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有關博的成語
有關博的成語
因篇幅關系,博的成語只列出前 60個
成語 | 解釋 | 出處 |
---|---|---|
博通經(jīng)籍 | 博:廣博:籍:書籍。廣博而又精通經(jīng)典文獻。形容人學識淵博。 |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馬融傳》:“初,京兆摯恂以儒術教授隱于南山,不應聘,名重關西,融從其游學,博通經(jīng)籍。恂奇融才,以女妻之?!?/td> |
博學多聞 | 博學:廣博。學識廣博,見聞豐富。 | 《文子 精誠》:“雖博學多聞,不免于亂。” |
旁征博引 | 旁:廣泛;征:征求;博:廣博;引:引證。廣泛地引用材料作為依據(jù)、例證。 | 清 王韜《淞隱漫錄》:“生數(shù)典已窮,而女博引旁征,滔滔不竭,計女多于生凡十四則?!?/td> |
地大物博 | 地域遼闊;物產(chǎn)豐富。 | 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(xiàn)形記》:“又因江南地大物博,差使很多,大非別省可比?!?/td> |
博采眾長 | 博:廣泛;采:采納;長:長處;優(yōu)勢。廣泛地吸取各家或各方面的優(yōu)點、長處。 | 北齊 魏收《魏書 劉芳傳》:“考括墳籍,博采群議?!?/td> |
米鹽博辯 | 比喻議論廣博細雜。 | 《韓非子 說難》:“米鹽博辯 ,則以為多而交之?!?/td> |
博學多識 | 學問廣博,見識豐富。 | 宋·朱熹《朱子語類·論語》第45卷:“只是圣人之所以圣,卻不在博學多識,而在一以貫之?!?/td> |
博覽群書 | 覽:觀看;閱讀。廣泛閱讀各種書籍。形容學識淵博。也作“博覽群籍”。 | 《周書 庾信傳》:“庾信,字子山,南陽新野人也?!锥∵~,聰敏絕倫,博覽群書,尤善《春秋左氏傳》。” |
博古通今 | 博:廣博;知道得多;通:通曉。通曉古代和現(xiàn)代的事情。形容知識淵博。 | 《晉書 石崇傳》:“君侯博古通今,察遠照邇,愿加三思?!?/td> |
通今博古 | 通:通曉;博:廣博,知道得多?,F(xiàn)代和古代的事情知道得很多。形容知識淵博。 | 明 馮夢龍《東周列國志》第九回:“兼且通今博古,出口成文。” |
博聞強記 | 聞:見聞。形容知識豐富,記憶力強。 | 西漢 韓嬰《韓詩外傳》第八卷:“人眾兵強而守之以畏者勝,聰明睿智而守之以愚者哲,博聞強記而守之以淺者不隘。” |
博聞強識 | 聞:見聞;識:記。見聞學識廣博;記憶力強。也作“博聞強記”、“博聞強志”。 | 西漢 戴圣《禮記 曲禮上》:“博聞強識而讓,敦善行而不怠,謂之君子。” |
博識多通 | 博:廣博。識:學識。通:精通事理。指學識廣博,精通事理。 | |
博大精深 | 博:廣博;精深:又專又深。形容思想和學識廣博而高深。 | 明 姜世昌《逸周書》:“迄今讀之,若揭日月而行千載,其博大精深之旨,非晚世學者所及?!?/td> |
博聞強志 | 博:廣博;聞:傳聞;志:記住,記憶。指見聞廣博,記憶力強。 | 先秦 荀況《荀子 解蔽》:“博聞強志,不合王制?!?/td> |
博學多才 | 博:廣博;知道得多;才:才能。學識廣博;有各方面的才能。 | 《晉書 郤詵傳》:“詵博學多才,瑰偉倜黨,不拘細行,州郡禮命并不應?!?/td> |
博學審問 | 博:廣;審:詳盡細密。廣泛學習,詳細詢問。 | 西漢·戴圣《禮記·中庸》:“博學之,審問之,慎思之,明辨之,篤行之?!?/td> |
博而不精 | 形容學識豐富,但不精深。 |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馬融傳》:“賈君精而不博,鄭君博而不精;既精既博,吾何加焉?!?/td> |
褒衣博帶 | 褒、博:形容寬大。著寬袍,系闊帶。指古代儒生的裝束。 | 東漢 班固《漢書 雋不疑傳》:“佩環(huán)玦,褒衣博帶,盛服至門上謁。” |
學識淵博 | 指學識深而且廣。 | 孫犁《小說雜談》:“我們可以說作者的學識淵博,但不會說他是在賣弄?!?/td> |
