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有關(guān)袖的成語
有關(guān)袖的成語
有關(guān)袖的成語共收錄45個(gè)
成語 | 解釋 | 出處 |
---|---|---|
拂袖而去 | 拂袖:甩袖子;表示生氣。一甩袖子就走了。形容因言語不合很生氣。 | 宋 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》第12卷:“師云:‘侍者收取。’明拂袖而去。” |
紅袖添香 | 紅袖:指女子的艷色衣裳。指美女伴讀。 | 清·魏秀仁《花月痕》第31回:“從此綠鬟視草,紅袖添香;眷屬疑仙,文章華國?!?/td> |
兩袖清風(fēng) | 原指兩袖迎風(fēng)而起;飄飄揚(yáng)揚(yáng)的姿態(tài)。后比喻做官的時(shí)候;十分清廉;除 衣袖中的清風(fēng)之外;別無所有?,F(xiàn)也指清貧;沒有財(cái)產(chǎn)。也作“清風(fēng)兩袖”。 | 元 魏初《送楊季梅》詩:“父親零落鬢如絲,兩袖清風(fēng)一束詩?!?/td> |
長袖善舞 | 袖子長,有利于起舞。原指有所依靠,事情就容易成功。后形容有財(cái)勢會耍手腕的人,善于鉆營,會走門路。 | 先秦 韓非《韓非子 五蠹》:“鄙諺曰:‘長袖善舞,多錢善賈?!搜远噘Y之易為工也?!?/td> |
袖手旁觀 | 把手揣在袖子里站在旁邊看。形容置身事外;不加過問或不予協(xié)助。袖手:把手揣在袖子里。 | 宋 蘇軾《朝辭赴定州論事狀》:“奕棋者勝負(fù)之形,雖國工有所不盡,而袖手旁觀者常盡之。” |
后進(jìn)領(lǐng)袖 | 晚輩中最杰出的人。 | 《晉書·裴秀傳》:“時(shí)人為之語曰:‘后進(jìn)領(lǐng)袖裴秀?!?/td> |
長袖善舞,多錢善賈 | 善:擅長;賈:做買賣。比喻憑借優(yōu)越條件,事情容易成功 | 戰(zhàn)國·韓·韓非《韓非子·五蠹》:“鄙諺曰:‘長袖善舞,多錢善賈?!搜远噘Y之易為工也?!?/td> |
拂袖而歸 | 拂袖:甩袖子,表示意志已決。指毫無留戀,回到家鄉(xiāng)歸隱。 | 元·周文質(zhì)《斗鵪鶉·自悟》套曲:“您都待重裀而臥,列鼎而食,不如我拂袖而歸?!?/td> |
斷袖分桃 | 斷:截?cái)啵环郑悍殖?。借指男寵?/td> | 東漢·班固《漢書·董賢傳》:“上欲起,賢未覺,不欲動賢,乃斷袖而起?!睉?zhàn)國·韓·韓非《韓非子·說難》:“與君游于果園,食桃而甘,不盡,以其半啖君?!?/td> |
旁觀袖手 | 把手籠在袖子里在旁觀看。比喻置身事外,不過問也不協(xié)助。 | 宋·陸游《福州清仁王堅(jiān)老疏》:“勇退激流,雖具衲子參尋之眼;旁觀袖手,要非邦人向慕之誠?!?/td> |
捋袖揎拳 | 捋:拉起。揎:卷起袖子。拉起袖子,伸出拳頭。形容怒氣沖沖準(zhǔn)備動武的樣子。 | 元 金仁杰《追韓信》第四折:“前后軍兵緊相并,左右槍刀廄圍定。捋袖揎拳挺盔頂,破步撩衣扯劍迎?!?/td> |
槊血滿袖 | 謂奮槊進(jìn)擊,血染征袍。形容英勇戰(zhàn)斗。 | 唐·劉知畿《史通·模擬》:“至王劭《齊志》,述高季式破敵于韓陵,追奔逐北,而云‘夜半方歸,槊血滿袖’?!?/td> |
