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有關涸的成語
有關涸的成語
有關涸的成語共收錄18個
成語 | 解釋 | 出處 |
---|---|---|
濡沫涸轍 | 濡:沾濕;沫:唾沫;涸:干枯。車轍里的水干了,魚吐沫互相潤濕。比喻在困難的處境中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幫助。 | 戰(zhàn)國·宋·莊周《莊子·大宗師》:“泉涸,魚相與處于陸,相呴以濕,相濡以沫,不如相忘于江湖?!?/td> |
鎩羽涸鱗 | 見“鎩羽暴鱗”。 | 明·楊慎《高泉臨行再賦此以別》:“鎩羽涸鱗去安所,繯飛川詠幾時同。” |
涸澤而漁,焚林而獵 | 涸:使水干枯;澤:聚水的洼地;焚:燒毀。把池水戽干來捕魚,將林地燒毀來打獵。比喻只圖眼前利益,不作長遠打算。 | 《文子·上仁》:“先王之法,……不涸澤而漁,不焚林而獵?!?/td> |
涸轍之鮒 | 涸:水竭;干涸;轍:車輪的跡;鮒:鯽魚。指干涸車轍里的魚。比喻處于困境;急待救助的人。 | 戰(zhàn)國 宋 莊周《莊子 外物》:“周昨來,有中道而呼者。周顧視車轍中,有鮒魚焉。周問之曰:‘鮒魚來!子何為者邪?’” |
枯魚涸轍 | 枯魚:干魚;涸轍:干的車轍溝。比喻陷入困境。 | 《莊子 外物》:“周昨來,有中道而呼者,周顧視車轍中,有鮒魚焉。” |
涸澤而漁 | 抽干池水捉魚。比喻只圖眼前利益,不作長遠打算。 | 《文子 七仁》:“先王之法,不涸澤而漁,不焚林而獵?!?/td> |
涸魚得水 | 涸轍之魚得到水。比喻絕處逢生,有所憑借。 | 《新唐書·契苾何力傳》:“何力被執(zhí)也,或讒之帝曰:‘何力入延陀,如涸魚得水,其脫必遽?!墼唬骸蝗?。若人心如鐵石,殆不背我?!?/td> |
再衰三涸 | 見“再衰三竭”。 | 郭沫若《為“五卅”慘案怒吼》:“病根(指不平等條約)不除……我們國民的民氣,再衰三涸,將要永遠淪為外人的奴隸而不能振拔。” |
涸思干慮 | 猶言絞盡腦汁。 | 明·王志堅《表異錄·藝文》:“極思為文,曰涸思干慮?!?/td> |
涸澤之蛇 | 老實人受欺負,奸詐的人玩弄手段得到好處。 | 戰(zhàn)國·韓·韓非《韓非子·說林上》:“子獨不聞涸澤之蛇首?澤涸,蛇將徙?!?/td> |
涸鮒得水 | 比喻絕處逢生,有所憑借。同“涸魚得水”。 | 梁啟超《意大利建國三杰傳》第六節(jié):“雖然,以當時久困地獄,渴望天日之意大利人,驟聞此語,殆如涸鮒得水,籠鳥脫樊,且距且躍,且汗且喘?!?/td> |
涸轍窮魚 | 涸:水涸,干涸;轍:車輪的痕跡。干涸的車溝里的小魚。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助的人。 | 明·張鳳翼《紅拂記·天開良佐》:“失林飛鳥無投處,涸轍窮魚轉困苦?!?/td> |
涸轍之魚 | 涸:水涸,干涸;轍:車輪的痕跡。干涸的車溝里的小魚。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助的人。 | 明·無名氏《四賢記·告貸》:“驚心草木皆兵,舉目椿萱何在,累累如喪家之犬,圉圉似涸轍之魚。” |
涸轍枯魚 | 見“涸轍魚”。 | 明·張景《飛丸記·憐儒脫難》:“吹噓一點靈犀熱,涸轍枯魚沐浩波?!?/td> |
涸轍之枯 | 涸:水涸,干涸;轍:車輪的痕跡。干涸的車溝里的小魚。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助的人。 | 《剪燈新話·三山福地志》:“但愿捐斗水而活涸轍之枯,下壺饗而救翳桑之餓,此則故人之賜也?!?/td> |
海涸石爛 | 猶海枯石爛。 | 清·秋瑾《精衛(wèi)石》第二回:“海涸石爛情無改,正欲歸坐續(xù)言詞?!?/td> |
涸轍窮鱗 | 涸:水涸,干涸;轍:車輪的痕跡;鱗:指魚。干涸的車溝里的小魚。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助的人。 | 明·胡文煥《群音類選·<龍泉記·姑嫂相逢>》:“遠道失夫,遐荒滯身,真如涸轍窮鱗。” |
河涸海干 | 河流干涸,大??萁?。比喻窮盡、徹底,不留余地。 | 《三峽五義》第五五回:“誰知那姓展的不知好歹,他說菜是剩下的,酒是渾的,壇子也摔了,盤子碗也砸了,還罵了個河涸海干?!?/td>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