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有關(guān)難的成語
有關(guān)難的成語
因篇幅關(guān)系,難的成語只列出前 60個
成語 | 解釋 | 出處 |
---|---|---|
難得糊涂 | 指人在該裝糊涂的時候難得糊涂 | 林語堂《中國人之聰明》:“鄭板橋曰:‘難得糊涂’?!?/td> |
易放難收 | 話說出去容易,收回來就難了。 | 宋·朱熹《答鞏仲至》:“所謂修辭立誠以居業(yè)者,欲吾之謹(jǐn)夫所發(fā)以致其實(shí),而尤先于言語之易放難收也?!?/td> |
難言之隱 | 言:說;隱:隱衷;隱情;藏在內(nèi)心深處的事。難以說出口的隱衷。 | 清 錢謙益《跋留庵》:“錢氏少為黨魁,晚托禪悅,生平頗多壹郁難言之隱。” |
患難與共 | 患難:危險(xiǎn)艱苦的環(huán)境;與共:在一起。指在不利處境中共同承擔(dān)災(zāi)難和困苦。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越王勾踐世家》:“越王為人長頸鳥喙,可與共患難,不可與共樂。” |
難以置信 | 不容易相信。 | 馬克·吐溫《競選州長》:“當(dāng)真把我的名字牽連到這個不名譽(yù)的嫌疑上面,一時實(shí)在令人難以置信?!?/td> |
罄竹難書 | 罄:盡;竹:指可供制成竹簡的竹子;書:寫。用盡竹子也難以寫完。后形容罪行多得寫不完。多形容罪惡累累。 | 《舊唐書 李密傳》:“磬南山之竹,書罪未窮;決東海之波,流惡難盡。” |
難上加難 | 難:不容易。形容極端的難度。 | 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(xiàn)形記》第七回:“所有上條陳一事,竟是難上加難。” |
面有難色 | 臉上露出為難的神色。 | 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(xiàn)形記》第25回:“賈大少爺因?yàn)榭僦?,面有難色,尚未回答得出?!?/td> |
強(qiáng)人所難 | 強(qiáng):勉強(qiáng)。勉強(qiáng)別人做不愿做或做不到的事情。 | 清 李汝珍《鏡花緣》:“百花仙子道:‘那人王乃四海九州之主,代天宣化,豈肯顛倒陰陽,強(qiáng)人所難?!?/td> |
去住兩難 | 去也不好,留也不好,左右為難。 | 漢·蔡琰《胡笳十八拍》:“去住兩情兮誰具陳?!?/td> |
患難見真情 | 只有經(jīng)過共同的患難才能看出自己的知心朋友。 | 鄧小平《國家的主權(quán)和安全要始終放在第一位》:“中國有句古話,叫做患難見真情?!?/td> |
難割難分 | 形容關(guān)系密切,感情融洽,難以取舍。 |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102回:“次日,探春將要起身,又來辭寶玉。寶玉自然難割難分。” |
世上無難事,只怕有心人 | 指只要肯下決心去做,任何困難都能克服。 | 明·酉陽野史《續(xù)三國演義》第38回:“世上無難事,只怕有心人。既來至此,焉有怯進(jìn)之理?” |
有國難投 | 有國家卻不能回去。 | 元·無名氏《馬陵道》第二折:“我這里叫盡屈有誰來分剖,送的我眼睜睜有國難投?!?/td> |
騎虎難下 | 騎在老虎背上不能下來。比喻事情進(jìn)行到中途;迫于形勢;不能停下來只好干到底;進(jìn)退兩難。 | 《明史 袁化中傳》:“懼死之念深,將鋌而走險(xiǎn),騎虎難下?!?/td> |