博洽多聞 | 洽:廣博;聞:見聞。知識豐富,見聞廣博。 |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杜林傳》:“林從竦受學,博洽多聞,時稱通儒。” |
愛博而情不專 | 對人或事物的喜愛很廣泛,而感情不能專一。 | 唐·韓愈《與陳給事書》:“夫位益尊則賤者日隔,伺候于門墻者日益進,則愛博而情不專?!?/td> |
博聞多識 | 博:廣博;聞:見聞;識:學識。知識豐富,見聞廣博。 | 《魏書 李業(yè)興傳》:“博聞多識,萬門千戶,所宜訪詢?!?/td> |
旁求博考 | 多方搜求,廣泛考證。 | 魯迅《“皇漢醫(yī)學”》:“引用書目多至一百余種,旁求博考,洵大觀也?!?/td> |
博碩肥腯 | 博碩:形狀大;腯:音‘途’,肥壯。指六畜肥壯。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桓公六年》:“故奉牲以告曰:‘博碩肥腯’,謂民力之普存也。” |
博士買驢 | 博士:古時官名。博士買了一頭驢子,寫了三紙契約,沒有一個“驢”字。譏諷寫文章長篇累牘而說不到點子上。 | 北齊 顏之推《顏氏家訓 勉學》:“問一言輒酬數(shù)百,責其指歸,或無要會。鄴下諺云:‘博士買驢,書券三紙,未有驢字?!?/td> |
旁收博采 | 廣泛收集采納。 | 明·胡應麟《少室山房筆叢·史書怗畢》:“裴松之之注《三國》也,劉孝標之注《世說》也,偏記雜談,旁收博采?!?/td> |
瘦羊博士 | 指能克己讓人的人。 | 《后漢書甄宇傳》:“建武中,[甄宇]為州從事,征拜博士?!崩钯t注引《東觀漢記》:“建武中每臘,詔書賜博士一羊。羊有大小肥瘦。時博士祭酒議,欲殺羊分肉,……宇因先自取其最瘦者,由是不復有爭訟?!?/td> |
博施濟眾 | 博:廣泛;濟:救濟。給予群眾以恩惠和接濟。 | 先秦 孔子《論語 雍也》:“子貢曰:‘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濟眾,何如?可謂仁乎?’” |
博覽五車 | 博:廣博;五車:五車書。廣泛閱讀很多書籍。形容學識淵博。 | 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第十卷:“才過子建,貌賽潘安。胸中博覽五車,腹內(nèi)廣羅千古?!?/td> |
沉博絕麗 | 沉:深長;博:淵博。指文章的含義深遠,內(nèi)容淵博,文辭美妙。 | 漢 揚雄《答劉歆書》:“雄為郎之歲,自奏少不得學,而心好沉博絕麗之文,愿不受三歲之奉,且休脫直事之由?!?/td> |
博采眾議 | 博:廣;議:建議。廣泛采納群眾的建議。 | 晉 陳壽《三國志 吳志 孫登傳》:“誠宜與將相大臣詳擇時宜,博采眾議,寬刑輕賦,均息力役,以順民望?!?/td> |
博學宏才 | 博:廣博;學:學問;宏:廣大;才:才能。學識廣博,有多方面的才能。 | 清·褚人獲《隋唐演義》第36回:“陛下在內(nèi)檢一個博學宏才的,召他進來,面試一篇,不好再作區(qū)處?!?/td> |
旁征博訪 | 旁:廣泛;征:征求;博:廣博。指大量地引用材料作為依據(jù)或例證 | 魯迅《讀書雜談》:“無論讀,無論做,倘若旁征博訪,結果是往往會弄到抬驢子走的?!?/td> |
峨冠博帶 | 峨:高;博:寬闊。高高的帽子;寬寬的衣帶。后比喻穿著禮服。 | 明 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37回:“門外有一先生,峨冠博帶,道貌非常,特來相探?!?/td> |
高才博學 | 學:學問。才能高超,學問廣博。 | 《周書·宣帝紀》:“八日,州舉高才博學者為秀才,郡舉明經(jīng)行修者為孝廉,上卅、上郡歲一人,下卅、下郡三歲一人?!?/td> |
博物通達 | 博物:能辨別許多事物;通達:明白人情事理。形容學識淵博,通曉事理。 | 東漢·班固《漢書·公孫列東王楊蔡陳鄭傳贊》:“雖非正法,巨儒宿學,不能自解,博物通達之士也?!?/td> |
