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有關(guān)故的成語
有關(guān)故的成語
因篇幅關(guān)系,故的成語只列出前 60個
成語 | 解釋 | 出處 |
---|---|---|
泰山不讓土壤,故能成其高 | 讓:推辭,拒絕。泰山不排除細小的土石,所以能那么高。比喻人度量大,能包容不同的事物。 | 清·張岱《岱志》:“泰山不讓土壤,故能成其高。未到泰山者,泰山壁立千丈,不藉寸土,櫛沐甚凈。” |
故家喬木 | ①謂世家的人才、器物必定出眾。②喻指鄉(xiāng)賢。 | 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回:“余大先生道:‘自古說:“故家喬木?!惫徊徊睢>腿缱鸶@燈,我縣里沒不第二副?!?/td> |
明知故問 | 明明白白地知道某種情況;卻還要故意問別人。 | 清·石玉昆《三俠五義》:“見他這番光景,明知故問道:‘先生為著何事傷心呢?” |
故步不離 | 故步:舊的步法。比喻因循守舊,安于現(xiàn)狀,不求上進。 | 清·張履祥《與陳乾初書》:“學者凡事執(zhí)一時之偶見,信一己之偏私,沾沾自得,吝不肯舍者,率因無所進步,是以故步不離耳?!?/td> |
故態(tài)復萌 | 老樣子又重新恢復。指原來的舊習氣和老毛病又重犯了。 | 唐 劉禹錫《砥石賦》:“故態(tài)復還,寶心再起。既賦形而終用,一蒙垢焉何恥?” |
微故細過 | 細過:小的過失。指微小的過失和事故。 | 晉·陳壽《三國志·魏志·中山恭王袞傳》:“此亦大罪惡耳,其微故細過,當掩覆之?!?/td> |
儉故能廣 | 平素儉省,所以能夠富裕。 | 《老子》:“慈故能勇,儉故能廣?!?/td> |
去故納新 | 猶言去舊迎新。 | 南朝·梁·宗懔《荊楚歲時記》:“以迎新年,相聚酣飲,留宿歲飯,至新年十二日,則棄之街衢,以為去故納新也。” |
一見如故 | 故:故人;老朋友。初次相見就像老朋友一樣。形容彼此一接觸就情投意合。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襄公二十九年》: “聘于鄭,見子產(chǎn),如舊相識?!?/td> |
故意刁難 | 指有意為難別人。 | 浩然《艷陽天》第28章:“他明知道這個可惡的老頭子在故意刁難人,既不能發(fā)火現(xiàn)原形,又不知怎么回答好?!?/td> |
泰山不讓土壤,故能成其大 | 讓:推辭,拒絕。泰山不排除細小的土石,所以能那么高。比喻人度量大,能包容不同的事物。 | 秦·李斯《上書秦始皇》:“是以泰山不讓土壤,故能成其大;河海不擇細流,故能就其深;王者不卻眾庶,故能明其德。” |
依然如故 | 故:過去的。仍舊像從前一樣。比喻情況沒有發(fā)生變化。 | 唐 薛調(diào)《無雙傳》:“舅甥之分,依然如故?!?/td> |
故土難離 | 故土:出生地,或過去住過的地方,這里指故鄉(xiāng)、祖國。難于離開故鄉(xiāng)的土地。形容對家鄉(xiāng)或祖國有無限的眷戀之情。 | 李曉明《平原槍聲》:“俗話說:‘故土難離’?!?/td> |
白首如新,傾蓋如故 | 白首:老年;傾蓋:停車,初見。有人相識到老還是不怎么了解,有人初次見面卻一見如故。 | 宋·蘇軾《擬孫權(quán)答曹操書》:“古人有言曰:‘白首如新,傾蓋如故?!砸陨硗腥耍負袼??!?/td> |
非親非故 | 故:老友。不是親屬,也不是熟人。表示彼此沒有什么關(guān)系。 | 唐 劉肅《大唐新語 剛正》:“臣必以韋擢與盜非親非故,故當以貨求耳?!?/td> |
平白無故 | 平白:憑空;故:緣故;原因。沒有道理;沒有原因。 | 清 石玉昆《三俠五義》:“平白無故的生出這等毒計?!?/td> |
毛舉細故 | 煩瑣地列舉細小事情,加以責難或攻擊。 | 《明史 葉向高傳》:“忠賢乃時毛舉細故,責向高以困之?!?/td> |
微過細故 | 微小的過失和事故。 | 《三國志·魏書·中山恭王傳》:“其微過細故,當掩覆之?!?/td> |
不經(jīng)世故 | 經(jīng):經(jīng)歷;世故:人情世事的變故。形容缺乏為人處世的經(jīng)驗。 | 魯迅《花邊文學 序言》:“然而他們不經(jīng)世故,偶爾‘忘其所以’也就大碰其釘子?!?/td> |
