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有關(guān)波的成語
有關(guān)波的成語
因篇幅關(guān)系,波的成語只列出前 60個(gè)
成語 | 解釋 | 出處 |
---|---|---|
醋海翻波 | 醋:比喻嫉妒。比喻男女間因愛情而引起的糾葛。 | |
余波未平 | 指某一事件雖然結(jié)束了,可是留下的影響還在起作用。 | |
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 | 比喻說話夸大之極。 | 元 無名氏《爭報(bào)恩》第三折:“那妮子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,怎當(dāng)他只留支剌信口開合。” |
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 | 比喻說話夸大之極。同“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”。 | 元 王曄《桃花女》第二折:“你將那半句話搬調(diào)做十分事,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。” |
推波助瀾 | 使水掀起波浪。比喻從旁鼓動;助長其聲勢;使事態(tài)擴(kuò)大。瀾:大波浪。 | 隋 王通《文中子 問易》:“真君、建德之事,適足推波助瀾、縱風(fēng)止燎爾!” |
煙波釣徒 | 煙波:水波渺茫,看遠(yuǎn)處有如煙霧籠罩;釣:釣魚。舊指隱逸于漁的人。 | 《新唐書·張志和傳》:“以親既喪,不復(fù)仕,居江湖,自稱煙波釣徒?!?/td> |
波光粼粼 | 波光:陽光或月光照在水波上反射過來的光。粼粼:形容水石明凈。波光明凈。 | 阿來《塵埃落定》第七章:“月亮升起來,照著波光粼粼的小河?!?/td> |
鷗波萍跡 | 萍:浮萍。鷗鳥戲波,浮萍浪跡。比喻隱居者安逸閑適、自由自在的生活。 | 清·王士慎《池北偶談·談獻(xiàn)二·王公家書》:“事在身外,身在世外,鷗波萍跡,足寄此生。” |
瀾倒波隨 | 比喻言行無標(biāo)準(zhǔn)。 | 明 宋濂《<楚石禪師六會語>序》:“第近年以來,傳者失真,瀾倒波隨,所趣日下?!?/td> |
隨波逐流 | 隨:跟著;逐:追趕;追隨。隨著波浪起伏;跟著流水漂蕩。比喻沒有堅(jiān)定的立場;缺乏判斷是非的能力;只是隨著別人走。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屈原賈生列傳》:“夫圣人者,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。舉世混濁,何不隨其流而揚(yáng)其波?” |
軒然大波 | 高高涌起的巨大波濤。比喻大的糾紛或亂子。軒然:高高的樣子。 | 唐 韓愈《岳陽樓別竇司直》詩:“軒然大波起,宇宙隘而妨?!?/td> |
波濤洶涌 | 洶涌:水勢騰涌的樣子。形容波浪又大又急。 | 宋 朱熹《朱子語類》第15卷:“蓋因波濤洶涌,水遂為其所激而動也。” |
波委云集 | 委:堆積。如波浪之相積,云層聚集。比喻眾物聚集在一處。 | 唐·劉知畿《史通·雜述》:“雖復(fù)門千戶萬,波委云集,而言皆瑣碎,事必叢殘?!?/td> |