難舍難分 | 形容關(guān)系密切,感情融洽,難以取舍。 | 老舍《老張的哲學(xué)》:“這樣難舍難分的灑淚而別。” |
患難夫妻 | 患難:憂慮和災(zāi)難。指經(jīng)受過困苦考驗(yàn),能夠同甘共苦的夫妻。 | 唐·元稹《遣悲懷·二》:“情知此恨人人有,貧賤夫妻百事哀?!?/td> |
尾巴難藏 | 指不能藏住自己的尾巴。 | |
知難而進(jìn) | 指不怕困難;敢于迎著困難上。 | 左丘明《左傳 定公六年》:“陳寅曰:‘子立后而行,吾室亦不亡,唯居亦以我為知難而行也?!?/td> |
故意刁難 | 指有意為難別人。 | 浩然《艷陽天》第28章:“他明知道這個可惡的老頭子在故意刁難人,既不能發(fā)火現(xiàn)原形,又不知怎么回答好。” |
艱難險(xiǎn)阻 | 險(xiǎn)阻:險(xiǎn)惡阻塞的地方。指前進(jìn)過程中遇到的困難、危險(xiǎn)和阻礙。 | 左丘明《左傳 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晉侯在外十九年矣,而果得晉國,險(xiǎn)阻艱難,備嘗之矣?!?/td> |
積重難返 | 積:長時間積累下來的;重:程度深;返:返回。指經(jīng)過長時間形成的不良思想、作風(fēng)或習(xí)慣;不容易革除、改變。 | 清 趙翼《廿二史札記》第20卷:“掌禁兵,筦樞要,遂致積重難返,以至此極也哉?!?/td> |
故土難離 | 故土:出生地,或過去住過的地方,這里指故鄉(xiāng)、祖國。難于離開故鄉(xiāng)的土地。形容對家鄉(xiāng)或祖國有無限的眷戀之情。 | 李曉明《平原槍聲》:“俗話說:‘故土難離’?!?/td> |
左右為難 | 無論怎么辦都有困難。指處于某一困境中;不易做出決定。 | 清 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二回:“那太太聽了,自然是左右為難;但事到其間,實(shí)在無法。” |
暗箭難防 | 暗箭:從隱蔽的地方放出來的箭;防:防備。從隱蔽的地方放出來的箭很難防備。 | 《古今雜劇 劉千病打獨(dú)角牛》第二折:“孩兒也,一了說:明槍好躲,暗箭難防。我暗算他,搬將過來,則一拳打倒那廝,救你父親?!?/td> |
磬竹難書 | 罄:用盡;竹:竹簡,用以寫字;書:寫。用盡竹子也難寫完。形容罪行多得寫不完。后泛指事實(shí)多,寫不完。 | 《舊唐書 李密傳》:“磬南山之竹,書罪未窮;決東海之波,流惡難盡?!?/td> |
世上無難事 | 天下沒有難事。 | 宋 陳元靚《事林廣記》第九卷:“世上無難事,人心自不堅(jiān)?!?/td> |
千載難逢 | 載:年;逢:遇到。一千年也遇不到。形容極難得到的機(jī)會。 | 南朝 齊 孔琇之《南齊書 臨終上表》:“臣以凡庸,謬徼昌運(yùn),獎擢之厚,千載難逢?!?/td> |
難兄難弟 | 難:患難。原指兄弟二人都很好;才德相當(dāng);難分高下。現(xiàn)多反其義而用之;指二人同樣壞。 | 南朝 宋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 德行》:“陳元方子長文,有英才,與季方子孝先各論其父功德,爭之不能決。咨子太丘。太丘曰:‘元方難為兄,季方難為弟?!?/td> |
泥菩薩過江,自身難保 | 泥塑的泥菩薩在水中會被浸壞。比喻連自己都保護(hù)不了,更顧不上幫助別人。 | 丁玲《太陽照在桑干河上》:“哥哥說:‘泥菩薩過江,自身難?!突厝ヒ埠??!?/td> |
器鼠難投 | 器:用具。躲在器物旁邊的老鼠難以捕捉。比喻壞人有了庇護(hù)就難以懲治。 | 明·鄭若庸《玉玦記·投賢》:“君言且英讎,他轍魚方困,器鼠難投,小哥不要反了面?!?/td> |