故態(tài)復作 | 指舊的習氣或毛病等又出現(xiàn)了。同“故態(tài)復萌”。 | 清 蒲松齡《聊齋志異 八大王》:“今老將就木,潦倒不能橫飛,故態(tài)復作,我自不懈耳?!?/td> |
他鄉(xiāng)遇故知 | 在遠里家鄉(xiāng)的地方碰到了老朋友。指使人高興的事。 | 清 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十回:“果然有志竟成,上月被他打死一個,今日又去打虎,誰知恰好遇見賢侄。邂逅相逢,真是‘萬里他鄉(xiāng)遇故知’可謂三生有幸!” |
泰山不辭土壤,故能成其高 | 泰山不排除細小的土石,所以能那么高。比喻人度量大,能包容不同的事物。 | 太平天國·洪秀全《原道醒世訓》:“是以泰山不辭土壤,故能成其高;河海不擇細流,故能就其深?!?/td> |
人情世故 | 世故:處世的經(jīng)驗。指為人處世的習慣、道理。 | 明 楊基《聞禪》詩:“人情世故看爛熟,皎不如污恭勝傲?!?/td> |
老于世故 | 老于:老練;有經(jīng)驗;世故:處世的經(jīng)驗。老練而又富于處世經(jīng)驗。 | 唐 韓愈《石鼓歌》:“中朝大官老于事?!?/td> |
無緣無故 | 緣:因由;故:原因;緣故。沒有任何理由或根據(jù)。 |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44回:“因又說道:‘好好的,從哪里說起!無緣無故白受了一場氣!” |
故弄玄虛 | 故意?;ㄕ校黄垓_人。玄虛:用來掩蓋真相;迷惑別人的欺騙手段。 | 韓非《韓非子 解老》:“圣人觀其玄虛,用其周行,強字之曰道?!?/td> |
指親托故 | 指為親戚,假托故舊。謂攀附有權(quán)勢的人。 | 元·無名氏《漁樵記》第二折:“指親托故廝還,趨時附勢故相干?!?/td> |
薄物細故 | ?。何⑿?;物:事物;故:事故。指微小的事情。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匈奴列傳》:“薄物細故,謀臣計失,皆不足以離兄弟之歡?!?/td> |
故宮離黍 | 故宮:從前的宮殿;黍:指糧食作物。比喻懷念故國的情思 | 宋·張元干《賀新郎·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》:“夢繞神州路。悵秋風,連營畫角,故宮離黍。” |
遺黎故老 | 指前朝留下的歷經(jīng)世變的老人。 | 明·宋濂《曾君石表碑》:“當宋初改物,遺黎故老猶有存者?!?/td> |
襲故蹈常 | 襲:沿襲;故:老辦法;蹈:踩,引伸為遵循;常:常規(guī),老規(guī)矩。因循守舊,照老規(guī)矩辦事。 | 宋·蘇軾《伊尹論》:“后之君子,蹈常而襲故,惴惴焉懼不免于天下?!?/td> |
溫故知新 | 復習學過的知識;可以從中體會和發(fā)現(xiàn)新的東西。形容回顧過去;認識現(xiàn)實。溫:溫習;故:舊的。 | 先秦 孔子《論語 為政》:“溫故而知新,可以為師矣?!?/td> |
班荊道故 | 班:鋪開;道:敘說。用荊鋪在地上坐在上面談說過去的事情。形容老朋友在路上碰到了,坐下來談談別后的情況。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襄公二十六年》:“伍舉奔鄭,將遂奔晉。聲子將如晉,遇之于鄭郊,班荊與食,而言復故?!倍蓬A注:“班:布也?!?/td> |
沾親帶故 | 故:故人,老友。有親戚朋友的關(guān)系。 | 元 無名氏《合同文字》第三折:“這文書上寫作見人,也只為沾親帶故?!?/td> |
觸目如故 | 觸目:目光所及。故:舊的,過去的,本來的。滿眼看到的都是過去的老樣子。 | 宋·李昌令《樂善錄·洪州劉生》:“未周歲,公主忽告殂,國主不勝其哀,怒曰:‘吾不敢復見劉生,其官物不一與,遣歸洪州?!幸蓧粲X,觸目如故。” |
安然如故 | 還象原來那樣安安穩(wěn)穩(wěn)。 | 元·紀君祥《趙氏孤兒》第四折:“你只看這一個,那一個,都是為誰而卒?豈可我做兒的倒安然如故?” |
不忘故舊 | 故舊:舊交、舊友。不忘記老朋友。 | 元·馬致遠《陳摶高臥》第四折:“多謝大王不忘故舊。” |
故技重演 | 老花招或老手法又重新施展。 | 《人民日報》1966.1.7:“所謂‘停止轟炸’,這不過是約翰遜政府的故技重演?!?/td> |
