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有關(guān)睛的成語
有關(guān)睛的成語
有關(guān)睛的成語共收錄14個
成語 | 解釋 | 出處 |
---|---|---|
目不轉(zhuǎn)睛 | 睛:眼珠。眼睛不眨;眼珠不轉(zhuǎn)地盯著看。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;看得出神。 | 晉 楊泉《物理論》:“子義燃燭危坐通曉,目不轉(zhuǎn)睛,膝不移處?!?/td> |
畫龍點睛 | 畫龍之后再點上眼睛。比喻在關(guān)鍵地方簡明扼要地點明要旨;使內(nèi)容生動傳神。也比喻在整體中突出重點。 | 唐 張彥遠《歷代名畫記 張僧繇》:“金陵安樂寺四白龍不點眼睛,每云:‘點睛即飛去?!艘詾橥Q,固請點之。須臾,雷電破壁,兩龍乘云騰去上天,二龍未點眼者見在?!?/td> |
點睛之筆 | 筆:文筆。指文章傳神絕妙之處。 | 《晉書·顧愷之傳》:“愷之每畫人成,或數(shù)年不點目睛。人問其故。答曰:‘四體妍蚩,本無闕少于妙處,傳神寫照,正在阿睹中。’” |
吹胡子瞪眼睛 | 形容生氣、發(fā)怒的樣子。 | 清·無名氏《劉公案》第100回:“隨州的差役到他家催錢糧,也照著催別的百姓那么一樣,下來咧,吹胡子瞪眼睛的?!?/td> |
擦亮眼睛 | 保持高度的警覺,不被蒙騙。 | 浩然《艷陽天》第42章:“他要大家擦亮眼睛,看清方向,穩(wěn)住心思,不要被一時風(fēng)吹草動迷糊住。” |
鼓睛暴眼 | 眼睛突出的樣子。 | 郭沫若《〈中國古代社會研究〉自序》:“中國的鼓睛暴眼的文字實在是比穿山甲、比猬毛還要難于接近的逆鱗?!?/td> |
閉塞眼睛捉麻雀 | 比喻盲目地進行工作。 | 毛澤東《改造我們的學(xué)習(xí)》:“‘閉塞眼睛捉麻雀’,‘瞎子摸魚’,粗枝大葉,夸夸其談,滿足于一知半解?!?/td> |
火眼金睛 | 睛:眼珠。原指《西游記》中孫悟空能識別妖魔鬼怪的眼睛。后比喻眼光十分犀利;能識別真?zhèn)巍?/td> | 明 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40回:“我老孫火眼金睛,認得好歹?!?/td> |
目亂睛迷 | 見“目亂精迷”。 | 北魏·楊衒之《洛陽伽藍記·景樂寺》:“異端奇術(shù),總萃其中。剝驢投井,植棗種瓜,須臾之間皆得食。士女觀者,目亂精迷?!?/td> |
金剛眼睛 | 指目光銳利能洞徹原形的眼睛。 | 宋·嚴羽《滄浪詩話·詩法》:“看詩須著金剛眼睛,庶不眩于旁門小法?!?/td> |
眼不轉(zhuǎn)睛 | 睛:眼珠。眼珠一轉(zhuǎn)不轉(zhuǎn)。形容注意力集中,看得出神。 | 明·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70回:“行者在旁,眼不轉(zhuǎn)睛,看著那怪揭起兩三層衣服,貼身帶著三個鈴兒?!?/td> |
鼓眼努睛 | 眼睛張大、凸起的樣子。謂使眼色。 | 周立波《山鄉(xiāng)巨變》上七:“‘你跟我來,有句話問你?!难叟Γ瑢λ@樣說。” |
眼不回睛 | 眼珠一轉(zhuǎn)不轉(zhuǎn)。形容注意力集中,看得出神。 | 清·陶貞懷《天雨花》第二回:“國英看得酥麻了,眼不回睛出了神?!?/td> |
張眼露睛 | 謂瞪著眼睛說瞎話。 | 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緣傳》第八回:“這晁大哥可是聽著人張眼露睛的沒要緊!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