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有關(guān)衷的成語
有關(guān)衷的成語
有關(guān)衷的成語共收錄11個
成語 | 解釋 | 出處 |
---|---|---|
莫衷一是 | 莫:不;還是;衷:折衷;斷定;是:對。指不知哪個正確。形容各種意見都有。得不出一致的看法。 | 清 吳趼人《痛史》第三回:“議論紛紛,莫衷一是?!?/td> |
沒衷一是 | 衷:折中。指意見紛歧,不能決定哪一方面對。 | 郭沫若《盲腸炎 一個偉大的教訓》:“就我見聞所及,論者的意見仍屬沒衷一是?!?/td> |
無動于衷 | 衷:內(nèi)心。絲毫沒有觸動內(nèi)心。形容對應該動心的事情毫無感觸;漠然置之。 | 清 蒲松齡《聊齋志異》:“聞之漠然良久,若不能無動于衷者。” |
和衷共濟 | 衷:內(nèi)心;濟:渡水。大家一條心;共同渡江河。比喻團結(jié)一致;克服困難。 | 《尚書 皋陶謨》:“同寅協(xié)恭和衷哉?!薄秶Z 魯語下》“夫苦匏不材于人,共濟而已?!?/td> |
莫衷壹是 | 莫:不,還是;衷:折衷,斷定;是:對。不知哪個是正確。形容意見分歧,沒有一致的看法。 | 孫中山《社會主義之演講》:“主張個人主義者,莫不反對社會主義,主張社會主義者,又莫不反對個人主義,聚訟紛紜,莫衷壹是?!?/td> |
言不由衷 | 由:從;衷:內(nèi)心。話不是從內(nèi)心發(fā)出來的;即說的話不是出于真心實意;指心口不一。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隱公三年》: 信不由中,質(zhì)無益也。楊伯峻注:“人言為信,中同衷?!?/td> |
由衷之言 | 衷:指內(nèi)心;本心。出自內(nèi)心的話。引申為向交談的對方真心實意地敞開心扉;以求得對方的理解、諒解或同情。 | 清·惲敬《辨微論》:“曹操之令,皆由中之言也。” |
合衷共濟 | 猶言同心協(xié)力。 | 謝彬《民國政黨史》第四節(jié):“進步黨亦感兩黨提攜之必要,故遇事胥能合衷共濟?!?/td> |
天誘其衷 | 謂上天開導其心意。 | 春秋·魯·左丘明《左傳·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天禍衛(wèi)國,君臣不協(xié),以及此憂也。今天誘其衷,使皆降心以相從也。” |
傾吐衷腸 | 完全吐露出內(nèi)心的真實思想或心理狀態(tài) | |
信不由衷 | 信:誠實;衷:內(nèi)心。誠實不是出于內(nèi)心。比喻假意敷衍。 | 春秋·魯·左丘明《左傳·隱公三年》:“信不由衷,質(zhì)無益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