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有關(guān)竭的成語
有關(guān)竭的成語
因篇幅關(guān)系,竭的成語只列出前 60個(gè)
成語 | 解釋 | 出處 |
---|---|---|
用心竭力 | 用盡心計(jì)和力量。 | 明·無名氏《破天陣》:“如今圣人招賢納士,豁達(dá)大度,正用你股肱之臣,則要你用心竭力也?!?/td> |
筋疲力竭 | 筋:筋骨;疲:疲勞。形容非常疲乏。 | 唐 元稹《有酒》詩:“精衛(wèi)銜蘆塞海溢,枯魚噴沫救池燔。筋疲力竭波更大,鰭焦甲裂身已干?!?/td> |
盡誠竭節(jié) | 誠:忠誠。節(jié):氣節(jié),義節(jié)。竭盡自己全部的忠誠和義節(jié)。亦作“盡節(jié)竭誠”、“盡心竭誠”、“盡忠竭力”、“盡忠竭誠”、“盡忠竭節(jié)”、“竭忠盡節(jié)”。 | 《魏書》:“尚自少侍從,盡誠竭節(jié),雖云異姓,其猶骨肉,是以入為腹心,出當(dāng)爪牙?!?/td> |
竭誠相待 | 竭誠:竭盡誠意。待:對(duì)待。竭盡誠意地對(duì)待別人。 | 唐·魏徵《諫太宗十思疏》:“蓋在殷憂,必竭誠以待下,既得志,則縱情以傲物?!?/td> |
竭盡全力 | 竭盡:用盡。用盡全部力量。 | 《宋書 宗越傳》:“誅戮群公及何邁等,莫不盡心竭力,故帝憑其爪牙,無所忌憚?!?/td> |
竭忠盡智 | 毫無保留地獻(xiàn)出一片忠誠和所有才智。 | 《屈原列傳》:“屈平正道直行,竭忠盡智,以事其君?!?/td> |
心力衰竭 | 也稱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功能不全。心臟因疾病、過勞、排血功能減弱,以至排血量不能滿足器官及組織代謝的需要。主要癥狀是呼吸困難、喘息、水腫等。 | 霍達(dá)《穆斯林的葬禮》第八章:“‘???心力衰竭?’天星把妹妹抱上病床,他的胳膊在抖,嘴唇也在抖,妹妹的病把他嚇傻了,“她還不滿十八歲,怎么會(huì)……衰竭?” |
精疲力竭 | 竭:盡。精神非常疲勞;體力消耗凈盡。形容極度疲乏;一點(diǎn)力氣也沒有。也作“精疲力盡”。 | 宋 司馬光《司馬溫公文集 卷二 道傍田家》詩:“筋疲力弊不入腹,未議縣官租稅促。” |
勵(lì)志竭精 | 指堅(jiān)定意志,竭盡全力。 | 《漢書·梅福傳》:“定以天下布衣勵(lì)志竭精,以赴延闕。” |
財(cái)殫力竭 | 錢財(cái)和力量全部用盡。比喻生活陷入困窘的境地。 | 《晉書 劉毅傳》:“自桓玄以來,驅(qū)蹙殘敗,至乃男不被養(yǎng),女無匹對(duì),逃亡去就,不避幽深,自非財(cái)殫力竭,無以至此?!?/td> |
山崩水竭 | 見“山崩川竭”。 | 漢·荀悅《漢紀(jì)·成帝紀(jì)》:“蜀郡本漢所興,今所起之地山崩水竭,殆必亡矣?!?/td> |
竭力虔心 | 誠心誠意地用全力做某件事情。 | 南朝梁·蕭衍《游鐘山大愛敬寺》詩:“始得展身敬,方乃遂心虔。” |
甘井先竭 | 甜水井的水先枯竭。比喻有才能的人往往早衰。 | 《莊子 山木》:“直木先伐,甘井先竭。” |
