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有關(guān)獸的成語
有關(guān)獸的成語
有關(guān)獸的成語共收錄37個
成語 | 解釋 | 出處 |
---|---|---|
人面獸心 | 空有人的外貌;品德卻像獸類。形容品德極壞。 | 東漢 班固《漢書 匈奴傳贊》:“夷狄之人貪而好利,披發(fā)左衽,人面獸心?!?/td> |
困獸猶斗 | 困獸:被圍困的野獸;猶:還、仍;斗:搏斗。被圍困的野獸還要搏斗。比喻陷于絕境的失敗者還要頑抗。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宣公十二年》:“得臣猶在,憂未歇也。困獸猶斗,況國相乎!” |
作困獸斗 | 雖受困頓,也要奮力相拼,抗?fàn)幉恍荨?/td> | 春秋·魯·左丘明《左傳·宣公十二年》:“得臣猶在,憂未歇也。困獸猶斗,況國相乎!” |
衣冠禽獸 | 穿衣服戴帽子的畜牲(衣:穿衣;冠:戴帽)。指品德敗壞;行為像禽獸一樣卑劣的人。 | 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:“不但衣冠中禽獸,乃禽獸中豺狼也?!?/td> |
洪水猛獸 | 洪水:能造成災(zāi)害的大水;猛獸:殘酷食人畜的兇猛野獸。比喻極大的災(zāi)害。 | 先秦 孟軻《孟子 滕文公下》:“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,周公兼夷狄、驅(qū)猛獸而百姓寧?!?/td> |
獸迒鳥跡 | 鳥獸之跡。 | |
鳥伏獸窮 | 如飛鳥棲伏,野獸奔走無路。形容勢竭力窮,處境困難。 | 《梁書·元帝紀(jì)》:“賊景鳥伏獸窮,頻擊頻挫,奸竭詐盡,深溝自固?!?/td> |
毒蛇猛獸 | 泛指對人類生命有威脅的動物。比喻貪暴者。 | 孫中山《民權(quán)主義》第一講:“在人同獸爭的時代,因為不知道何時有毒蛇猛獸來犯,所以人類時時刻刻不知生死。” |
虐老獸心 | 虐老:虐待老人。喻殘暴兇狠而無仁義,有如野獸。 | 漢 班固《漢書 武五子傳》:“嗚呼!薰鬻氏虐老獸心,以奸巧邊氓。朕命將率,徂征厥罪?!睗h 司馬遷《史記 王世家》:“于戲!葷粥氏虐老獸心,侵犯寇盜,加以奸巧邊萌?!?/td> |
鳥聲獸心 | 比喻言辭動聽而心懷陰毒。 | 南朝·宋·范曄《后漢書·劉陶傳》:“四方私言,云角等竊入京師,戰(zhàn)視朝政,鳥聲獸心,私共鳴呼?!?/td> |
百獸率舞 | 各種野獸,相率起舞。舊指帝王修德,時代清平。 | 《尚書 舜典》:“於!予擊石拊石,百獸率舞?!?/td> |
獸心人面 | 面貌雖是人,心卻如野獸。形容人兇惡殘暴。 | 唐·張鷟《朝野僉載》卷四:“時臺中謂之語曰:侯知一不伏致仕,張琮自請起復(fù)……皆非名教中人,并是王化外物。獸心人面,不其然乎!” |
飛禽走獸 | 禽:鳥;獸:野獸。飛翔的禽鳥,奔跑的野獸。泛指鳥類和獸類。 | 漢 王延壽《魯靈光殿賦》:“飛禽走獸,因木生姿?!?/td> |
豕交獸畜 | 比喻待人沒有禮貌。 | 《孟子 盡心上》:“食而弗愛,豕交之也;愛而不敬,獸畜之也。” |
兒憐獸擾 | 憐:寵愛,愛惜;擾:馴養(yǎng)。像對小孩一樣加以愛撫,對野獸一樣加以馴養(yǎng)。 | 宋 歐陽修《文正范公神道碑銘》:“公居三年,怯勇隳完,兒憐獸擾?!?/td> |
珍禽異獸 | 珍:珍貴的;禽:鳥的總稱。指貴重奇異的動物。 | 《尚書 旅獒》:“犬馬非其土性不畜,珍禽異常,不異于國。” |
狼子獸心 | 比喻兇暴的人用心殘忍,有如野獸。 | 《晉書 虞預(yù)傳》:“然狼子獸心,輕薄易動?!?/td> |
五脊六獸 | 形容因有非分之想而忐忑不安。 | 老舍《四世同堂》:“這些矛盾在他心中亂碰,使他一天到晚的五脊六獸的不大好過。” |
禽獸不如 | 連禽獸不如。形容人格低下,品行極壞。 | 《晉書·阮籍傳》:“殺父,禽獸之類也。殺母,禽獸之不若。” |
