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有關(guān)萍的成語
有關(guān)萍的成語
有關(guān)萍的成語共收錄22個
成語 | 解釋 | 出處 |
---|---|---|
萍水相逢 | 萍:浮萍;是隨風(fēng)飄蕩;聚散離合不定的一種厥類植物。像浮萍隨水飄泊;偶然聚在一起。比喻互不相識的人偶然相遇。 | 唐 王勃《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》:“萍水相逢,盡是他鄉(xiāng)之客?!?/td> |
鷗波萍跡 | 萍:浮萍。鷗鳥戲波,浮萍浪跡。比喻隱居者安逸閑適、自由自在的生活。 | 清·王士慎《池北偶談·談獻二·王公家書》:“事在身外,身在世外,鷗波萍跡,足寄此生?!?/td> |
萍蹤浪跡 | 象浮萍、波浪一般的無定。比喻到處漂泊,沒有固定的住所。 | 明 徐霖《繡襦記》:“相公這樣人家,萍蹤浪跡,你那里去尋他?” |
梗泛萍飄 | 比喻流離漂泊。 | 元 張國賓《羅李郎》第二折:“只為他孤身去梗泛萍飄,撇的俺三口兒夢斷魂勞?!?/td> |
泛萍浮梗 | 浮動在水面的萍草和樹根。比喻蹤跡漂泊不定。 | 唐·徐夤《別》詩:“酒盡欲終問后期,泛萍浮梗不勝悲?!?/td> |
浪跡萍蹤 | 形容蹤跡漂泊不定,就象流水和浮萍一樣。 | 吳梅《風(fēng)洞山 埋忠》:“我草澤偷生苦淹留,卻教我浪跡萍蹤向何處投?!?/td> |
萍飄蓬轉(zhuǎn) | 比喻遠離家鄉(xiāng),在外漂泊。 | 清 紀(jì)昀《閱微草堂筆記 灤陽續(xù)錄五》:“甚或金盡裘敝,恥還鄉(xiāng)里,萍飄蓬轉(zhuǎn),不通音問者,亦往往有之?!?/td> |
飄萍斷梗 | 隨波逐流的浮萍和植物的斷莖。比喻飄泊無定的身世。 | 宋·周行己《再和文叔》:“契闊十年才道舊,問關(guān)千里又言旋。飄萍斷梗無根柢,愁喚羸童理破韉?!?/td> |
斷梗飄萍 | 見“斷梗浮萍”。 | 明·梅鼎祚《玉合記·祝發(fā)》:“想歸海樓船未有期,夢與飄風(fēng)會,似斷梗飄萍誰可系。” |
飄萍浪跡 | 飄泊無定。 |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十一:“小生飄蓬浪跡,幸蒙令尊一見如故,解衣推食,恩已過甚。” |
浮萍斷梗 | 浮萍:浮在水上的萍草;梗:草木莖。比喻漂泊無定的人。 | 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11回:“到家時,養(yǎng)起頭發(fā),聽?wèi){父母擇一頭親事,結(jié)果終身,再不作浮萍斷梗,路柳墻花了?!?/td> |
萍水偶逢 | 浮萍隨水漂泊,聚散無定。比喻人的偶然相遇。 | 清·紀(jì)昀《閱微草堂筆記·灤陽消夏錄四》:“然數(shù)百年來,相遇如君者,不知凡幾入,大都萍水偶逢,煙云倏散。” |
萍蹤梗跡 | 萍:浮萍;梗:草木的直莖。像浮萍在水中,飄泊不定。比喻行蹤無定。 | 明·鄭若庸《玉玦記·報信》:“空揮淚,萍蹤梗跡將安寄,此生何濟?” |
萍水相遇 | 比喻素不相識之人偶然相遇。 | 清·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(xiàn)狀》第39回:“我與足下未遇之先,已受先施之惠,及至萍水相遇,怎好為我破格!” |
萍水相遭 | 浮萍隨水漂泊,聚散無定。比喻人的偶然相遇。 | 明·陸采《明珠記·煎茶》:“天呵,果然是萍水相遭?!?/td> |
萍蹤浪影 | 像浮萍、波浪一樣無定所。比喻到處漂泊,蹤跡無定。 | 明·湯顯祖《牡丹亭·鬧殤》:“恨匆匆,萍蹤浪影,風(fēng)剪了玉芙蓉?!?/td> |
斷梗浮萍 | 比喻漂泊不定。 | 宋·秦觀《別賈耘老》詩:“人生百齡同臂伸,斷梗浮萍暫相親?!?/td> |
浮萍浪梗 | 浮萍:浮在水上的萍草;浪梗:浪里的草木莖。比喻漂泊無定的人。 | 元·喬吉《揚州夢》楔子:“博著個甚功名,教俺做浮萍浪梗,因此上意懶出豫章城?!?/td> |
梗跡萍蹤 | 像斷梗、浮萍在水中一樣蹤跡不定。 | 明·單本《蕉帕記·尋春》:“休夸繡虎雕龍,那值時危國破,怎發(fā)付梗跡萍蹤?!?/td> |
梗泛萍漂 | 斷梗、浮萍在水中漂浮。比喻漂泊流離。 | 元·張國賓《羅李郎》第二折:“只為他孤身去梗泛萍漂,撇的俺三口兒夢斷魂勞?!?/td> |
斷梗流萍 | 梗:植物的枝莖;萍:浮萍。像枯折的枝莖,漂流的浮萍一樣。比喻生活飄泊不定。 | 宋·秦觀《別賈耘老》詩:“人生百齡同臂伸,斷梗流萍暫相親?!?/td> |
風(fēng)萍浪跡 | 浪跡:到處飄游。比喻漂泊不定。 | 柔石《二月》:“蕭澗秋在這六年之中,風(fēng)萍浪跡,跑過中國底大部分的疆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