推波助瀾,縱風(fēng)止燎 | 瀾:大波浪。比喻從旁鼓動,助長事物的聲勢,擴(kuò)大影響。 | 隋·王通《文中子·問易》:“真君、建德之事,適足推波助瀾、縱風(fēng)止燎爾!” |
波瀾壯闊 | 瀾:大波浪;壯闊:又雄壯又寬廣。指水的波濤浩渺廣闊。比喻聲勢雄壯有力;規(guī)模宏大。 | 清 陳廷焯《白雨齋詞話》第三卷:“其年諸短調(diào),波瀾壯闊,氣象萬千,是何神勇?!?/td> |
暗送秋波 | 秋波:秋天的水波;比喻美女的眼睛。原指美女暗中以眉目傳情;后形容暗中以眉目傳情;也泛指暗中示意;暗通信息;獻(xiàn)眉討好。 | 宋 蘇軾《百步洪》詩之二:“佳人未肯回秋波,幼輿欲語防飛梭?!泵?馮夢龍《掛枝兒 私窺》:“眉兒來,眼兒去,暗送秋波?!?/td> |
隨波逐浪 | ①隨著波浪飄蕩。②顛沛貌。③猶言隨波逐流,隨大流。④謂同行同止。 | ①唐·白居易《浪淘沙》詞之六:“隨波逐浪到天涯,遷客西還有幾家。”②元·孟漢卿《魔合羅》第三折:“詳察這生分女作歹為非,更和這忤逆男隨波逐浪?!雹勖鳌ち_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七四回:“七軍亂竄,隨波逐浪者,不計(jì)其數(shù)?!?/td> |
一波才動萬波隨 | 指一波方動,萬波隨之而起。比喻事情開端后的不斷發(fā)展變化。 | 宋 惠洪《冷齋夜話 船子和尚偶》:“千尺絲綸直下垂,一波才動萬波隨。” |
波路壯闊 | 波路:波濤。比喻規(guī)模宏偉,聲勢浩大。同“波瀾壯闊”。 | 南朝·宋·鮑照《登大雷岸與妹書》:“旅客貧辛,波路壯闊?!?/td> |
波波碌碌 | 奔走忙碌貌。 | 元·馬致遠(yuǎn)《薦福碑》第二折:“指望一舉狀元及第,崢嶸發(fā)達(dá)。誰想今日波波碌碌,受如此般辛勤也?!?/td> |
海波不驚 | 驚:震動。比喻平安無事。 | 唐·李庾《東都賦》:“開元太平,海波不驚,乃駕神都,東人夸榮?!?/td> |
一波未成,一波已作 | 一個(gè)波浪還沒形成,另一個(gè)波浪又起來了。 | 宋·姜夔《白石道人詩說》:“波瀾開闔,如在江湖中,一波未成,一波已作?!?/td> |
鯨波怒浪 | 猶言驚濤駭浪。 | 清·昭梿《嘯亭雜錄·端午龍舟》:“乾隆初,上于端午日命內(nèi)侍習(xí)競渡于福海中,皆畫船簫鼓,飛龍蠲首,絡(luò)繹于鯨波怒浪間?!?/td> |
碧波蕩漾 | 碧:青綠色。青綠色的波浪起伏不定。 | 路遙《平凡的世界》第四卷第49章:“燦爛的陽光,美麗的野花,碧波蕩漾的原西河,凹凸不平的石板街……” |
擁霧翻波 | 意即興風(fēng)作浪。 | 明·楊慎《洞天玄記》第三折:“他若是早早投降,便罷,若還現(xiàn)形發(fā)惡,擁霧翻波,就承此計(jì)擒捉未遲?!?/td> |
波濤滾滾 | 滾滾:大水奔流的樣子。形容江河奔流而來或迅猛發(fā)展的潮流 | 元·鄭廷玉《楚宮》:“便有那波濤滾滾長江限,假若是無敵手戰(zhàn)應(yīng)難?!?/td> |
興波作浪 | 興:掀起;作:興起。比喻煽動情緒,挑起事端。 | 明·許仲琳《封神演義》第37回:“你是誰?在此興波作浪?” |
波羅奢花 | 即雞冠花。 | |
滑泥揚(yáng)波 | 謂同流合污,隨俗浮沉。 | 南朝·宋·范曄《后漢書·周燮傳》:“吾既不能隱處巢穴,追綺季之跡,而猶顯然不遠(yuǎn)父母之國;斯固以滑泥揚(yáng)波,同其流矣?!?/td> |