善財(cái)難舍 | 善財(cái):原為釋迦牟弟子名,后取“善”之“愛惜”意,指“愛惜錢財(cái)”。舍:施舍。指人愛惜錢財(cái),不愿施舍于人。常用來譏諷人非常吝嗇。 | 明·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42回:“菩薩罵道:‘你這猴子!你便一毛也不拔,教我這善財(cái)也難舍?!?/td> |
礙難從命 | 礙:妨礙;從:聽從。由于有所妨礙,難以遵從命令或吩咐。 | 《三打祝家莊》第一幕第一場:“你回去復(fù)李大官人,本當(dāng)將時遷放回,怎奈他是梁山賊黨,礙難從命?!?/td> |
難乎其難 | 非常困難。 | 曾樸《孽?;ā返?5回:“但一說到辦法,就是難乎其難?!?/td> |
進(jìn)退兩難 | 進(jìn)和退都有困難。形容處于進(jìn)不能進(jìn);退不能退的困境之中。 | 元 鄭德輝《周公攝政》第一折:“娘娘道不放微臣進(jìn)宮闈,進(jìn)退兩難為。” |
救苦救難 | 解救眾人的痛苦和災(zāi)難。 | 元 王實(shí)甫《西廂記》:“雖不會法灸神針,更勝似救苦救難觀世音。” |
質(zhì)疑問難 | 質(zhì)疑:請人解答疑難;癌難:對于疑問反復(fù)討論、分析或辯論。提出疑難,請教別人或一起討論。 | 清 徐枋《與曾青藜書》:“此既古人之所有取,亦友朋質(zhì)疑問難之一樂也。” |
末路之難 | 末路:最后的一段路程。走最后一段路程是艱難的。比喻越到最后,工作越艱巨。也比喻保持晚節(jié)不易。 | 西漢 劉向《戰(zhàn)國策 秦策五》:“‘行百里者半于九十’,此言末路之難?!?/td> |
本性難移 | 移:改變。指長期形成的癖性習(xí)慣;難以改變。 | 元 尚仲賢《柳毅傳書》楔子:“想他每無恩義,本性難移,著我向野田衰草殘紅里?!?/td> |
難解難分 | 雙方爭斗激烈;難以分開;也指雙方關(guān)系密切;難以分開。 | 清 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21回:“正在難解難分,忽聽東邊山上,猶如千軍萬馬之聲?!?/td> |
難以啟齒 | 啟齒:開口。話很難說出口。 | 明·馮夢龍《警世通言》第二卷:“所恨者新喪未久,況且女求于男,難以啟齒?!?/td> |
覆水難收 | 覆:翻;引申為傾、倒、潑的意思。潑在地上的水;難以收回來。比喻事情已成定局;很難再挽回了。引申為夫妻關(guān)系已經(jīng)斷絕;難以重新結(jié)合。 |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何進(jìn)傳》:“國家之事,亦何容易!覆水不可收。宜深思之?!?/td> |
獨(dú)木難支 | 一根木頭難以支撐起將要倒塌的大房子。比喻單薄的力量無法維持全局。 | 南朝 宋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》:“拉楞自欲壞,非一木所能支?!?/td> |
見可而進(jìn),知難而退 | 根據(jù)實(shí)際情況決定進(jìn)攻和退卻。 | 漢 荀悅《漢紀(jì) 高帝紀(jì)》:“趙兵出國迎戰(zhàn),見可而進(jìn),知難而退,懷內(nèi)顧之心,無必死之計(jì)。” |
患難相共 | 患難:危險(xiǎn)艱苦的環(huán)境。共同承擔(dān)災(zāi)難和困苦。形容關(guān)系密切,利害一致。 |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31回:“只因何玉鳳、張金鳳彼此性情相照、患難相共……不同尋常姐妹?!?/td> |