鳥獸行 | 像飛禽走獸一樣的行為。比喻亂倫。 | 《周禮·夏官·大司馬》:“外內(nèi)亂,鳥獸行,則滅之?!?/td> |
鳥獸散 | 形容成群的人象鳥獸逃散一樣紛亂地散去(多形容敵人潰逃)。 | 《漢書·李陵傳》:“今無兵復(fù)戰(zhàn),天明坐受縛矣;各鳥獸散,猶有得脫報天子者?!?/td> |
獸聚鳥散 | 比喻聚散無常。也比喻烏合之眾。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平津侯主父列傳》:“無匈奴之性,獸聚而鳥散,從之如搏影。” |
珍禽奇獸 | 珍:貴重的;奇:特殊的。珍奇的飛禽,罕見的走獸。 | 《尚書·旅獒》:“犬馬非其土性不畜,珍禽奇獸不育于國?!?/td> |
如鳥獸散 | 像一群飛鳥走獸一樣逃散。形容潰敗逃散。 | 東漢 班固《漢書 李陵傳》:“今無兵復(fù)戰(zhàn),天明坐受縛矣!各鳥獸散,猶有得脫歸報天子者?!?/td> |
不入獸穴,安得獸子 | 不進(jìn)野獸窩,怎能捉到小野獸。比喻不冒險進(jìn)入險境就不能取得成果。 | 《周書·李遠(yuǎn)傳》:“古人有言:‘不入獸穴,安得獸子?!粢云姹銎洳灰?,事或可濟(jì)?!?/td> |
率獸食人 | 率:帶領(lǐng)。帶著野獸來吃人。比喻統(tǒng)治者虐害人民。 | 先秦 孟軻《孟子 梁惠王上》:“庖有肥肉,廄有肥馬,民有饑色,野有餓莩,此率獸而食人也?!?/td> |
禽奔獸遁 | 遁:逃跑。鳥獸奔逐逃避。比喻人奔波追逐。 | 宋·蘇洵《審勢》:“及其后世失德,而諸侯禽奔獸遁,各固其國,以相侵?jǐn)_?!?/td> |
禽獸不若 | 連禽獸不如。形容人格低下,品行極壞。 | 清·褚人獲《隋唐演義》第95回:“海青乃能盡忠如此,彼張均、張洎輩,真禽獸不若矣!” |
鳥獸率舞 | 率:一起。飛鳥走獸一齊婆娑起舞。形容政治清明,鳥獸也受到感化。 | 唐·韓愈《賀冊尊號表》:“曾不得與鳥獸率舞、蠻夷縱觀為比,銜酸抱痛,且恥且慚!” |
三獸渡河 | 佛教以兔、馬、象三獸渡河入水之深淺,喻小、中、大三乘證道之高下。后泛指修行。 | 《優(yōu)婆塞戒經(jīng)·三種菩提品》:“善男子,如恒河三獸俱渡:兔、馬、香象。兔不至底,浮水而過;馬或至底,或不至底;象則盡底。恒河水者,即是十二因緣河也。聲聞渡時,猶如彼兔;緣覺渡時,猶如彼馬;如來渡時,猶如香象,是故如來得名為佛?!?/td> |
鳳儀獸舞 | 《書·益稷》:“《簫韶》九成,鳳皇來儀……擊石拊石,百獸率舞?!焙笥谩傍P儀獸舞”表示圣賢教化的功效極大,能使神異的鳥獸奮然起舞。 | 《書·益稷》:“《簫韶》九成,鳳皇來儀……擊石拊石,百獸率舞?!?/td> |
不入獸穴,不得獸子 | 不進(jìn)野獸窩,不能捉到小野獸。比喻不冒險進(jìn)入險境就不能取得成果。 | 《北史·韋佑傳》:“古人稱不入獸穴,不得獸子。安危之事未可預(yù)量?!?/td> |
獸窮則齧 | 指野獸陷于絕境必然進(jìn)行搏噬反撲。亦喻人陷入困窘之境,便會竭力反擊。 | |
鮮規(guī)之獸 | 鮮:小;鮮規(guī):渺小。指小蟲小獸。比喻弱小勢力。 | 戰(zhàn)國·宋·莊周《莊子·天運(yùn)》:“鮮規(guī)之獸,莫得安其性命有情者。” |
獸窮則嚙 | 謂野獸陷于絕境必然進(jìn)行搏噬反撲。亦喻人陷入困窘之境,便會竭力反擊。 | 《韓詩外傳》卷二:“獸窮則嚙,鳥窮則啄,人窮則詐。自古及今,窮其下能不危者,未之有也?!?/td> |
獸困則噬 | 獸陷困境要咬人。比喻人陷于絕境要竭力反抗。 | 《宋史·謝晦傳》:“然歸死難圖,獸困則噬,是以爰整其旅,用為過防?!?/td> |
籠禽檻獸 | 檻:關(guān)野獸的籠子?;\中鳥檻中獸。比喻受拘禁沒有自由的人。 | 唐·李復(fù)言《續(xù)玄怪錄·薛佛》:“其心欣欣然,若籠禽檻獸之得逸,莫我如也?!?/td>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