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有關蒙的成語
有關蒙的成語
有關蒙的成語共收錄32個
成語 | 解釋 | 出處 |
---|---|---|
吳下阿蒙 | 吳下:現江蘇長江以南;阿蒙:指呂蒙。居處吳下一隅的呂蒙。比喻人學識尚淺。 | 晉 虞溥《江表傳》:“至于今者,學識英博,非復吳下阿蒙?!?/td> |
蒙在鼓里 | 比喻受人蒙蔽,對有關的事情一點兒也不知道。 | 清·魏秀仁《花月痕》第12回:“只可憐同秀如蒙在鼓里?!?/td> |
發(fā)蒙振落 | 蒙:遮蓋,指物品上的罩物;振:搖動。把蒙在物體上的東西揭掉,把將要落的樹葉摘下來。比喻事情很容易做到。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汲鄭列傳》:“好直諫,守節(jié)死義,難惑以非。至如說丞相弘,如發(fā)蒙振落耳?!?/td> |
蒙袂輯屨 | 用袖子蒙著臉,腳上拖著鞋。形容十分困乏的樣子。 | 《禮記·檀弓下》:“有餓者蒙袂輯屨,貿貿然來?!?/td> |
狐裘蒙戎 | 狐裘的皮毛凌亂。亦以喻國政混亂。 | 《詩·邶風·旄丘》:“狐裘蒙戎,匪車不東。叔兮伯兮,靡所與同?!?/td> |
發(fā)蒙解惑 | 發(fā)蒙:啟發(fā)蒙昧;解惑:解除疑惑。指啟發(fā)開導,脫離蒙昧,解除疑惑。 | 漢·枚乘《七發(fā)》:“故曰發(fā)蒙解惑,不足以言也?!?/td> |
曠若發(fā)蒙 | 曠:空曠;開闊。蒙:眼睛失明。眼前突然開闊明朗,好像雙目失明的人忽然看見了東西。亦比喻使人頭腦忽然開竅,明達起來。 | 三國 魏 應璩《與從弟君苗君胄書》:“閑者此游,喜歡無量,登芒濟河,曠若發(fā)蒙?!?/td> |
云霧迷蒙 | 迷蒙:形容模糊不清的樣子。云霧籠罩,使景物隱隱約約,看不清楚。 | |
蒙混過關 | 用欺騙的手段逃避詢問或審查。 | 林予《雁飛塞北》第34章:“你是想靠這場大水來蒙混過關!不行,這一關你過不了?!?/td> |
蒙以養(yǎng)正 | 指從童年開始,就要施以正確的教育。 | 《易·蒙》:“蒙以養(yǎng)正,圣功也?!?/td> |
發(fā)蒙振聵 | 聲音很大,連耳聾的人也聽得見。比喻用語言文字喚醒麻木的人。 | 清 吳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44回:“先生,你這一番議論,真可謂之發(fā)蒙振聵?!?/td> |
蒙面喪心 | 蒙:包,遮蔽。遮起臉面,不講良心。比喻厚顏無恥,傷天害理。 | 清·孔尚任《桃花扇·哄丁》:“你的罪過,朝野俱知,蒙面喪心,還敢入廟!” |
發(fā)蒙振槁 | 發(fā):揭開;蒙:蒙蓋物;振:抖動。揭開蒙蓋物,搖掉將落的枯葉。比喻輕而易舉。 | 《明史·楊乃郭詹等傳論》:“蓋天速其禍,如發(fā)蒙振槁,無煩驅除矣?!?/td> |
狐裘蒙茸 | 見“狐裘蒙戎”。 | 《史記·晉世家》:“狐裘蒙茸,一國三公,吾誰適從?” |
鋪眉蒙眼 | 裝模作樣。 | 明·蘭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50回:“見他鋪眉蒙眼,拿班做勢,口里咬文嚼字,一口一聲只稱呼他薛爺?!?/td> |