滿袖春風(fēng) | 衣袖飄曳生風(fēng)。形容十分得意。 | 元 張可久《水仙子》曲:“翰林風(fēng)月進(jìn)多才,滿袖春風(fēng)下玉階?!?/td> |
清風(fēng)兩袖 | 衣袖中除清風(fēng)外,別無所有。比喻做官廉潔。也比喻窮得一無所有。 | 元·陳基《次韻吳江道中》詩:“兩袖清風(fēng)身欲飄,杖藜隨月步長橋。” |
攞袖揎拳 | 挽起袖子,露出拳頭,準(zhǔn)備動武。 | 元 無名氏《碧桃花》第三折:“一個(gè)個(gè)氣昂昂性兒不善,他每都叫吼吼攞袖揎拳。” |
蜂蠆作于懷袖 | 比喻出乎意外的驚嚇。 | 《晉書·劉毅傳》:“蜂蠆作于懷袖,勇夫?yàn)橹@駭,出于意外故也。” |
擺袖卻金 | 比喻為人廉潔,不受賄賂。 | 唐 韓愈《順宗實(shí)錄》第五卷:“執(zhí)誼為翰林學(xué)士,受財(cái)為人求科第,夏卿不應(yīng),乃探囊中金以內(nèi)夏卿袖,夏卿……擺袖引身而去。” |
斷袖之寵 | 斷:截?cái)?;寵:寵愛,寵幸。指男子搞同性戀的行徑,指男寵?/td> | 東漢 班固《漢書 董賢傳》:“常與上臥起。嘗晝寢,偏藉上袖,上欲起,賢未覺,不欲動賢,乃斷袖而起。” |
斷袖余桃 | 指男性之間的同性戀。亦作“斷袖之歡”,“斷袖分桃”,“斷袖之好”,“斷袖之契”,“斷袖之癖”,“斷袖之冤”。 | |
狐裘羔袖 | 裘:皮衣;羔:指小羊皮。狐皮衣服,羔皮袖子。比喻整體尚好,略有缺點(diǎn)。 | 左丘明《左傳 襄公十四年》:“余不說初矣,余狐裘而羔袖?!?/td> |
攛拳攏袖 | 捏緊拳頭,卷起袖口。形容準(zhǔn)備動武的樣子。 | 清 西周生《醒世姻緣傳》第35回:“出到大門外,汪為露還攛拳攏袖要打那侯小槐?!?/td> |
裸袖揎拳 | 挽起衣袖,露出拳頭,形容浪蕩。 | 元 張鳴善《水仙子 譏時(shí)》:“鋪眉苫眼早三公,裸袖揎拳享萬鐘?!?/td> |
斷袖之癖 | 指男子搞同性戀的丑惡行徑。 | 《漢書·董賢傳》:“常與上臥起。嘗晝寢,偏藉上袖,上欲起,賢未覺,不欲動賢,乃斷袖而起。” |
袖里乾坤 | 乾坤:指天地。袖中藏有天地。比喻離奇的幻術(shù)。 | 明·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25回:“大仙把玉薼左遮右擋,奈了他兩三回合,使一個(gè)‘袖里乾坤’的手段?!?/td> |
袖手充耳 | 袖手:藏手于袖中;充耳:塞住耳朵。指不聞不問,漠然置之。 | 清·夏燮《中西紀(jì)事·江上議款》:“既不能誓師討賊,視其力之所能為,則當(dāng)袖手充耳,姑聽命于發(fā)蹤指示之人?!?/td> |
廣袖高髻 | 寬大的衣袖,高聳的發(fā)髻。形容風(fēng)俗奢靡。 | 漢《童謠》:“城中好高髻,四方高一尺。城中好大眉,四方眉半額。城中好廣袖,四方用匹帛。” |
袖里藏刀 | 袖中暗藏兇器。形容對人外表和氣,內(nèi)心卻十分陰險(xiǎn)毒辣。 | |
掀拳裸袖 | 高舉拳頭,卷起衣袖。表示心情激動。 |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二十七:“行酒之間,說著許多豪杰勾當(dāng),掀拳裸袖,只恨相見之晚。” |
碧鬟紅袖 | 指代年輕貌美的女子。 | |
