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有關相的成語
有關相的成語
因篇幅關系,相的成語只列出前 60個
成語 | 解釋 | 出處 |
---|---|---|
梁孟相敬 | 原指東漢時期梁鴻與妻子孟光相互敬愛。后泛指夫婦相敬。 | 《后漢書·梁鴻傳》:“每歸,妻為具食,不敢于鴻前仰視,舉案齊眉。伯通察而異之,曰:‘彼傭能使其妻敬之如此,非凡人也。’” |
積不相能 | 積:積久而成的;能:親善。指一向不和睦。 |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吳漢傳》:“君與劉公積不相能,而信其虛淡,不為之備,終受制矣?!?/td> |
奔走相告 | 奔;走:跑。奔跑著互相轉告。形容人遇到重大的或非常的事件時;急迫地互相轉告有關的人。 | 宋 張孝祥《壽芝頌代愡得居士上鄭漕》:“詔天下之日,淮民歡呼,奔走相告,自州達之縣?!?/td> |
士別三日,刮目相待 | 指別人已有進步,當另眼相看。 | 晉 陳壽《三國志 吳志 呂蒙傳》:“遂拜蒙母,結友而別”南朝 宋 裴松之注:“士別三日,即更刮目相待。” |
聞聲相思 | 聲:名聲。指思慕、欽仰有聲望的人。 | 《鬼谷子·內(nèi)揵》:“君臣上下之事,有遠而親,近而疏,就之不用,去之反求,日進前不御,遙聞聲而相思?!?/td> |
同病相憐 | 比喻因有同樣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。憐:憐惜。 | 漢 趙曄《吳越春秋 闔閭內(nèi)傳》:“子不聞《河上歌》乎?同病相憐,同憂相救?!?/td> |
反唇相稽 | 反唇:回嘴;頂嘴;稽:爭論;計較。受到指責不服氣;抓住對方話把;反過來責問對方。 | 漢 賈誼《治安策》:“婦姑不相說(悅),則反唇而相稽?!?/td> |
形影相顧 | 形:形體;影:身影。孤身一人,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問。形容無依無靠,非常孤單。 | 《晉書·桓溫傳》:“省之惋愕,不解所由,形影相顧,隕越無地?!?/td> |
陌路相逢 | 與陌生人相遇在一起。 | 清·名教中人《好逑傳》第八回:“我與你家小姐陌路相逢,欲言恩,恩深難言;欲言情,又無情可言?!?/td> |
仇人相見,分外眼紅 | 眼紅:激怒的樣子。仇敵碰在一起,彼此更加激怒。 | 謝扶民《壯族人民優(yōu)秀的兒子韋拔群》:“仇人相見,分外眼紅,于是雙方的隨員就對打起來了。” |
形影相吊 | 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在一起;相互慰問。形容非常孤單;沒有伴侶。吊:慰問。 | 三國 魏 曹植《上責躬詩表》:“形影相吊,五情愧赧?!?/td> |
狹路相逢 |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;沒有地方可讓。后多用來指仇人相見;彼此都不肯輕易放過。 | 元 無名氏《爭報恩》:“不如做個計較,放了他回去,狹路相逢,安知沒有報恩之處?” |
兵戎相見 | 兵戎:武器。以武力相見。指用戰(zhàn)爭解決問題。 | 吳晗《朱元璋傳》第三章三:“從至正十六年起,張士誠和朱元璋兵戎相見,大小數(shù)百戰(zhàn),互有勝負。” |
形影相隨 | 像人或物體與其影子那樣總是在一起。形容關系密切;永不分離。 | 唐 崔峒《江山書懷》:“登高回首罷,行影自相隨?!?/td> |
氣味相投 | 氣味:意指思想或志趣;投:合得來。指人思想作風相同;彼此很合得來。 | 宋 葛長庚《水調(diào)歌頭》:“天下云游客,氣味偶相投。暫時相聚,忽然云散水空流。” |
刮目相看 | 去掉舊的看法;用新眼光看待。 | 晉 陳壽《三國志 吳志 呂蒙傳》:“遂拜蒙母,結友而別”裴松之注引《江表傳》:“士別三日,即更刮目相待。” |
鷸蚌相爭 | “鷸蚌相爭,漁翁得利”的省語。比喻雙方相持不下,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。 | 清 湘靈子《軒亭冤 哭墓》:“波翻血海全球憫,問誰敢野蠻法律罵強秦?笑他鷸蚌相爭演出風云陣?!?/td> |
似曾相識 | 好象曾經(jīng)見過。形容見過的事物再度出現(xiàn)。 | 宋 晏殊《浣溪沙》詞:“無可奈何花落去,似曾相識燕歸來?!?/td> |
天相吉人 | 相:保佑,幫助;吉人:善人。好人會得到天的幫助。 | 元·施惠《幽閨記·兄弟彈冠》:“違和,天相吉人身痊可,卻望節(jié)飲食,休勞碌?!?/td> |