發(fā)蒙解縛 | 發(fā)蒙:啟發(fā)蒙昧;解縛:解除束縛。指啟發(fā)蒙昧,解除束縛。 | 明 唐順之《與顧箸溪書》:“其齷齪處,又恨不得就明公而為發(fā)蒙解縛也。” |
蒙昧無知 | 愚鈍糊涂;沒有知識;不通事理。 | 《晉書 阮種傳》:“臣誠蒙昧,所以為罪?!?/td> |
醉眼蒙朧 | 形容醉后兩眼模糊不清的樣子。 | 明·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第三卷:“只見美娘吃得大醉,侍女扶將進來,到于門首,醉眼蒙朧?!?/td> |
坑蒙拐騙 | 指以欺騙手段撈取錢財,陷害他人。 | 《文匯報》1986.7.19:“坑蒙拐騙發(fā)不了大財,發(fā)了小財也長不了?!?/td> |
被澤蒙庥 | 指受恩澤,蒙庇護。 | 清錢泳《履園叢話 舊聞 吳留村》:“留村在無錫既膺殊遇,夙駕將行,錫之父老士庶被澤蒙庥,自縣治以至何干,直達于省城之金閶門,八九十里,號泣攀留,行趾相接,不下數萬人。” |
被災蒙禍 | 被:遭,受;蒙:受。比喻遭受到災難和禍害。 | 東漢·王充《論衡·命義篇》:“人命有長短,時有盛衰,衰則疾病,被災蒙禍之驗也?!?/td> |
薏苡蒙謗 | 比喻被人誣蔑,蒙受冤屈。同“薏苡之謗”。 | 《明史 項忠傳》:“昔馬援薏苡蒙謗,鄧艾檻車被征。” |
明昭昏蒙 | 昭:明白;蒙:愚昧無知。聰明而通曉事理,愚昧而不明事理。 | 唐 韓愈《獨孤申叔哀辭》:“眾萬之生,誰非天邪?明昭昏蒙,誰使然邪?” |
銜恨蒙枉 | 銜:含著;蒙:蒙受。含著怨恨,蒙受冤枉。 | 漢·孔僖《上書自訟》:“恐有司卒然見構,銜恨蒙枉,不得自敘,使后世論者,擅以陛下有所方比,寧可復使子孫追掩之乎!” |
鴻蒙初辟 | 鴻蒙:古人認為天地開辟之前是一團渾沌的元氣。開天辟地。指剛剛開始出現人類世界。 | 宋 張君房《云笈七簽 太上君開天經》:“太初始分別天地清濁,剖判涬溟鴻蒙。” |
發(fā)蒙啟蔽 | 發(fā)蒙:啟發(fā)蒙昧;蔽:蒙蔽。啟發(fā)蒙昧。 | 明·李贄《答李見羅先生書》:“發(fā)蒙啟蔽,時或未省,而退實沉思。” |
發(fā)蒙啟滯 | 發(fā)蒙:啟發(fā)蒙昧;滯:不流通。啟發(fā)蒙昧,打通阻塞。 | 《宋書·武帝紀下》:“古之建國,教學為先,弘風訓世,莫當于此,發(fā)蒙啟滯,咸必之。” |
負任蒙勞 | 謂擔負重任,承受勞苦。 | 戰(zhàn)國·趙·慎則《慎子·民雜》:“人君自任,而務為善以先下,則是代下負任蒙勞也,臣反逸矣?!?/td> |
連蒙帶騙 | 欺蒙,欺騙別人。 | 老舍《四世同堂》:“要是他再滑一點,連蒙帶騙,常常使點壞心眼,在這么個兵荒馬亂的年月,就不說飛黃騰達吧,總不至于丟差事。” |
被苫蒙荊 | 被:披;苫:用草做成的墊;蒙:冒著。披著草苫子,頂著用荊棘編的器物。形容受盡艱辛,吃盡勞苦。 | 春秋·魯·左丘明《左傳·襄公十四年》:“乃吾祖離被苫蓋、蒙荊棘,以來歸我先君?!?/td> |
蒙頭轉向 | 蒙:迷糊;昏迷;轉向:迷失方向。形容頭腦昏迷;不清晰。 | 老舍《神拳》第一幕第二場:“剛一動手的時候,我有點蒙頭轉向的?!?/td> |
土偶蒙金 | 在泥塑人像外面涂上金粉。比喻因襲模仿,徒有其表。 | 清·吳喬《答萬季野詩問》:“宋詩如三家村叟,布袍草履,是一個人。明詩土偶蒙金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