鯨波鼉浪 | 見“鯨濤鼉浪”。 | 清·王韜《西人重日輕華》:“逮至明代,歐洲諸國日強(qiáng),精于駕舟,不憚遠(yuǎn)涉,往往于鯨波鼉浪中探測新地,以為通商互市之區(qū)。” |
煙波浩渺 | 煙波:水波渺茫;看遠(yuǎn)處有如煙霧籠罩;浩渺:廣闊無邊。水波渺茫;一望無邊。形容水域?qū)拸V。也作“煙波浩淼”。 | 唐 崔致遠(yuǎn)《將歸海東巉山春望》:“目極煙波浩渺間,曉鳥飛處認(rèn)鄉(xiāng)關(guān)。” |
波瀾老成 | 波瀾:波濤,形容文章多起伏;老成:指文章很老練。形容文章氣勢雄壯,語句老練。 | 唐 杜甫《敬贈鄭諫議十韻》詩:“思飄云物外,律中鬼神驚。毫發(fā)無遺憾,波瀾?yīng)毨铣伞!?/td> |
波光鱗鱗 | 形容波光像魚鱗一樣層層排列。 | |
駿波虎浪 | 形容迅猛洶涌的波浪。 | |
沿波討源 | 沿波:順著水流;討源:探索源頭。循著水流尋找源頭。原比喻作文時(shí)由次要的寫到主要的,最后點(diǎn)出主題。后比喻探討事物的本末。 | 晉 陸機(jī)《文賦》:“或因枝以振葉,或沿波而討源?!?/td> |
尺波電謝 | 謂人世短促,如波逝電閃。 | 《文選·劉孝標(biāo)<重答劉秣陵沼書>》:“青簡尚新,而宿草將列,泫然不知涕之無從也。雖隙駟不留,尺波電謝,而秋菊春蘭,英華靡絕?!?/td> |
無風(fēng)揚(yáng)波 | 猶言無風(fēng)起浪。喻無端生事。 | 明·李贄《讀<金勝>》:“無風(fēng)揚(yáng)波,無事生事,一人好名,毒流萬世,卒使管叔流言,新莽藉口?!?/td> |
古井無波 | 古井:枯井。比喻內(nèi)心恬靜,情感不為外界事物所動。 | 唐·白居易《贈元稹》詩:“無波古井水,有節(jié)秋竹竿?!?/td> |
海不揚(yáng)波 | 比喻太平無事。 | 明·程登吉《幼學(xué)瓊林》第一卷:“道不拾遺,由在上有善政;海不揚(yáng)波,知中國有圣人?!?/td> |
竹煙波月 | 煙:煙霧。霧氣中的竹林和月照下的波紋。比喻月光下秀美的景色。 | 唐·白居易《池上篇》序:“酒酣琴罷,又命樂童登中島亭,合奏《霓裳散序》,聲隨風(fēng)飄,或凝或散,悠揚(yáng)子竹煙波月之際者久之?!?/td> |
臨去秋波 | 秋波:秋天的水波,比喻眼睛明澈。臨走時(shí)的回眸一盼。形容別情依依。 | 元·王實(shí)甫《西廂記》第一本第一折:“怎當(dāng)他臨去秋波那一轉(zhuǎn)!便是鐵石人也意惹情牽。” |
一波萬波 | 見“一波纟毚動萬波隨”。 | 宋·范成大《題請息齋》詩之八:“冷暖舊雨今雨,是非一波萬波?!?/td> |
一波三折 | 原指寫字的筆法曲折多變?,F(xiàn)比喻文章的結(jié)構(gòu)起伏曲折。也比喻事情進(jìn)行中意外的變化很多。 | 《宣和書譜 太上內(nèi)景神經(jīng)》:“然其一波三折筆之勢,亦自不茍。” |
秋波盈盈 | 形容眼神飽含感情。 | 清 魏秀仁《花月痕》第六回:“再看秋痕,早是秋波盈盈,默然不語?!?/td> |
波屬云委 | 屬:連接;委:累積。波濤連綿,云層堆疊。比喻連續(xù)不斷,層見疊出。 | 《宋書 謝靈運(yùn)傳論》:“自建武暨乎義熙,歷載將百,雖綴響聯(lián)辭,波屬云委,莫不寄言上德,托意玄珠?!?/td> |