革故鼎新 | 除去舊的;建立新的。多指改朝換代或重大改革。革:改革。故:舊的。 | 《周易 雜卦》:“革,去故也,鼎,取新也?!?/td> |
他鄉(xiāng)故知 | 故知:老朋友,熟人。在異地遇到老朋友或熟人。 | 明 天然智叟《石頭點 貪婪漢六院賣風流》:“他鄉(xiāng)故知,分外親熱?!?/td> |
白頭如新,傾蓋如故 | 白頭:老年;傾蓋:停車,初見。有人相識到老還是不怎么了解,有人初次見面卻一見如故。 | 漢·鄒陽《獄中上書自明》:“語曰:‘白頭如新,傾蓋如故’何則?知與不知也?!?/td> |
蹈常襲故 | 蹈:踏;遵循;襲:固襲;繼承;常、故:慣常的;舊的。遵循常規(guī)舊法。形容辦事只會按照老的規(guī)矩;不會創(chuàng)新。 | 宋 蘇軾《伊尹論》:“后之君子,蹈常而習故,惴惴焉懼不免于天下,一為希闊之行?!?/td> |
安堵如故 | 堵:墻壁,居所。故:原來的。像原來一樣相安無事。 | 漢 荀悅《漢紀 高祖紀》:“吏人皆安堵如故,民爭獻牛酒?!?/td> |
十親九故 | 形容親戚朋友很多。 | 元 尚仲賢《柳毅傳書》第一折:“受千辛萬苦,想十親九故,在三江五湖。” |
奉行故事 | 奉行:遵照辦理;故事:老規(guī)矩、老章程。按照老規(guī)矩辦事。 | 東漢 班固《漢書 魏相傳》:“相明《易經(jīng)》,有師法,好觀漢故事及便宜章奏,以為古今異制,方今務在奉行故事而已?!?/td> |
故封識 | 原來封存的標記。 | |
吐故納新 | 原指人體呼吸。呼出二氧化碳;吸進新鮮氧氣。后比喻揚棄舊的;吸進新的;不斷更新。故:舊的;納:吸入。 | 先秦 莊周《莊子 刻意》:“吹呴呼吸,吐故納新?!?/td> |
鼎新革故 | 舊指朝政變革或改朝換代?,F(xiàn)泛指除掉舊的,建立拳的。 | 《周易 雜卦》:“革,去故也;鼎,取新也?!?/td> |
故人之意 | 故人:舊友。指老朋友的情意。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范雎蔡澤列傳》:“然公之所以得無死者,以綈袍戀戀,有故人之意,故釋公?!?/td> |
按堵如故 | 形容秩序良好,百姓和原來一樣安居樂業(yè)。 | 《漢書 高帝紀上》:“與父老約法三章耳:殺人者死,傷人及盜抵罪。余悉除去秦法。吏民皆按堵如故?!鳖亷煿抛ⅲ骸皯吭唬骸?,按次第。堵,墻堵也?!圆贿w動也?!?/td> |
依然故我 | 依然:依舊;故:原來的。仍舊是原來的我。形容情況仍然沒有變化。 | 宋 陳著《賀新郎 次韻戴時芳》:“誰料腥埃妨闊步,孤瘦依然故我。” |
蹈故習常 | 見“蹈常習故”。 | 蔡東藩、許廑父《民國通俗演義》第一○八回:“生死存亡,近在眉睫,豈可蹈故習常,依違容忍?” |
故態(tài)復還 | 見“故態(tài)復萌”。 | 唐·劉禹錫《砥石賦》:“故態(tài)復還,寶心再起。既賦形而終用,一蒙垢焉何恥?” |
江山如故 | 故:從前。高山大河面貌依舊。多用于比喻物是人非。 | 明·胡文煥《泰和記·蘇子瞻泛游赤壁》:“嘆興亡,江山如故,何處覓曹郎。” |
去故就新 | 就:歸于,留下。除去舊的,留下新的。 | 《史記 律書》:“三月也,律中姑洗?!睆埵毓?jié)正義:“《白虎通》云:‘沽者,故也。洗者,鮮也?!匀f物去故就新,莫不鮮明也?!?/td> |
傾蓋如故 | 偶然結(jié)識的新朋友卻像友誼深厚的舊故交一樣。 | 漢 鄒陽《獄中上書自明》:“語曰:‘白頭如新,傾蓋如故?!蝿t?知與不知也?!?/td> |
持之有故 | 持:持論;立論;故:根據(jù)。所持的見解和主張有根據(jù)。 | 荀況《荀子 非十二子》:“縱情性,安恣睢,禽獸之行,不足以合文通治,然而其持之有故,其言之成理,足以欺惑愚眾。” |
平復如故 | 平復:痊愈復原。形容病愈康復。 | 漢·韓嬰《韓詩外傳》第十卷:“弟父之為醫(yī)也,以莞為席,以芻為狗,北面而祝之,發(fā)十言耳,諸扶輿而來者,皆平復如故?!?/td> |
蹈常習故 | 謂按照老規(guī)矩和老辦法辦事。 | 宋·蘇軾《伊尹論》:“后之君子,蹈常而習故,惴惴焉懼不免于天下。” |
一改故轍 | 徹底改變走慣了的老路。指堅決走上新路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