資斧困竭 | 資斧:旅費(fèi),盤纏。指盤纏很少或已經(jīng)用完。 | 《易經(jīng)·旅》:“旅于處,得其資斧?!?/td> |
彼竭我盈 | 竭:枯竭;衰落;盈:充盈;旺盛。對(duì)方的士氣已衰竭;我方的斗志正旺盛。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莊公十年》:“夫戰(zhàn),勇氣也。一鼓作氣,再而衰,三而竭。彼竭我盈,故克之?!?/td> |
破家竭產(chǎn) | 見“破家敗產(chǎn)”。 | 宋·葉夢得《石林燕語》卷三:“后唐明宗嘗入倉觀受納……曰:‘倉稟宿藏,動(dòng)經(jīng)數(shù)歲,若取之如此,后豈免銷折乎?’吏因訴曰:‘自來主藏者所以至破家竭產(chǎn)以償欠,正為是?!?/td> |
勢窮力竭 | 大勢已去,力量用盡。指慘敗后的困難處境。 | 金·王若虛《復(fù)之純交說》:“兇乘禍鳩,勢窮力竭,而投諸囚,以伏于幽?!?/td> |
滔滔不竭 | 比喻像流水一樣連續(xù)不斷。 | 《樂府詩集·郊廟歌辭十二·積善歌》:“飲福受胙,舞降歌迎,滔滔不竭,洪惟水行?!?/td> |
殫精竭慮 | 用盡精力;費(fèi)盡心思(殫;竭:用盡;慮:心思)。 | 明 胡應(yīng)麟《詩藪》:“其用總之工,傳情之文宛,有唐人竭精殫力不能追步者?!?/td> |
盡心竭力 | 竭:用盡;盡:全部用出。費(fèi)盡心思;用出全部力氣。形容做事十分認(rèn)真負(fù)責(zé)。 | 《宋書 宗越傳》:“誅戮群公及何邁等,莫不盡心竭力,故帝憑其爪牙,無所忌憚。” |
情見埶竭 | 同“情見勢屈”。 | |
我盈彼竭 | 盈:充盈,旺盛;竭:枯竭,衰落。對(duì)方的士氣已衰竭,我方的斗志正旺盛。 | 唐·呂溫《凌煙閣勛臣贊·奉胡公叔寶》:“秦公應(yīng)變,臨陣電拔,銳氣盡來,我盈彼竭?!?/td> |
山崩川竭 | 亦作“山崩水竭”。山岳崩塌,河川干枯。古代認(rèn)為是重大事變或其征兆。 | 春秋·魯·左丘明《國語·周語》:“夫國必依山川。山崩川竭,亡之征也。” |
竭智盡忠 | 竭:盡。用盡智力,竭盡忠誠。 | 戰(zhàn)國 楚 屈原《卜居》:“屈原既放,三年不得復(fù)見,竭智盡忠?!?/td> |
唇竭齒寒 | 見“唇亡齒寒”。 | 《莊子·胠篋》:“故曰,唇竭齒寒,魯酒薄而邯鄲圍,圣人生而大盜起?!?/td> |
焚林而田,竭澤而漁 | 竭:使……干涸;漁:打魚。燒毀森林捕捉野獸,排干湖水去捕捉魚。比喻只顧眼前的利益,無止境地索取而不留余地。 | 漢·劉安《淮南子·本經(jīng)訓(xùn)》:“鉆燧取火,構(gòu)木為臺(tái),焚林而田,竭澤而漁?!?/td> |
盡忠竭力 | 竭:盡。用盡氣力,竭盡忠誠。 | 戰(zhàn)國 楚 屈原《卜居》:“屈原既放,三年不得復(fù)見,竭智盡忠。” |
傾家竭產(chǎn) | 用盡全部家產(chǎn)。 | 晉·陳壽《三國志·蜀志·董和傳》:“貨殖之家,侯服玉食,婚姻葬送,傾家竭產(chǎn)?!?/td> |
竭盡心力 | 竭:盡,用盡。用盡全部力量。 | 《三國志 魏志 賈逵傳》裴松之注引《魏略》:“竭盡心力,奉宣科法?!?/td> |
取之不竭 | 竭:完。拿不盡。形容極其豐富。 | 老舍《劇本習(xí)作的一些經(jīng)驗(yàn)》:“每天都有千萬樣新事體出來,我們的素材是取之不竭的?!?/td> |