風(fēng)平波息 | 風(fēng)和波浪都沒有。比喻平靜無事。 | 《四海記·祖師復(fù)下凡間救苦》:“武當(dāng)山祖師大顯威靈,逢難救難,遇危救危,四海風(fēng)平波息,發(fā)感神威。” |
一尺水十丈波 | 比喻說話夸張,不真實(shí)。 | 明 蘭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詞話》第88回:“到底還是媒人嘴,一尺水十丈波的?!?/td> |
一波未平,一波又起 | 一個(gè)浪頭尚未平復(fù),另一個(gè)浪頭又掀起了。比喻事情進(jìn)行波折很多,一個(gè)問題還沒有解決,另一個(gè)問題又發(fā)生了。 | 宋 姜夔《白石道人詩話》:“波瀾開闔,如在江湖中,一波未平,一波又作?!?/td> |
風(fēng)波平地 | 風(fēng)波:比喻事變。平地上起風(fēng)浪。比喻突然發(fā)生意料不到的糾紛或事故。 | 明·許三階《節(jié)俠記·開宗》:“因輻輳舊日姻盟,潛歸去,風(fēng)波平地,夫婦各飄零?!?/td> |
東海鯨波 | 東海上的洶涌波濤。比喻來自東方的侵略。 | 高珪《岳墳感賦》詩:“東海鯨波誰可靖,只今惜少岳家軍?!?/td> |
山積波委 | 謂堆積如山高,如波濤重迭。形容數(shù)量極多。 | 宋·文瑩《玉壺清話》第三卷:“后邀鉅貨于樓,山積波委,歲入萬計(jì)。” |
尺水丈波 | 比喻說話夸張,不真實(shí)。 | 唐 孟郊《君子勿郁郁士有謗毀者作詩以贈之》之一:“須知一尺水,日夜增高波?!?/td> |
平地波瀾 | 波瀾:波濤。比喻突然發(fā)生的事端或變故。 | 唐·劉禹錫《竹枝詞》:“常恨人心不如水,等閑平地起波瀾?!?/td> |
淈泥揚(yáng)波 | 淈:攪濁;揚(yáng):掀起。攪混泥漿,掀起波浪。形容人沒有主見,隨大流 | 戰(zhàn)國·楚·屈原《楚辭·漁父》:“世人皆濁,何不淈其泥而揚(yáng)其波?” |
波流茅靡 | 隨波逐流,隨風(fēng)而倒。比喻胸?zé)o定見,趨勢而行。 | 《明史 趙炳然傳》:“世宗朝,璁、萼、言、嵩相繼用事,六卿之長不得其職。大都波流茅靡,淟涊取容?!?/td> |
波譎云詭 | 譎:變化多端。比喻文章如波云變化多致。也比喻事物變化多端,難以預(yù)料。 | 漢 揚(yáng)雄《甘泉賦》:“于是大廈云譎波詭,摧嶉而成觀?!?/td> |
鯨波鱷浪 | 鯨:鯨魚;鱷:鱷魚。比喻險(xiǎn)惡的環(huán)境或激烈的斗爭。 | 清·南荃居士《海僑春傳奇·瘋訴》:“望鯨波鱷浪連天涌,莽天涯沓沓濛濛?!?/td> |
逐影隨波 | 跟著別人的影子走,隨著水流飄移。形容無主見。 | 明·沈德符《野獲編·內(nèi)監(jiān)·馮保之?dāng) 罚骸八紴閳?bào)復(fù)仇,且結(jié)張誠歡,故出全力攻之,言官不過逐影隨波而已?!?/td> |
四海波靜 | 比喻天下太平。 | |
宦海風(fēng)波 | 宦海:舊指官場。舊指官場沉浮,像海洋中的浪濤和大風(fēng),變化莫測;亦指官場中出現(xiàn)的風(fēng)險(xiǎn)和波折。 | 宋·陸游《休日感化》:“宦海風(fēng)波實(shí)飽經(jīng),入將人世寄郵亭?!?/td>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