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有關(guān)漢的成語
有關(guān)漢的成語
有關(guān)漢的成語共收錄46個
成語 | 解釋 | 出處 |
---|---|---|
不到長城非好漢 | 比喻不能克服困難,達(dá)到目的,就不是英雄豪杰。 | 吳茂盛《駐京辦》第11章:“俗話說不到長城非好漢,于我而言,沒成為好漢就不到長城?!?/td> |
綠林好漢 | 綠林:古代山名;在今湖北省大洪山一帶。原指聚集山林反抗封建統(tǒng)治階級的人們。 |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劉玄傳》:“王莽末,南方饑饉,人庶群入野澤,掘鳧茈而食之,更相侵奪?!谑侵T亡命馬武、王常、成母等往從之;共攻離鄉(xiāng),聚藏于綠林中,數(shù)月間至七八千人?!?/td> |
門外漢 | 指外行人。 | 宋 釋普濟(jì)《五燈會元 天竺證悟法師》:“‘祗如他道,溪聲便是廣長舌,山色豈非清凈身,若不到此田地,如何有這個消息?’庵說:‘是門外漢耳。’” |
錚錚鐵漢 | 指剛正不阿、堅強(qiáng)不屈的人。 | 孫開泰 孫東《吳起傳》第九回:“別看吳鋒當(dāng)初燒人家谷倉的時候是一條死都不怕的錚錚鐵漢,可有的時候他簡直像個小孩子——哪有熱鬧往哪鉆。” |
一文錢難倒英雄漢 | 比喻一個很小的困難卻使一個很大的事情無法進(jìn)行,無法完成。也指一個很有本事的人,面對一個小問題而束手無策。 |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19回:“天下事只怕沒得銀錢,便是俗語說得好:‘一文錢難倒英雄漢’?!?/td> |
癡心婦人負(fù)心漢 | 癡:入迷;負(fù)心:對愛情不忠。癡迷愛情的女子碰上無情無義的男人。 | 明·陸采《懷香記·引示池樓》:“癡心婦人負(fù)心漢,這等相思空好看。” |
騎牛讀漢書 | 形容刻苦攻讀。 | 《新唐書 李密傳》:“(李密)聞包愷的緱山,往從之。以蒲韀乘牛,掛《漢書》一帙角上,行且讀?!?/td> |
拔趙易漢 | 用以比喻偷換取勝或戰(zhàn)勝、勝利之典。 | 見“拔趙幟易漢幟”。 |
氣沖霄漢 | 氣:指精神;勇氣;霄漢:指天空。形容勇敢的氣魄?,F(xiàn)也形容無畏的革命精神。 | 元 陳以仁《存孝打虎》第二折:“便有那吐虹霓志氣沖霄漢。” |
漢武托孤 | 漢武:漢武帝;孤:遺孤。漢武帝把8歲的兒子托霍光輔佐。 | |
江漢朝宗 | 指江河奔流入海。也比喻魘、大勢所趨,人心所向。 | 《尚書·禹貢》:“江漢朝宗于海。” |
惺惺惜惺惺,好漢惜好漢 | 惺惺:指聰慧的人。聰明人愛惜聰明人,好漢珍惜好漢。比喻同類的人互相愛惜、同情。 |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19回:“古人有言:‘惺惺惜惺惺,好漢惜好漢?!窟@一個潑男女,腌臜畜生,終作何用!” |
山中無好漢,猢猻稱霸王 | 俗語,比喻沒有能人,普通人物亦充當(dāng)主要角色。同“山上無老虎,猴子稱大王”。 | |
英雄好漢 | 非凡出眾的人物。指見解、才能超群出眾或領(lǐng)袖群眾的人。 |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23回:“眾上戶道:‘真乃英雄好漢!’” |
楚界漢河 | 楚、漢相爭中雙方控制地區(qū)之間的地界與河流。后常比喻戰(zhàn)爭的前線。 | 蔡東藩《民國通俗演義》第16回:“霎時間煙焰沖霄……仿佛槍林彈雨,依稀楚界漢河?!?/td> |