盡節(jié)竭誠 | 節(jié):節(jié)操;竭:完。指竭盡忠誠和節(jié)義。 | 《魏書·呂羅漢傳》:“自非盡節(jié)竭誠,將何以垂名竹帛?” |
不竭之府 | 竭:盡,完。取之不盡的府庫。比喻很富有。 | 春秋·齊·管仲《管子·牧民》:“藏于不竭之府者,養(yǎng)桑麻,育六畜也?!?/td> |
盡心竭誠 | 盡心:竭盡心力;竭誠:竭盡忠誠。比喻竭盡心力和誠意。 | 漢·張禹《奏事》:“以臣下各得盡心竭誠,而事公明?!?/td> |
枯本竭源 | 枯:使枯死;本:根本;竭:竭盡;源:源頭。指損害事物的根基。 | 《人民日報(bào)》1959.10.12:“必須保護(hù)野生植物的生機(jī),使之能夠繼續(xù)繁殖,不要枯本竭源。” |
源源不竭 | 源源:水流不斷的樣子;竭:完。形容接連不斷,沒有盡頭。 | 毛澤東《論聯(lián)合政府》:“又防止了對(duì)于人力資源的濫用和浪費(fèi),人力動(dòng)員卻可以源源不竭?!?/td> |
艱難竭蹶 | 竭蹶:原指走路艱難;后指資財(cái)枯竭、匱乏。形容經(jīng)濟(jì)困難;生活艱苦。 | 荀況《荀子 儒效》:“故近者歌謳而樂之,遠(yuǎn)者竭蹶而趨之?!?/td> |
疲精竭力 | 疲:疲倦;竭:盡。精神、力氣消耗已盡。形容非常疲勞。 | 元·劉壎《隱居通議·理學(xué)》:“非文公疲精竭力,更千百年終至漏晦?!?/td> |
用之不竭 | 竭:盡。無限取用而不會(huì)使用完。 | 宋·蘇軾《前赤壁賦》:“唯江上之清風(fēng),與山間之明月,耳得之而為聲,目遇之而成色,取之無禁,用之不竭?!?/td> |
計(jì)窮力竭 | 窮、竭:盡。計(jì)謀、力量都用盡了。 |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96回:“喬道清計(jì)窮力竭,遂同二將馳入山嶺?!?/td> |
竭澤而漁 | 竭:弄盡;澤:池塘;漁:捕魚。比喻做事不留余地;只顧眼前。也比喻殘酷榨取。 | 戰(zhàn)國 呂不韋《呂氏春秋 義賞》:“竭澤而漁,豈不獲得,而明年無魚?!?/td> |
竭誠盡節(jié) | 竭:盡。誠:忠誠。節(jié):節(jié)操。表現(xiàn)出最大限度的忠誠與節(jié)操。 | 漢·劉向《極諫用外戚封事》:“賴忠正大臣絳侯、朱虛侯等竭誠盡節(jié)以誅滅之,然后劉氏復(fù)安?!?/td> |
甘泉必竭 | 甘泉:甜水的泉。竭:盡。甘甜的泉一定會(huì)干涸的。比喻有才干的人受累多而往往早衰。亦作“甘井先竭”。 | 《逸周書·周祝解》:“肥豕必烹,甘泉必竭,直木必伐?!?/td> |
取之不盡,用之不竭 | 竭:盡,完。拿不完,用不盡。形容非常豐富。 | 宋 蘇軾《東坡集 赤壁賦》:“惟江上之清風(fēng),與山間之明月,耳得之而為聲,目遇之而成色,取之無禁,用之不竭,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。” |
竭智盡力 | 用盡智慧和力量。 | 西漢 劉向《戰(zhàn)國策 趙策四》:“臣雖盡力竭智,死不復(fù)見于王矣?!?/td> |