息息相關 | 息:呼吸。呼吸也相互關連。形容非常密切。 | 清 嚴復《救亡決論》:“二者皆與扎營踞地息息相關者也?!?/td> |
有緣千里來相會,無緣對面不相逢 | 緣:緣分。有緣分的人即使相隔千里,也會相聚在一起。沒有緣分的人即使面對面走過,也聚不到一塊。 | 宋·無名氏《張協(xié)狀元》第14出:“有緣千里能相會,無緣對面不相逢?!?/td> |
腹心相照 | 腹心:內(nèi)心;照:映照,見。以真心相見。比喻彼此很知心,達到心心相印的程度。 | 明·馮夢龍《警世通言》卷一:“這相知只幾樣名色:恩德相結者,謂之知己;腹心相照者,謂之知心;聲氣相求者,謂之知音。” |
踵趾相接 | 謂腳跡相連。形容人數(shù)眾多,接連不斷。 | 楊天石《黃遵憲》:“黃遵憲盛贊他們‘前仆后起,踵趾相接,視死如歸’的大無畏精神?!?/td> |
踵武相接 | 同“踵趾相接”。 | 宋·陳亮《跋焦伯強帖》:“諸公巨人踵武相接,天下毫發(fā)絲粟之才,皆得以牽連成就,況且伯強之卓然能自見者乎!” |
將相之器 | 將:將帥;相:宰相;器:度量,才干。有擔任將帥或宰相的度量和才能。 | 《后漢書·賈復傳》:“賈君之容貌、志氣如此,而勤于學,將相之器也?!?/td> |
針鋒相對 | 針鋒:針尖。針尖對針尖。比喻雙方的意見、觀點、策略、行動等尖銳的對立。也比喻在斗爭中針對對方的言論、行動等采取相應的行動、措施。 | 宋 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》第25卷:“夫一切問答,如針鋒相投,無纖毫參差?!?/td> |
士別三日,當刮目相待 | 指別人已有進步,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。 | 《三國志·吳志·呂蒙傳》注引《江表傳》:“士別三日,即更刮目相待?!?/td> |
人不可貌相,海水不可斗量 | 相:估量,評價。指不能以貌取人就像海水不能用斗來量一樣。 | 明·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第三卷:“別是一番面目,想到:‘人不可貌相,海水不可斗量!’” |
入骨相思 | 形容思念之深,歷久難移。 | 五代 溫庭筠《新添聲楊柳枝 二》詞:“井底點燈深燭伊,共郎長行莫圍棋。玲瓏骰子安紅豆,入骨相思知不知?” |
交臂相失 | 猶言交臂失之。 | 唐·冉元一《薛剛墓志》:“齊體合歡,交臂相失?!?/td> |
竭誠相待 | 竭誠:竭盡誠意。待:對待。竭盡誠意地對待別人。 | 唐·魏徵《諫太宗十思疏》:“蓋在殷憂,必竭誠以待下,既得志,則縱情以傲物?!?/td> |
萍水相逢 | 萍:浮萍;是隨風飄蕩;聚散離合不定的一種厥類植物。像浮萍隨水飄泊;偶然聚在一起。比喻互不相識的人偶然相遇。 | 唐 王勃《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》:“萍水相逢,盡是他鄉(xiāng)之客?!?/td> |
雞犬之聲相聞,老死不相往來 | 現(xiàn)在形容彼此不了解,不互通音訊。 | 《老子》:“鄰國相望,雞犬之聲相聞,民至老死不相往來?!?/td> |
相依為命 | 依:依靠;為命:為生;過日子?;ハ嘁揽恐^日子。泛指互相依靠;誰也離不開誰。 | 晉 李密《陳情事表》:“母孫二人,更相為命?!?/td> |
路見不平,拔刀相救 | 在路上遇見不平的事,就挺身而出干涉,為受欺的一方打抱不平。形容人見義勇為。 | 清·宣鼎《夜雨秋燈錄續(xù)集·金竹寺》:“路見不平,拔刀相救。佛菩薩賞其義俠,故遠導幻影以生之。” |
出將入相 | 出征可為將帥,入朝可為丞相。指兼有文武才能的人,也指文武職位都很高。 | 北魏《元英墓志》:“出將入相,朝望攸居?!?/td> |
兩相情原 | 雙方互相愿意。 | |
反戈相向 | 戈:古代的兵器;向:對著。掉轉兵器,相與對立。比喻幫助敵人反對自己。 | 《尚書·武成》:“前徙倒戈,攻于后以北?!?/td> |
相輔相成 | 相:互相;輔:幫助;成:促成。指兩件事物互相配合;互相輔助;缺一不可。 | 明·張岱《歷書眼序》:“諏日者與推命者必相輔而行;而后二者之說始得無蔽。” |
不明真相 | 明:了解清楚;真相:本來面目。不明白事情的本來面目。 | 魯迅《且介亭雜文·關于新文字》:“不過他們可以裝作懂得的樣子,來胡說八道,欺騙不明真相的人?!?/td> |
教學相長 | 教學:教和學;長:促進;增加。教和學互相促進。 | 西漢 戴圣《禮記 學記》:“是故學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。知不足,然后能自反也,知困,然后能自強也。故曰教學相長也?!?/td> |