揎拳攞袖 | 猶言揎拳捋袖。 | 元·無名氏《殺狗勸夫》第二折:“他見我早揎拳攞袖,怒目撐眉?!?/td> |
翠袖紅裙 | 翠:青綠色。指婦女的服裝。借指婦女。 | 元·戴善夫《風(fēng)光好》第三折:“總?cè)荒愀徊湃A,高名分,誰不愛翠袖紅裙?!?/td> |
袖中揮拳 | 揮:舞動。形容迫不及待地跟人爭斗。 | 清·王夫之《示子侄》:“其始無端,其終無謂。袖中揮拳,針尖競利?!?/td> |
揎拳捋袖 | 揎:卷起袖子;捋:拉起。伸出拳頭,拉起袖子。形容怒氣沖沖準(zhǔn)備動武的樣子。 | 元·楊景賢《劉行首》第二折:“欺良壓善沒分曉,揎拳捋袖行兇暴。” |
捰袖揎拳 | 見“揎拳捰袖”。 | |
袖里玄機(jī) | 玄機(jī):道家所謂的奧秘。袖里藏有奧妙的道理。指暗中采用的玄妙謀略。 | 清·陳瑞生《再生緣》第66回:“又不知,袖里玄機(jī)怎主張。” |
拂袖而起 | 拂袖:甩袖子,表示生氣。形容很生氣,一甩袖子就走了。 | 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60回:“操先見張松人物猥瑣,五分不喜;又聞?wù)Z言沖撞,遂拂袖而起,轉(zhuǎn)入后堂?!?/td> |
擄袖揎拳 | 擄:挽;揎:拳打。把袖子往上一推,露出胳膊,握著拳頭。形容準(zhǔn)備動手。 | 元·無名氏《漁樵閑話》第三折:“一個(gè)個(gè)酒囊飯袋成何用,擄袖揎拳號俊杰?!?/td> |
揎拳舞袖 | 伸出拳頭,揮動衣袖。一種粗野蠻橫的姿態(tài)。 |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二十二:“又有一班猛勇驍悍之輩,揎拳舞袖,說強(qiáng)夸勝,自稱好漢,相見了便覺分外興高,說話處脾胃多燥,行事時(shí)舉步生風(fēng)?!?/td> |
裸袖揎衣 | 裸:裸露;揎衣:卷袖。卷起或捋起衣袖,裸露手臂 | 元·馬致遠(yuǎn)《哨遍》:“當(dāng)日先生沈醉,脫巾露頂,裸袖揎衣?!?/td> |
揎拳捰袖 | 伸出拳頭,捋起袖子。一種粗野蠻橫或準(zhǔn)備動武的姿態(tài)。 | |
揎拳擄袖 | 把袖子往上一推;露出胳膊;握著拳頭。形容準(zhǔn)備動手。 | 元 楊景賢《馬丹陽》:“你個(gè)樂探哥哥何須鬧,欺良壓善沒分曉,揎拳捋袖行兇暴,你你你不辨低高?!?/td> |
揎拳裸袖 | 猶言揎拳捋袖。 | 明 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一百九回:“[夏侯玄]揎拳裸袖,徑擊司馬師,卻被武士擒住?!?/td> |
揮拳擄袖 | 形容動怒,準(zhǔn)備打人或人的勁頭足。 |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40回:“揮拳擄袖的才要說他那個(gè)主意,忽然又道:‘你等等兒?!?/td> |
袖手傍觀 | 把手籠在袖子里在旁觀看。比喻置身事外,不參與。 | 明·湯顯祖《紫釵記·劍合釵圓》:“想起黃衫豪客也,女伴們袖手傍觀,英雄拔刀相濟(jì)?!?/td> |
揎拳攏袖 | 捏緊拳頭,卷起袖口。形容準(zhǔn)備動武的樣子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