癡心女子負(fù)心漢 | 癡:入迷;負(fù)心:對愛情不忠。癡迷愛情的女子碰上無情無義的男人。 | 元·王實甫《西廂記》第三本第四折:“自古人云:癡心女子負(fù)心漢,今日反其事了。” |
好漢不吃眼前虧 | 俗語。指聰明人能識時務(wù),暫時躲開不利的處境,免得吃虧受辱。 | 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(xiàn)形記》第17回:“好漢不吃眼前虧,且讓他一步,再作道理?!?/td> |
好漢做事好漢當(dāng) | 敢做敢當(dāng),不推責(zé)任。 | 高玉寶《高玉寶》第十章:“好漢做事好漢當(dāng),現(xiàn)在誰要是走漏一點風(fēng)聲,誰也好不了?!?/td> |
漢賊不兩立 | 比喻有我無你。 | 三國·蜀·諸葛亮《后出師表》:“先帝慮漢賊不兩立,王業(yè)不偏安?!?/td> |
男子漢大丈夫 | 指志向高遠(yuǎn)有所作為的男人。 | 清·李綠園《歧路燈》第66回:“男子漢大丈夫,休說那三綹梳頭、兩截穿衣、戴鬄髻的話頭。” |
飽漢不知餓漢饑 | 飽:吃足;饑:饑餓。比喻處境好的人,不能理解別人的苦衷。 | 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(xiàn)形記》第45回:“誤了差使,釘子是我碰!你飽人不知餓人饑。” |
河漢江淮 | 黃河、漢水、長江與淮河的合稱。比喻胸懷寬廣。 | 明·黃叔初《端正好·壽李如真明府》套曲:“生就的準(zhǔn)繩規(guī)矩,養(yǎng)成的河漢江淮?!?/td> |
身在曹營心在漢 | 比喻身子雖然在對立的一方,但心里想著自己原來所在的一方。 | 劉波泳《秦川兒女》第一部第二章:“身在曹營心在漢,他就是上馬金,下馬銀,也別想把我買動?!?/td> |
好漢惜好漢 | 惜:愛惜。指才能品行相同的人互相敬重。 | 明·馮夢龍《東周列國志》第62回:“我與將軍以勇力齊名,好漢惜好漢,何忍自相戕賊乎?” |
秦皇漢武 | 秦始皇和漢武帝 | 宋·孔平仲《續(xù)世說·直諫》:“此秦皇漢武之所行,非二帝三王之事業(yè)也?!?/td> |
拔趙幟易漢幟 | 幟:旗幟;易:換。比喻偷換別人的勝利成果。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淮陰候列傳》:“共候趙空壁逐利,則馳入趙壁,皆拔趙旗,立漢赤幟二千?!?/td> |
披霄決漢 | 沖出霄漢。 | 唐·柳宗元《行路難》詩:“披霄決漢出沆漭,瞥裂左右遺星辰?!?/td> |
花腿閑漢 | 指市井無賴。 | |
彪形大漢 | 彪:小虎;比喻軀干魁梧。身材高大魁梧的男子。 | 清 吳趼人《痛史》第九回:“二人都是彪形大漢,濃眉廣顙,燕頜虎腮?!?/td> |
不知有漢,何論魏晉 | 不知道有漢朝,三國魏及晉朝就更不知道了。形容因長期脫離現(xiàn)實,對社會狀況特別是新鮮事物一無所知。也形容知識貧乏,學(xué)問淺薄。 | 晉·陶淵明《桃花源記》:“先世避秦時亂,率妻子邑人,來此絕境,不復(fù)出焉,遂與外人間隔。問今是何世,乃不知不漢,何論魏晉?!?/td> |
墻外漢 | 指非局中之人,不屬于某專業(yè)或不專于某門知識或藝術(shù)的人。 | 南宋·郭茂倩《樂府詩集·慕容垂歌辭》:“我身分自當(dāng),枉殺墻外漢。” |
氣凌霄漢 | 氣:勇氣,精神;霄漢:天空。形容勇敢的氣魄很盛或氣勢宏大。 | 南朝·宋·傅亮《策加宋公九錫文》:“公精貫朝日,氣凌霄漢,奮其靈武,大殲群慝?!?/td> |