相慶彈冠 | 慶:賀喜;彈冠:撣去帽子上的塵土。彈去帽子上的灰塵,準備做官。指因將做官而相互慶賀。 | 東漢·班固《漢書·王吉傳》:“吉與貢禹為友,世稱‘王陽在位,貢公彈冠’,言其取舍也?!?/td> |
彈冠相慶 | 冠:帽子。撣去帽子上的塵土;表示慶賀。本指志同道合的朋友做了官;自己也必將得到引薦而慶幸。后指因即將做官而互相慶賀。也形容壞人得意;準備登臺的樣子。 | 東漢 班固《漢書 王吉傳》:“吉與貢禹為友,世稱‘王陽在位,貢公彈冠’,言其取舍也?!?/td> |
脈脈相通 | 血管彼此相通。比喻關系密切。 | 李大釗《Bolshevism的勝利》:“人間的生活,都在這大機軸中息息相關,脈脈相通?!?/td> |
白首相知 | 白首:白頭發(fā),引申為時間長。意謂老年知己。 | 明 孫仁儒《東郭記 頑夫廉》:“君家朋友何須道,翻騰云雨都常套,抵多少白發(fā)相知,按劍同袍?!?/td> |
相提并論 | 相提:相比;相對照;并:一起;并列;論:談論;對待。把兩個人或兩件事放在一起談論或看待。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魏其武安侯列傳》:“相提而論,是自明揚主上之過?!?/td> |
表里相應 | 內(nèi)外互相應合。 | 《漢書 燕刺王劉旦傳》:“非以中外有人,表里相應故邪?” |
鷸蚌相爭,漁翁得利 | 鷸:長嘴水鳥;蚌:有貝殼的軟體動物。比喻雙方爭執(zhí)不下,兩敗俱傷,讓第三者占了便宜。 | 西漢 劉向《戰(zhàn)國策 燕策二》:“蚌方出曝,而鷸啄其肉,蚌合而鉗其喙。鷸曰:‘今日不雨,明日不雨,即有死蚌?!鲆嘣唬骸袢詹挥?,明日不雨,即有死鷸。’兩者不肯相舍,漁者得而并禽之 |
帝王將相 | 皇帝、王侯、及文臣武將。指封建時代上層統(tǒng)治者。 | 《史記·陳涉世家》:“且壯士不死即日已,死即舉大名耳,王侯將相寧有種乎!” |
兩虎相斗 | 比喻力量強大的雙方相搏斗。 | 西漢 劉向《戰(zhàn)國策 秦策二》:“虎者,戾蟲;人者,甘餌。今兩虎諍人而斗,小者必死,大者必傷?!?/td> |
相映成趣 | 相映:對照;趣:興味。相互襯托著;顯得很有趣味;很有意思。 | 朱自清《“子夜”》:“寫馮云卿等三人作公債而失敗,那不過點綴點綴,取其與吳趙兩巨頭相映成趣,覺得熱鬧些?!?/td> |
心手相忘 | 極言得心應手。 | 清·包世臣《再與楊季子書》:“子瞻機神敏妙,比及暮年,心手相忘,獨立千載。” |
恨相知晚 | 恨:懊悔;相知:互相了解,感情很深。后悔彼此建立友誼太遲了。形容新結交而感情深厚。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魏其武安侯列傳》:“兩人相引為重,其游如父子然,相得歡甚,無厭,恨相知晚也?!?/td> |
倒屣相迎 | 屣:鞋。古人家居脫鞋席地而坐,爭于迎客,將鞋穿倒。形容熱情歡迎賓客。 | 晉 陳壽《三國志 魏志 王粲傳》:“貴重朝廷,常車騎填巷,賓客盈坐。聞粲在門,倒屣迎之?!?/td> |
聲氣相通 | 彼此串通,互通消息。 | |
心心相印 | 彼此的心意不用說出;就可以互相了解。形容彼此思想感情完全一致。心:心思;思想感情;?。汉希黄鹾?。 | 唐 裴休《唐故圭峰定慧禪師碑》:“但心心相印,印印相契,使自證知光明受用而已?!?/td> |
本相畢露 | 原形完全顯露了出來。 | 魯迅《且介亭雜文二集·“題未定”》:“‘第三種人’杜衡輩,標榜超然,實為群丑,不即本相畢露,知恥者皆羞稱之,無待這里多說了。” |
人不可貌相 | 不能只根據(jù)相貌、外表判斷一個人。 | 明 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六十二回:“陛下,人不可貌相,海水不可斗量。若愛豐姿者,如何捉得妖賊也?” |
不打不相識 | 指經(jīng)過交手,相互了解,能更好地結交、相處。 |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38回:“戴宗道:‘你兩個今番卻做個至交的弟兄。常言道:不打不成相識?!?/td> |
面面相覷 | 面面:臉對著臉;相:互相;覷:看;瞧。你看我;我看你;互相對著。形容大家因驚懼或無可奈何而互相望著;都不說話。 | 宋 釋惟白《續(xù)傳燈錄》第六卷:“僧問:‘如何是大疑府人?’師曰:‘畢缽巖中面面相覷?!?/td>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