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有關(guān)削的成語
有關(guān)削的成語
有關(guān)削的成語共收錄24個
成語 | 解釋 | 出處 |
---|---|---|
針頭削鐵 | 形容極力刮削搜刮。 | 清·楊潮觀《窮阮籍醉罵財神》:“若不是針頭削鐵將身憊,只怕你刀頭餂蜜將人害?!焙楷撔Wⅲ骸靶稳莨纹た瘫≈痢榕f時俗語,明代已有之?!兑恍ιⅰZ泥燕口》:‘奪泥燕口,削鐵針頭,刮金佛面細(xì)搜求,無中覓有?!?/td> |
蜂腰削背 | 細(xì)腰窄背。形容輕盈俊俏。同“蜂腰猿背”。 |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四十六回:“蜂腰削背,鴨蛋臉,烏油頭發(fā),高高的鼻子,兩邊腮上微微的幾點(diǎn)雀瘢?!?/td> |
削鐵如泥 | 削鐵就像削泥巴似的。形容刀器極其鋒利。 | 明 范受益《尋親記》:“純鋼打就,久煉成之;斬人無血,削鐵如泥?!?/td> |
削趾適屨 | 見“削足適履”。 | 清·和邦額《夜譚隨錄·董如彪》:“姊妹作奇想,便強(qiáng)人削趾適屨?!?/td> |
日削月割 | 每日每月割讓土地。形容一味割地求和。 | 宋·蘇洵《六國論》:“日削月割,以趨于亡?!?/td> |
削發(fā)為僧 | 指剃去頭發(fā),出家為僧尼 | 明·無名氏《楊家將演義》第二卷:“當(dāng)時鏖戰(zhàn)遼兵,勢甚危迫,料難脫身,遂削發(fā)為僧,直至五臺山來?!?/td> |
削鐵無聲 | 形容刀劍鋒利。 |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六回:“刃兒薄,尖兒長,靶兒短,削鐵無聲,吹毛過刃?!?/td> |
魯斤燕削 | 魯之削(小刀),宋之斤(斧頭),質(zhì)量都很好;如易地生產(chǎn),在魯造斤而在燕制削,質(zhì)量不會優(yōu)良。比喻由于地域等條件限制,學(xué)習(xí)模仿達(dá)不到原來水平。 | 清·李斗《揚(yáng)州畫舫錄·虹橋錄》:“其《京舵子》、《起字調(diào)》、《馬頭調(diào)》、《南京調(diào)》之類,傳自四方,間亦效之;而魯斤燕削,遷地不能為良矣?!?/td> |
日削月朘 | 朘:縮小,減少。日日削減,月月縮小。形容逐漸縮小。也指時時受到搜刮。 | 東漢 班固《漢書 董仲舒?zhèn)鳌罚骸懊袢障髟聳K,寖以大窮?!?/td> |
削職為民 | 撤掉官職,降為平民。 | 清·陳忱《水滸后傳》第十九回:“王黼大怒,將宋昭削職為民?!?/td> |
削株掘根 | 株:露出地面的的樹樁。形容徹底鏟除。也比喻除惡務(wù)盡。 | 《戰(zhàn)國策·秦策一》:“削株掘根,無與禍鄰,禍乃不存?!?/td> |
削足適履 | 因?yàn)樾∧_大;就把腳削去一塊來湊合鞋的大小。比喻不合理地遷就湊合或不顧具體條件;生搬硬套。適:適應(yīng);履:鞋。 | 西漢 劉安《淮南子 說林訓(xùn)》:“骨肉相愛,讒賊間之,而父子相危。夫所以養(yǎng)而害所養(yǎng),譬猶削足而適履,殺頭而便冠?!?/td> |
削木為吏 | 意思是不能受獄吏的侮辱,即使是木頭做的獄吏也不能見他。形容獄吏的兇暴可畏。 | 東漢 班固《漢書 司馬遷傳》:“故士有畫地為牢勢不入,削木為吏議不對,定計于鮮也?!?/td> |
披緇削發(fā) | 緇:黑色僧衣。剃去頭發(fā)披上僧衣。指出家為僧尼 |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第27卷:“何不舍離愛欲,披緇削發(fā),就此出家。” |
宋斤魯削 | 宋國產(chǎn)的斧頭和魯國產(chǎn)的曲刀。比喻當(dāng)?shù)靥禺a(chǎn)的精良工具。 | 語出《周禮 考工記序》:“鄭之刀、宋之斤、魯之削、吳粵之劍,遷乎其地而弗能為良,地氣然出?!?/td> |
削衣貶食 | 削:削減;貶:降低。削減衣服,降低飲食水準(zhǔn)。比喻省吃儉用,節(jié)衣縮食 | 唐·韓愈《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銘》:“時公私有余,削衣貶食,不立資遺,以班親舊朋友為義?!?/td> |
削觚為圓 | 雕琢方正為滾圓。比喻磨礪個性,改變不良行為。 | 唐·白居易《為人上宰相書一首》:“蓋在于秉鈞軸之樞,握刀尺之要,劃邪為正,削觚為圓?!?/td> |
日朘月削 | 見“日削月朘”。 | 《新唐書·蕭至忠傳》:“私謁開而正言塞,日朘月削,卒見凋弊?!?/td> |
削發(fā)披緇 | 剃去頭發(fā),身著黑衣。表示出家。 | 明·周楫《西湖二集·黨阇黎一念錯投胎》:“戴了儒衣儒冠,便是孔子;削發(fā)披緇,便是釋牟尼佛?!?/td> |
削尖腦袋 | 形容一個人偽裝,粉飾,拚命鉆營的丑態(tài) | 熊召政《張居正》第一卷第三回:“南京政府里的官員,大都削尖腦袋,使出渾身解數(shù)鉆門路巴結(jié)北京政府中那些有權(quán)有勢的大臣?!?/td> |
削方為圓 | 雕琢方正為滾圓。比喻磨礪個性,改變不良行為。 | 《晉書·熊遠(yuǎn)傳》:“遂便世人削方為圓,撓直為曲?!?/td> |
洗削更革 | 清洗、削平、更改、變革。形容大刀闊斧地實(shí)行改革。 | 唐·杜牧《罪言》:“洗削更革,罔不順適,唯山東不服,亦再攻之,皆不利以返。” |
筆削褒貶 | 筆:記載。削:刪改。古時在竹簡或木簡上寫字,寫錯要修改時就用刀削。原指孔子作《春秋》,用文字來評文論物的好壞。也指用文字褒揚(yáng)、貶斥人或事。 | 清·皮錫瑞《經(jīng)學(xué)歷史·經(jīng)學(xué)開辟時代》:“《春秋》自孔子加筆削褒貶,為后世立法,而后《春秋》不僅為記事之書。” |
削草除根 | 猶斬草除根。謂從根本上消除禍患。 | 元·紀(jì)君祥《趙氏孤兒》第一折:“不爭晉公主懷孕在身,產(chǎn)孤兒是我仇人,待滿月鋼刀鍘死,才稱我削草除根?!?/td>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