厭難折沖 | 指能克服困難,抗敵取勝。 | 漢·劉向《說苑·尊賢》:“故虞有宮之奇,晉獻(xiàn)公為之終夜不寐;楚有子玉、得臣,文公為之側(cè)席而坐。遠(yuǎn)乎!賢者之厭難折沖也?!?/td> |
在所難免 | 不可能避免。 | 清 李寶嘉《活地獄》第九回:“或者陽示和好,暗施奸刁的,亦在所難免。” |
天下無難事,只怕有心人 | 指只要有志向,有毅力,沒有什么辦不到的事情。 |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49回:“這首不但好,而且新巧有意趣??芍渍Z說:‘天下無難事,只怕有心人?!?/td> |
排憂解難 | 排除憂愁,解除困難。 | 鄧小平《把教育工作認(rèn)真抓起來》:“各級黨政負(fù)責(zé)同志,要經(jīng)常深入學(xué)校,傾聽廣大師生的意見和呼聲,為他們排憂解難?!?/td> |
有口難開 | 有話不便開口說或不敢說。 | 明·馮夢龍《喻世明言》第31卷:“如今我們來拿你去見閻羅王,只教你有口難開?!?/td> |
難能可貴 | 難能:很難做到;可貴:值得寶貴。本來難做到的事竟然做到了;這是很可貴的。 | 宋 蘇軾《荀卿論》:“子路之勇,子貢之辯,冉有之智,此三子者,皆天下之所謂難能而可貴者也?!?/td> |
女大難留 | 謂女子成年后,須及時出嫁,不能留在家里。 | 元·關(guān)漢卿《普天樂·崔張十六事》曲:“夫人你得休便休,也不索出乖弄丑,自古來女大難留?!?/td> |
清官難斷家務(wù)事 | 再公正的官吏也很難論斷家庭糾紛的是非曲直。指家庭內(nèi)部的事,外人很難搞清楚。 | 明 馮夢龍《喻世明言》第十卷:“常言道清官難斷家事。我如今管你母子一生衣食充足,你也休做十分大望?!?/td> |
落落難合 | 原形容事情很邈遠(yuǎn),很難實(shí)現(xiàn)。后也形容為人孤僻,不易合群。 | 《后漢書·耿弇傳》:“將軍前在南陽,建此大策,常以為落落難合,有志者事竟成也?!?/td> |
患難之交 | 交:交情;朋友;患難:危險(xiǎn)和艱苦的處境。共同經(jīng)歷患難的朋友。指交情很深。 | 明 焦竑《玉堂叢語 薦舉》:“仲舉與文貞在武昌,因患難之交,訥黑窯匠以一文?!?/td> |
泥菩薩落水,自身難保 | 泥塑的泥菩薩在水中會被浸壞。比喻連自己都保護(hù)不了,更顧不上幫助別人。 | 明·馮夢龍《警世通言》第40卷:“我想江西不沉卻好,若沉了時節(jié),正是‘泥菩薩落水,自身難?!€保得別人?” |
難以為情 | 情面上過不去。 | 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(xiàn)形記》第34回:“前日是并起并坐,今日是‘大人、卑職’,未免叫不出口,難以為情?!?/td> |
寸步難行 | 寸步:寸步之路;形容距離非常短。①形容走路十分艱難;連很短的路都不容易走。②亦形容陷入窘境;無力擺脫。也作“寸步難移”、“寸步不移”。 | 元 白仁甫《東墻記》:“聽了他凄涼慘切,好教我寸步難行?!?/td> |
自身難保 | 自己保不住自己。 | 明 馮夢龍《警世通言》:“我想江西不沉卻好,若沉了時節(jié),正是'泥菩薩落水,自身難保',還保得別人?” |
插翅難飛 | 即使插上翅膀也難飛走。比喻無法逃脫。也作“插翅難逃”。 | 明 周楫《西湖二集 胡少保平倭戰(zhàn)功》:“王直細(xì)細(xì)叫人探視,見四面官兵圍得鐵桶一般,插翅難飛?!?/td>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