財(cái)竭力盡 | 竭:完,盡。錢財(cái)和力量全部用盡。比喻生活陷入困窘的境地。 | 漢 古永《黑龍見東萊對(duì)》:“百姓財(cái)竭力盡,愁恨感天?!?/td> |
盡智竭力 | 智:智慧,聰明;竭:完。比喻用盡心思和力量。 | 春秋·齊·管仲《管子·君臣》:“群臣盡智竭力以沒其上?!?/td> |
聲嘶力竭 | 嘶:啞;竭:盡。嗓子喊??;氣力用盡。形容竭力呼喊。 | 《晚清文學(xué)鈔 轟天雷》:“北山大哭,哭得聲啞力竭,倒是嫂嫂勸住了?!?/td> |
焚林竭澤 | 焚林而田,竭澤而漁。喻只圖眼前利益。 | 清·黃宗羲《明司馬澹若張公傳》:“竊恐焚林竭澤之后,能無魚驚鳥散之憂?” |
研精竭慮 | 專心研究,盡力思考。 | 宋·張淏《云谷雜記·前輩讀書》:“司馬溫公酷好揚(yáng)子云《太玄》……自云:‘少好其書,研精竭慮,歷年已多,始敢為注?!?/td> |
殫精竭思 | 殫:竭盡;思:思考。竭盡心力思慮謀劃。 | 清·劉開《與阮蕓臺(tái)宮保論文書》:“有志于文章者,將殫精竭思于此乎?” |
力竭聲嘶 | 嗓子喊啞了,力氣用盡了。形容拼命地叫喊。 | 清 梁啟超《意大利建國三杰傳 結(jié)論》:“度未有不索然氣沮,力竭聲嘶,一蹶再蹶,而吾喪我者?!?/td> |
再衰三竭 | 竭:盡了。形容力量一再消耗;士氣已經(jīng)低落;無法再振作。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莊公十年》:“夫戰(zhàn),勇氣也;一鼓作氣,再而衰,三而竭。彼竭我盈,故克之?!?/td> |
苦心竭力 | 竭:盡。費(fèi)盡心思,使出了全部力量。 | 漢·賈誼《新書·權(quán)重》:“夫秦日夜深惟,苦心竭力,以除六國之憂?!?/td> |
悉心竭力 | 悉心:盡心。竭盡智慧和力量。 | 宋·司馬光《應(yīng)詔言朝廷闕失》:“執(zhí)政者亦悉心竭力以副陛下之欲,恥為碌碌守法循故事之臣?!?/td> |
殫智竭力 | 殫:竭盡。用盡智能和力量。 | 《呂氏春秋 本味》相為殫智竭力,犯危行苦。 |
氣竭聲澌 | 見“氣竭聲嘶”。 | 《辛亥革命·關(guān)于南北議和的清方檔案》:“氣竭聲澌,不知所云?!?/td> |
殫精竭力 | 猶殫精畢力。 | 明·胡應(yīng)麟《詩藪·古體中》:“而其敘致周折,語意神奇處,更千百年大匠國工,殫精竭力不能恍惚?!?/td> |
力殫財(cái)竭 | 殫:盡。力量和財(cái)物都已耗盡。 | 唐·白居易《止獄措刑》:“及秦之時(shí),厚獻(xiàn)以竭人財(cái),遠(yuǎn)役以殫人力;力殫財(cái)竭,盡為完賊,群盜滿山,赭衣塞路;故每歲斷罪,數(shù)至十萬?!?/td> |
才竭智疲 | 竭:盡;疲:疲倦。才能用盡,智力衰退 | 漢·韓嬰《韓詩外傳》第八卷:“弟子事夫子有年矣,才竭而智罷,振于學(xué)問不能復(fù)進(jìn),請一休焉?!?/td> |
疲心竭慮 | 竭:盡。指費(fèi)盡心思 | 宋·歐陽修《論更改貢舉事件札子》:“選五百人,而日限又迫,使考試之官殆廢寢食,疲心竭慮,因勞致昏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