕人物生平
荀子(前313-前238),名況,時人尊而號為“卿”,趙國猗氏(今運城臨猗)人,著名思想家、文學家、政治家,儒家代表人物之一。西漢時因避漢宣帝劉詢諱,且“荀”與“孫”二字古音相通,故改稱孫卿。曾三次出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,后為楚蘭陵(今山東蘭陵)令。荀子于五十年始來游學于齊,至襄王時代“最為老師”,“三為祭酒”。后來被逸而適楚,春申君以為蘭陵令,春申君死而荀卿廢,家居蘭陵,在此期間,他曾入秦,稱秦國“治之至也”。又到過趙國與臨武君議兵于趙孝成王面前。最后老死于楚國。
游學
《史記·孟子荀卿列傳》記錄了他的生平。荀(xún) 子于五十歲(有學者認為傳抄時誤將十五改為五十)。始來游學于齊國,到襄王時代“最為老師”,“三為祭酒”。后來被逸而適楚,春申君以為蘭陵令,春申君死而荀卿廢,家居蘭陵,韓非、李斯都是他的入室弟子,亦因為他的兩名弟子為法家代表人物,使歷代有部分學者懷疑荀子是否屬于儒家學者,荀子也因其弟子而在中國歷史上受到許多學者猛烈抨擊。
荀子是第一個使用賦的名稱和用問答體寫賦的人,同屈原一起被稱為“辭賦之祖”。
入秦
在此期間,他曾入秦,稱秦國“治之至也”。又到過趙國與臨武君議兵于趙孝成王面前。最后老死于楚國蘭陵。他曾經傳道授業(yè),戰(zhàn)國末期兩位最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——韓非、李斯,漢初政治家、科學家張蒼均為其門下高足。著作集為《荀子》(唐代楊倞為其作注),因為荀子受歷代學者的抨擊,其注者不多。直至清代考據(jù)學興盛,注釋校訂者才增加?,F(xiàn)代研究荀子的學者也較古代為多,包括清代王先謙,民國時代的梁啟雄。清末學者譚嗣同,在他的《仁學》中這樣評價:(中國)二千年來之學,荀學也,皆鄉(xiāng)愿也。晚年的代表作有《勸學》。
帝術
《史記》記載李斯“乃從荀卿學帝王之術”,荀子的“帝王之術”,通過李斯后來的實踐,體現(xiàn)出來。北宋蘇軾在《荀卿論》中說:“荀卿明王道,述禮樂,而李斯以其學亂天下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