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有關(guān)燥的成語
有關(guān)燥的成語
有關(guān)燥的成語共收錄13個
成語 | 解釋 | 出處 |
---|---|---|
枯燥無味 | 單調(diào)呆板;毫無趣味。 | 毛澤東《反對黨八股》:“因此,群眾就不歡迎他們枯燥無味的宣傳,我們也不需要這樣憋腳的不中用的宣傳家?!?/td> |
唇焦口燥 | 焦:干。形容說話過多而口唇干燥。 | 唐 杜甫《茅屋為秋風(fēng)所破歌》:“公然抱茅入竹去,唇焦口燥呼不得。 |
推燥居濕 | 把干的地方讓給幼兒,自己睡在濕的地方。形容撫育孩子的辛勞。 | 《孝經(jīng)援神契》:“母之于子也,鞠養(yǎng)殷勤,推燥居濕,絕少分甘?!?/td> |
口燥喉干 | 燥:干。形容非常干渴。 | 老舍《趙子曰》:“直喊到他口燥喉干,心中發(fā)空,才打道進城回公寓?!?/td> |
唇干口燥 | 形容說話過多而出現(xiàn)口干舌燥的現(xiàn)象。 | 《古樂府·善哉行》:“來日大難,口燥唇干?!?/td> |
水流濕,火就燥 | 水向濕處流,火往干處燒。指物之氣質(zhì)類似必相感應(yīng)。后用以比喻事物發(fā)展的必然規(guī)律。 | 《易 乾》:“水流濕,火就燥,云從龍,風(fēng)從虎……各從其類也?!笨追f達疏:“此二者以形象相感。水流於地,先就濕處;火焚其薪,先就燥處?!?/td> |
口干舌燥 | 非常干渴。多形容天熱或說話很多;費盡口舌。 | 三國 魏 曹植《善哉行》:“來日大難,口燥唇干;今日相樂,皆當(dāng)喜歡?!?/td> |
口燥唇干 | 口腔和嘴唇都干了。形容話說得很多或費盡口舌。 | 南宋 郭茂倩《樂府詩集 相和歌辭十一 善哉行》:“來日大難,口燥唇干。今日相樂,皆當(dāng)喜歡?!?/td> |
燥荻枯柴 | 荻:荻草,似蘆葦。干燥的荻草,干枯的柴木。指易燃之物。 | 宋·司馬光《資治通鑒·漢紀(jì)·獻帝建安13年》:“乃取蒙沖半艦十艘,載燥荻枯柴,灌油其中,裹以帷幕,上建旌旗,豫備走舸,系于其尾?!?/td> |
枯燥乏味 | 枯燥:單調(diào)無趣。指單調(diào)缺乏情趣興味。 | 路遙《平凡的世界》第四卷第48章:“一個人開車真是枯燥乏味。如果潤生在旁邊坐著,他們還能說點什么?!?/td> |
干燥無味 | 味:滋味,趣味。干巴巴的毫無趣味。 | 艾蕪《文學(xué)手冊·怎樣獲得文學(xué)的工具》:“這首歌,前頭三句都是平鋪直敘,顯得干燥無味,一加尾后一句,便格外明快生動起來。” |
炙冰使燥 | 炙:烤。用火烤冰,想使它干燥。比喻事情辦不到。 | 晉 葛洪《抱樸子 刺驕》:“欲望肅雍濟濟,后生有式,是猶炙冰使燥,積灰令熾矣。” |
生發(fā)未燥 | 胎發(fā)未干。用以指孩童之時。 | 《宋書 索虜傳》:“燾大怒,謂奇曰:‘我生頭發(fā)未燥,便聞河南是我家地?!?/td>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