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有關躬的成語
有關躬的成語
有關躬的成語共收錄47個
成語 | 解釋 | 出處 |
---|---|---|
鞠躬盡力,死而后已 | 恭敬勤謹,盡心竭力工作,一直到死為止。 | 三國·蜀·諸葛亮《后出師表》:“臣鞠躬盡力,死而后已,至于成敗利鈍,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?!?/td> |
鞠躬盡瘁 | 指恭敬謹慎,竭盡心力。 | 明 宋濂《先府君蓉峰處士阡表》:“祖妣夫人與顯考鞠躬盡瘁,誓勿蹶其門?!?/td> |
鞠躬盡瘁,死而后已 | 指勤勤懇懇,竭盡心力,為革命,為人民奮斗終身。 | 三國 蜀 諸葛亮《后出師表》:“臣鞠躬盡力,死而后已?!?/td> |
反躬自省 | 躬:自身;省:檢查?;剡^頭來檢查自己的過錯。 | 宋 朱熹《朱文公文集 答王晉 鋪(其四)》:“自吟以往,更愿反躬自省,以擇乎二者之間察其孰緩孰急,以為先后?!?/td> |
躬自厚而薄責于人 | 躬:自身;責:責備,責問。多嚴于律己,少苛求別人。 | 春秋·魯·孔丘《論語·衛(wèi)靈公》:“子曰:‘躬自厚而薄責于人,則遠怨矣?!?/td> |
卑躬屈膝 | 卑躬:低頭彎腰;屈膝:彎曲膝蓋;指下跪。形容沒有骨氣;諂媚;討好的無恥形象。 | 宋 魏了翁《鶴山文集 江陵州叢蘭精舍記》:“公卿大臣皆卑躬屈膝唯后,雖謝安石之賢也,而猶不能免?!?/td> |
鞠躬盡力 | 見“鞠躬盡瘁”。 | 三國·蜀·諸葛亮《后出師表》:“臣鞠躬盡力,死而后已,至于成敗利鈍,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?!?/td> |
背曲腰躬 | 腰背彎曲。常指坐久或年老。 |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四十:“等的人心熱腸鳴,坐的來背曲腰躬?!?/td> |
反躬自問 | 反:反轉;躬:身體;自身。反回身來問問自己。指作自我檢查。 | 西漢 戴圣《禮記 樂記》:“好惡無節(jié)于內,知誘于外,不能反躬,天理滅矣?!?/td> |
躬冒矢石 | 見“躬蹈矢石”。 | 明·張居正《遼東大捷辭恩疏》:“誠以摧鋒陷城躬冒矢石,本諸將士之力,固非坐而指畫者所可同也?!?/td> |
躬逢其盛 | 躬:親自,親身;逢:趕上;其:代詞;盛:盛況。指親身參加了那個盛會或盛舉。 | 唐 王勃《滕王閣序》:“童子何知,躬逢勝餞?!?/td> |
撫躬自問 | 反躬自問,指自我反省 | 清 昭槤《嘯亭雜錄 朱白泉獄中上百朱二公書》:“今以愚昧,于此獲罪,所知為之流涕,路人為之嘆息。撫躬自問,為幸多矣!” |
卑躬屈節(jié) | 卑躬:低頭彎腰;屈節(jié):屈辱節(jié)操。形容毫無骨氣,低聲下氣地討好奉承。 | 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(xiàn)形記》第57回:“單道臺至此方才卑躬屈節(jié)的口稱:‘職道才進來,因見大帥公事,所以不敢驚動?!?/td> |