漢人煮簀 | 漢:漢中地區(qū),在今陜西省。簀:席子,此指竹席子。漢中有個人把家里床上的竹席子當(dāng)作竹筍來煮著吃。比喻僅靠膚淺的知識去生搬硬套而不認(rèn)真學(xué)習(xí)真知的荒唐行為。 | |
漢官威儀 | 原指漢朝官吏的服飾制度。后常指漢族的統(tǒng)治制度。 | 《后漢書·光武帝紀(jì)上》:“老吏或垂涕曰:‘不圖今日復(fù)見漢官威儀。’” |
氣逾霄漢 | 正氣昂揚(yáng),直沖云天。形容魄力、勇氣非常大。霄漢,云霄和銀河。 | 《南齊書·高帝本紀(jì)》:“公受命宗枋,精貫朝日,擁節(jié)和門,氣逾霄漢?!?/td> |
江淮河漢 | 指長江、淮河、黃河、漢水。 | 戰(zhàn)國·鄒·孟軻《孟子·滕文公》:“水由地中行,江、淮、河、漢是也?!?/td> |
江漢之珠 | 江漢:長江和漢水。江漢一帶所產(chǎn)的珍珠。形容貴重之物。 | 春秋·齊·管仲《管子·揆度》:“堯舜之王所以化海內(nèi)者,北用禺氏之玉,南用江漢之珠?!?/td> |
河漢予言 | 河漢:銀河,比喻言論虛夸迂闊,不著邊際。把這話看作不實的言論,不重視。 | 孫中山《心理建設(shè)》第六章:“倘革命黨當(dāng)時不河漢予言,則后天民國之進(jìn)行,亦如先天組黨之手續(xù),凡歸順之官吏,新進(jìn)之國民,必當(dāng)于民國為正心誠意之宣誓?!?/td> |
好漢英雄 | 非凡出眾的人物。指見解、才能超群出眾或領(lǐng)袖群眾的人。 |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62回:“隨你好漢英雄,怎出高城峻壘?” |
河漢吾言 | 河漢:銀河,比喻言論虛夸迂闊,不著邊際;斯:這。把這話看作不實的言論,不重視。 | 清·蔣湘南《與田叔子論古文第二書》:“足下上觀千古,博觀而約取之,當(dāng)不河漢吾言?!?/td> |
河漢無極 | 河漢:銀河;極:盡頭,邊際。銀河廣闊,無邊無際。比喻言論荒誕不經(jīng),難以置信。亦比喻恩澤廣大,使人難以報答。 | 《莊子 逍遙游》:“吾聞言于接輿,大而無當(dāng),往而不返,吾驚怖其言,猶河漢無極?!?/td> |
河漢斯言 | 河漢:銀河,比喻言論虛夸迂闊,不著邊際;斯:這。把這話看作不實的言論,不重視。 | 戰(zhàn)國·宋·莊周《莊子·逍遙游》:“吾聞言于接輿,大而無當(dāng),往而不返,吾驚怖其言,猶河漢而無極也?!?/td> |
胡言漢語 | 猶言胡言亂語。 | 《五燈會元·智海逸禪師法嗣·黃檗志因禪師》:“這二老漢,各人好與三十棒。何故?一個說長說短,一個胡言漢語?!?/td> |
邈若河漢 | 形容奇異怪誕之極。 | 明·可觀道人《<新列國志>序》:“墨憨氏補(bǔ)輯《新平妖傳》,奇奇怪怪,邈若河漢,海內(nèi)驚為異書?!?/td> |
一文錢逼死英雄漢 | 文:一個銅錢。指錢的作用很重要 | 清·李綠園《歧路燈》第23回:“相公年幼,休要妄費(fèi)了。有時,看這東西不難;沒有時,便一文錢逼死英雄漢?!?/td> |
漢皋解珮 | 漢皋:山名,在湖北襄陽西北;珮:同“佩”,飾物。指鄭交甫在漢皋臺遇到兩個女子,女子解寶珠給他。指男女相互愛慕而贈答。 | 唐·白居易《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》:“心搖漢皋珮,淚墮峴亭碑?!?/td>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