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有關(guān)彰的成語
有關(guān)彰的成語
有關(guān)彰的成語共收錄24個(gè)
成語 | 解釋 | 出處 |
---|---|---|
彰善癉惡 | 彰:表明、顯揚(yáng);癉:憎恨。表揚(yáng)好的,斥責(zé)惡的。 | 《尚書 畢命》:“旌別淑慝,表厥宅里,彰善癉惡,樹之風(fēng)聲。” |
相得益彰 | 益:更加;彰:明顯。指兩個(gè)人或兩件事互相配合;雙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顯示出來。 | 漢 王褒《圣主得賢臣頌》:“明明在朝,穆穆列布,聚精會(huì)神,相得益章。” |
眾目昭彰 | 大家都看得很清楚。昭彰:明顯。 | 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第五卷:“在你家里搜出人腿來,眾目昭彰,一傳出去,不見得輕放過了你?!?/td> |
欲蓋彌彰 | 蓋:遮掩;彌:更加;彰:明顯。要掩蓋壞事的真相;結(jié)果反而暴露得更加明顯。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昭公七年》:“或求名而不得,或欲蓋而名章,懲不義也?!?/td> |
耳目昭彰 | 昭彰:十分明顯,人所共見。眾人已聽到和看到,十分明顯。形容被眾人了解得清清楚楚,無法藏匿。 | 清·名教中人《好逑傳》第十七回:“卻說刑部審問過,見耳目昭彰,料難隱瞞,十分為過學(xué)士不安,只得會(huì)同禮臣復(fù)奏一本?!?/td> |
癉惡彰善 | 癉:憎恨;彰:表揚(yáng)。憎恨惡的,表揚(yáng)善的。 | 隋·薛道衡《隋唐祖頌》:“癉惡彰善,夷兇靖難?!?/td> |
疾風(fēng)彰勁草 | 比喻只有經(jīng)過嚴(yán)峻的考驗(yàn),才知道誰真正堅(jiān)強(qiáng)。同“疾風(fēng)知?jiǎng)挪荨薄?/td> | 《晉書 宗室傳論》:“洎高貴薨殂,則枕尸流慟;陳留就國,則拜辭隕涕。語曰‘疾風(fēng)彰勁草’,獻(xiàn)王其有焉?!?/td> |
跌宕昭彰 | 跌宕:放縱不拘;昭彰:昭著,明顯。指氣勢放縱不拘,文意顯明。 | 南朝 梁 蕭統(tǒng)《序》:“其文章不群,辭彩精拔,跌宕昭彰,獨(dú)超眾類。” |
附驥名彰 | 附:依附;驥:千里馬;彰:顯著。依附有名望者,使自己顯名于世。 | 《史記·伯夷列傳》:“伯夷、叔齊雖賢,得夫子而名益彰。顏淵雖篤學(xué),附驥尾而行益顯。” |
彰往考來 | 謂彰明往事,考察未來。語本《易·系辭下》:“夫《易》彰往而察來,而微顯闡幽?!笨追f達(dá)疏:“往事必載,是彰往也;來事豫占,是察來也?!备吆嘧ⅲ骸罢猛砻魍乱?。察來,觀察來事也。” | 語本《易·系辭下》:“夫《易》彰往而察來,而微顯闡幽?!笨追f達(dá)疏:“往事必載,是彰往也;來事豫占,是察來也。”高亨注:“彰往,表明往事也。察來,觀察來事也。” |
天理昭彰 | 昭彰:明顯。舊稱天能主持公道,善惡報(bào)應(yīng)分明。 | 元·無名氏《馮玉蘭》第三折:“這一個(gè)天理昭昭,誰想到有今朝?!?/td> |
天道昭彰 | 天道:天理;昭彰:明顯。指老天能主持公道,善惡報(bào)應(yīng)分明。 |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第五卷:“如此劇賊,卻被小孩子算破了,豈非天道昭彰?!?/td> |
臭名昭彰 | 昭:顯著。形容壞名聲盡人皆知。亦作“臭名昭著”。 | 陶菊隱《北洋軍閥統(tǒng)治時(shí)期史話》第一章:“北洋派是中國近代史上繼往開來、臭名昭彰的一個(gè)封建軍事政治集團(tuán)?!?/td> |
自是不彰 | 自是:自以為是;彰:明晰。自以為是的人則是非不明。 | 春秋·楚·李耳《老子·道經(jīng)》第24章:“自見者不明,自是者不彰?!?/td> |
知微知彰 | 微:細(xì)小。彰:明顯。既了解細(xì)小的萌芽狀態(tài),又了解發(fā)展起來后的顯著特征。形容了解事物發(fā)展的始末。亦作“知微知章”、“知章知微”。 | 《周易·系辭下》:“君子知微知彰,知柔知?jiǎng)?,萬夫之望?!?/td> |
彰明昭著 | 猶彰明較著。 | |
彰明較著 | 指事情或道理極其明顯。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伯夷列傳》:“是遵何德哉?此其尤大彰明較著者也?!?/td> |
欲蓋而彰 | 猶欲蓋彌彰。 | 《隋書·宇文化及司馬德戡等傳序》:“昔孔子修《春秋》,而亂臣賊子知懼,抑使之求名不得,欲蓋而彰者也?!?/td> |
彰往察來 | 彰:明顯、顯著。指記載往事不使埋沒,好據(jù)以考察未來。 | 《周易·系辭下》:“夫《易》彰往而察來,而微顯闡幽,開而當(dāng)名辨物,正言斷辭,則備矣?!?/td> |
穢德彰聞 | 穢:穢惡;穢德:丑惡的行為;彰:明顯。丑惡的行為已經(jīng)為人所共知。 |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37回:“這等的穢德彰聞,焉得不人皆掩鼻!” |
罪惡昭彰 | 昭彰:明顯。罪惡非常明顯,人所共見。 | |
彰明昭著 | 猶彰明較著。 | 清 吳研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(xiàn)狀》第六十回:“這個(gè)名目,叫做‘賣瘋’,卻是背著人在外面暗做的,沒有彰明昭著在自己家里做的?!?/td> |
彰明較著 | 極其明顯。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伯夷列傳》:“是遵何德哉?此其尤大彰明較著者也?!?/td> |
形息名彰 | 息:通“熄”,滅;彰:顯揚(yáng)。人死了,名聲卻顯揚(yáng)于世。 | 戰(zhàn)國·衛(wèi)·呂不韋《呂氏春秋·上德》:“故古之人,身隱而功著,形息而名彰?!?/td>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