謙躬下士 | 猶言謙恭下士。 |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二卷第四一章:“聽說李闖王謙躬下士,對讀書人十分珍重?!?/td> |
事必躬親 | 凡事一定親自處理。形容辦事認真。 | 唐 張九齡《謝賜大麥面狀》:“伏以周人之禮,唯有籍田,漢氏之薦,但聞時果,則未有如陛下嚴祗于宗廟,勤儉于生人,事必躬親,動合天德。” |
鞠躬君子 | 謂謹敬盡職的人。 | |
變躬遷席 | 移動身體,離開席位。表示謙恭。 | 《管子 霸形》:“桓公變躬遷席,拱手而曰:‘敢問何謂其體?’” |
反躬自責 | 回過頭來責備自己。 | 魯迅《華蓋集續(xù)編·無花的薔薇之二》:“假如當局者稍有良心,應如何反躬自責,激發(fā)一點天良?” |
躬行節(jié)儉 | 躬行:親自踐行。親自做到節(jié)約勤儉。 | 《漢書·霍光傳》:“師受《詩》、《論語》、《孝經》、躬行節(jié)儉,慈仁愛人?!?/td> |
蹇蹇匪躬 | 蹇,通“謇”。指為君國而忠直諫諍。亦作“蹇諤匪躬”。 | 《易 蹇》:“六二,王臣蹇蹇,匪躬之故?!?/td> |
責躬省過 | 躬:自身。責問自身的所作所為,反省過錯。 | 《孔叢子·連叢子》:“是年夏,河南四縣,雨雹如棬杯,大者如斗,殺禽畜雉兔,折樹木,秋苗盡,于是天子責躬省過?!?/td> |
打躬作揖 | 打躬:兩手向上合抱;作揖:合手向下行禮。指舊時男子見面恭敬行禮;也形容恭順的樣子。 |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:“薛蟠連忙打躬作揖賠不是?!?/td> |
必躬必親 | 指凡事都要自己經手。 | 《詩 小雅 節(jié)南山》:“弗躬弗親,庶民弗信?!焙筠D為“必躬必親”。 |
躬體力行 | 躬體:親身體驗;力行:努力實行。親身體驗,努力實行。 | 林語堂《讀書救國謬論一束》:“倘是有人不但躬體力行其樂天主義,也只好送入瘋人院妥當?!?/td> |
躬蹈矢石 | 謂將帥親臨前線,冒著敵人的箭矢礧石,不怕犧牲自己。 | 三國·魏·曹操《褒揚泰山太守呂虔令》:“卿在郡以來,擒奸討暴,百姓獲安,躬蹈矢石,年征輒克?!?/td> |
責躬罪己 | 躬:自身。責備自身并歸罪于自己。 | 《周書·武帝紀》:“集百僚于大德殿,帝責躬罪己,問以論政得失?!?/td> |
躬先士卒 | 猶身先士卒。 | 唐·張說《為河內郡王武懿宗平冀州賊契丹等露布》:“誓將首冒鋒刀,躬先士卒,上假神兵之威,下定鬼方之罪?!?/td> |
井臼躬操 | 井:汲水;臼:舂米;躬:親自;操:從事。指親自操持家務。 | 西漢·劉向《列女傳·周南妻傳》:“家貧親老,不擇官而仕,親操井臼?!?/td> |
蹇諤匪躬 | 見“蹇蹇匪躬”。 | 唐·鄭處誨《明皇雜錄》:“張九齡在相位,有蹇諤匪躬之誠,元宗既在位年深,稍怠庶政,每見帝無不極言得失。” |
芒刺在躬 | 芒刺:谷類殼上的細刺。好像有芒刺扎在身上。形容心中內心惶恐,坐立不安。 | 前蜀·杜光庭《楊鼎校書本命本樵詞》:“常懷再造之恩,未答自天之澤,兢憂度日,芒刺在躬。” |
返躬內省 | 躬:自身;?。簷z查,反省?;剡^頭來檢查自己的過失。 | 《清史稿·文宗本紀》:“今年過節(jié)春分,寒威未解,朕返躬內省,未能上感天和?!?/td> |
