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有關較的成語
有關較的成語
有關較的成語共收錄25個
成語 | 解釋 | 出處 |
---|---|---|
斤斤計較 | 斤斤:明察細微;引申為瑣細。計較細小的事物?,F(xiàn)比喻過分計較無關緊要的或瑣細的小事。 | 《詩經 周頌 執(zhí)競》:“自彼成康,奄有四方,斤斤其明。” |
計較錙銖 | 謂為爭取財利而斤斤較量,連極微小的數(shù)量也不放過。 | 北齊·顏之推《顏氏家訓·治家》:“近世嫁娶,遂有賣女納財,買婦輸絹,比量父祖,計較錙銖,責多還少,市井無異?!?/td> |
較瘦量肥 | 比較肥瘦。喻評論姿容。 | 清·李漁《風箏誤·賀歲》:“何曾見侯門嬌麗,肯容人較瘦量肥。” |
錙銖必較 | 一分一厘也一定要計較(錙:四分之一兩;銖:二十四分之一兩;二者是古代極小的計量單位)。 | 《荀子 富國》:“割國之錙銖以賂之,則割定而欲無厭。” |
較時量力 | 較:比較;量:估量。衡量時機和實力。 | 宋·朱熹《答張敬夫書》:“又須審度彼己,較時量力,定為幾年之規(guī),若孟子,大國五年,小國七年之說?!?/td> |
斤斤較量 | 謂在瑣細的小事上過分計較。 | 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(xiàn)形記》第四十二回:“至于文理浮泛些,或是用的典故不的當,他老人家卻也不甚斤斤較量?!?/td> |
銖銖較量 | 謂極精細地計較衡量。 | 清·陳確《原教》:“荀告韓楊,各是所見,銖銖較量,可謂愚甚?!?/td> |
齦齦計較 | 指對無關緊要的事過分計較。同“斤斤計較”。 | 梁啟超《中日交涉匯評 解決懸案耶新要求耶》:“以吾兩國唇齒兄弟之交就情分上原可不必齦齦計較?!?/td> |
較短量長 | 指比較長短,評論優(yōu)劣。 | 唐 韓愈《進學解》:“較短量長,惟器是適者,宰相之方也?!?/td> |
從長計較 | 猶言從長計議。 | 《水滸傳》第四五回:“嬸子且住,休要急速行,我從長計較,慢慢地商量?!?/td> |
較德焯勤 | 顯著的德行和功勞。 | 唐·韓愈《劉統(tǒng)軍碑》:“自我公薨至葬,凡所以較德焯勤者,莫不粗完?!?/td> |
較武論文 | 較:比較,評論。評論武藝,談論文章。 | 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四十七回:“此書講道學,籌經濟談天測地,較武論文,無不原原本本,窮極要妙,此其本領之大也。” |
得月較先 | 水邊的樓臺先得到月光。比喻能優(yōu)先得到利益或便利的某種地位或關系。 | 宋·俞文豹《清夜錄》:“范文正公鎮(zhèn)錢塘,兵官皆被薦,獨巡檢蘇麟不見錄,乃獻詩云:‘近水樓臺先得月,向陽花木易逢春。’” |
分斤較兩 | 比喻為人小氣,過分計較。 |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15回:“不是我說句分斤較兩的話咧,舅爺有什么高親貴友該請到他華府上去?” |
較短絜長 | 謂比較高低。 | 清·蔣恩《兵災紀略》:“當斯時也,君子道消,小人道長,誰敢與之較短絜長哉?” |
較如畫一 | 較:通“皎”,明顯;畫一:同“劃一”,一致,一律。指規(guī)章明顯一致。 | 《梁書·武帝紀》:“懷柔萬姓,經營四方。舉直措枉,較如畫一。” |
較長絜短 | 見“較短絜長”。 | 清·王韜《變法自強下》:“師其所長而掩其所短,亦欲求立乎泰西諸大國之間,而與之較長絜短而無所餒也?!?/td> |
彰明較著 | 指事情或道理極其明顯。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伯夷列傳》:“是遵何德哉?此其尤大彰明較著者也?!?/td> |
銖施兩較 | 謂一銖一兩都斤斤計較。形容非常吝嗇。 | 明·方孝孺《答許廷植書》:“其賦于人也,銖施兩較,不肯多與。” |
錙珠必較 | 形容非常小氣,很少的錢也一定要計較。也比喻氣量狹小,很小的事也要計較。 | 王朔《浮出海面》九:“雖然他們互相請客時出手大方,喝了酒也會親熱得推心置腹,眼淚汪汪。但一談到生意錢財就會立刻變得冷若冰霜、錙珠必較,有時還會吵得面紅耳赤、破口大罵。” |
較短比長 | 見“較短量長”。 | 清·陳天華《猛回頭》:“看近來,西洋人,到了極步,這是我,毫未曾,較短比長?!?/td> |
賭長較短 | 謂比優(yōu)劣。 | 清·李漁《閑情偶寄·詞曲·音律》:“若止與《南西廂》賭長較短,則猶恐屑而不屑?!?/td> |
較若畫一 | 謂明確一致。 | 漢·荀悅《漢紀·惠帝紀》:“蕭何為法,較若畫一,曹參代之,守而勿失。” |
錙銖較量 | 同“錙銖必較”。 |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四:“況你學業(yè)日進,發(fā)達有時,何苦錙銖較量,討人便宜怎的。” |
彰明較著 | 極其明顯。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伯夷列傳》:“是遵何德哉?此其尤大彰明較著者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