通古博今 | 同“通今博古”。 | 《鐘山》1981年第4期:“你是一個老大學生了,通古博今,知書達理,何必與姚金根那種人一般見識,他小人得志?!?/td> |
博文約禮 | 博:金我,廣;約:約束。廣求學問,恪守禮法。 | 先秦 孔子《論語 雍也》:“君子博學于文,約之以禮,亦可以弗畔矣夫!” |
旁搜博采 | 廣泛搜集采取。 | 明·李贄《續(xù)焚書·序匯·史閣敘述》:“君知其難,則自能旁搜博采,若我太祖高皇帝然,唯務得人而后已。” |
高冠博帶 | 冠:帽子;博:大;帶:衣帶。戴著高大的帽子,系著寬闊的衣帶。形容儒生的裝束。也比喻穿著禮服。 | 《墨子·公孟》:“昔者齊桓公,高冠博帶,金劍木盾,以治其國。” |
博學篤志 | 博:廣;篤志:志向?qū)R?。廣泛學習,意志堅定。 | 春秋·魯·孔丘《論語·子張》:“博學而篤志,切問而近思?!?/td> |
博聞辯言 | 博:多。聞:傳聞。辯言:巧言。形容道聽途說,似是而非的言論。 | 《呂氏春秋·疑似》:“患人之博聞辯言而似通者。” |
博學洽聞 | 博學:廣博。學問廣博,見識豐富。 | 《晉書 荀顗傳》:“性至孝,總角知名,博學洽聞,理思周密?!豹?/td> |
仁言利博 | 博:多,廣。指有仁德的人說一句話,別人就能得到很大的好處。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昭公三年》:“仁人之言,其利博哉!晏子一言而齊侯省刑。” |
博物多聞 | 博:廣博。學識廣博,見聞豐富,指見多識廣。 | 南朝 宋 范曄《周榮傳》:“蘊櫝古今,博物多聞,《三夜》之篇,《五典》之策,無所不覽。” |
博覽古今 | 博:廣博。廣泛閱讀古今書籍。形容學問淵博。 | 東漢 班固《漢書 成帝紀贊》:“博覽古今,容受直辭?!?/td> |
博采群議 | 博:廣;議:建議。廣泛采納群眾的建議。 | 《魏書·劉芳傳》:“考括墳籍,博采群議?!?/td> |
由博返約 | 指做學問人廣博出發(fā),繼而務精深,最終達到簡約。 | 先秦 孟軻《孟子 離婁下》:“博學而詳說之,將以反說約也?!?/td> |
汪洋浩博 | 形容人的氣度寬廣、文辭豪放、學識淵博像水勢浩大無邊。 | 宋 陸游《答劉主簿書》:“德者前輩之學,積小以成大,以所有易所無,以所能問于不能。故其久也,汪洋浩博,該極百家,而不可涯矣?!?/td> |
博物洽聞 | 廣知事物,學識豐富。 | 東漢 班固《漢書 司馬遷傳贊》:“烏呼!以遷之博物洽聞,而不能以知自全,既陷極刑,幽而發(fā)憤,書亦信矣?!?/td> |
博物君子 | 指博學多識的人。 | 《史記 吳太伯世家》:“延陵季子之仁心,慕義無窮,見微而知清濁。嗚呼,又何其閎覽博物君子也!”《后漢書 周榮傳》:“蘊櫝古今,博物多聞,《三墳》之篇,《五集》之策,無所不覽?!?/td> |
繁征博引 | 引用多方面的資料作為證明。 | |
強記博聞 | 謂記憶力強,見聞廣博。 | 宋·陸游《賀皇太子受冊箋》:“英姿達識,事洞照于幾先;強記博聞,言必稽于古訓。” |
風流博浪 | 風流:風度。風流浪蕩。 | 明·蘭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69回:“文嫂便把怎的說念林氏,夸獎老爹人品家道,怎樣結識官府,又怎的仗義疏財,風流博浪?!?/td> |
知今博古 | 貫通古今。知識淵博。 | 元·趙彥暉《點絳唇·席上詠妓》曲:“知今博古通三教,鐵石人一見了也魂銷。” |
強識博聞 | 同“強記博聞”。 | 清·梁章鉅《歸田瑣記·壽序》:“生平無他嗜好,以著述為性命,強識博聞,達于國家掌故?!?/td> |
沈博絕麗 | 指文章的含意深遠,內(nèi)容淵博,文辭美妙。 | 漢 揚雄《答劉歆書》:“少不得學,而心好沉博絕麗之文。” |
博弈猶賢 | 后指不要飽食終日無所事事。 | 語出《論語 陽貨》:“子曰:‘飽食終日,無所用心,難矣哉!不有博弈者乎?為之,猶賢乎已?!?/td> |
博帶褒衣 | 博:寬大;褒:闊。寬衣大帶。指古代儒生的裝束 | 《新唐書·劉知畿傳》:“博帶褒衣,革履高冠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