躬自菲薄 | 謂親身實行儉約。菲??;微薄。 | 《文選·張衡〈東京賦〉》:“文(漢文帝)又躬自菲薄,治致升平之德。”薛綜注:“躬自菲薄,謂儉約?!?/td> |
躬行實踐 | 親身實行或體驗。 | 明·張居正《請申歸章飭學政以振興人才疏》:“躬行實踐,以需他日之用?!?/td> |
整躬率物 | 整飭自身做出榜樣,以為下屬示范。 | 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(xiàn)形記》第六十回:“為此拿定了主意,想把這些做官的先陶熔到一個程度,好等他們出去,整躬率物,出身加民。” |
躬逢盛事 | 躬:親自,親身;逢:趕上;盛:盛況。指親身參加了那個盛會或盛舉。 |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38回:“躬逢盛事,豈可當面錯過?” |
罪己責躬 | 罪己:歸罪于己;躬:自己。責備并歸罪于自己。 | 宋·朱熹《朱子語類》第29卷:“罪己責躬不可無,然亦不當長留在心胸為悔?!?/td> |
蹇之匪躬 | 見“蹇蹇匪躬”。 | 清·錢謙益《匪齋記》:“《蹇》之六二曰:王臣蹇蹇,匪躬之故。安知上不以蹇之匪躬勖子乎?” |
匪躬之操 | 躬:自身;匪躬:指為君主盡忠而不顧自身。指不顧自家性命而盡忠王室的節(jié)操。 | 《晉書·劉隗傳》:“臣亡祖先臣隗,昔荷殊寵,匪躬之操,猶存舊史,有志無時,懷恨黃泉?!?/td> |
躬先表率 | 躬:自身,親自;表率:榜樣。自己先做出榜樣。 | 《清史稿·劉師恕傳》:“爾等不能端本澄源,躬先表率而望秉鋒司教之官,家喻戶曉,易俗移風?!?/td> |
躬操井臼 | 躬:親自;井臼:汲水舂米。指親自操持家務。 | 清·百一居士《壺天錄》上卷:“年二十余,始于歸,躬操井臼,琴瑟甚調?!?/td> |
躬耕樂道 | 躬:親自;道:圣賢之道。親自耕種,樂于信守圣賢之道。指過隱居生活。 | 《三國志 魏書 袁張涼國田王邴管傳》:“[胡]昭乃轉居渾山中,躬耕樂道,以以經籍自娛。” |
躬擐甲胄 | 謂親自穿上鎧甲和頭盔。言長官坐鎮(zhèn)軍中親自指揮。 | 《左傳·成公十三年》:“文公(晉文公)躬擐甲胄,跋履山川,逾越險阻,征東之諸侯?!?/td> |
盡瘁鞠躬 | 瘁:勞累;盡瘁:竭盡勞苦;鞠躬:恭敬、謹慎。指恭敬謹慎,竭盡心力。 | 明·胡文煥《群音類選·<投筆記·班超中選>》:“念儒臣不習武功,憑筆舌盡瘁鞠躬,身猶轉蓬。” |
引咎責躬 | 同“引咎自責”。 | 晉·陳壽《三國志·吳志·吳主傳》:“后壹奸罪發(fā)露伏誅,權引咎責躬?!?/td> |
節(jié)儉躬行 | 節(jié)儉:節(jié)省,節(jié)約;躬:親自。生活儉樸,以身作則。 | 清·顧炎武《驪山行》詩:“賢婦助內詠《雞鳴》,節(jié)儉躬行邁往古。” |
鞠躬屏氣 | 指彎腰曲體,屏住呼吸,一副恭謹畏葸的樣子。 | 先秦 孔子《論語 鄉(xiāng)黨》:“攝齊升堂,鞠躬如也,屏氣似不息者?!?/td> |
匪躬之節(jié) | 躬:自身;匪躬:指為君主盡忠而不顧自身;節(jié):節(jié)操。指不顧自家性命而盡忠王室的節(jié)操。 | 《晉書·李胤傳》:“詔以胤忠允高亮,有匪躬之節(jié),使領司隸校尉?!?/td>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