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有關軍的成語
有關軍的成語
因篇幅關系,軍的成語只列出前 60個
成語 | 解釋 | 出處 |
---|---|---|
將在軍,君命有所不受 | 將:將領;受:接受。將領遠征在外可以相機作戰(zhàn),不必事先請戰(zhàn)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戰(zhàn)。 |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孫子吳起列傳》:“臣既已受命為將,將在軍,君命有所不受。” |
大樹將軍 | 原指東漢馮異。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將領。 | 《后漢書·馮異傳》:“諸將軍并坐論功,異常獨屏樹下,軍中號曰‘大樹將軍’?!?/td> |
異軍突起 | 異軍:另外一支軍隊。指另一支引人注目的力量突然興起。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項羽本紀》:“少年欲立嬰便為王,異軍蒼頭特起。” |
戶曹參軍 | 專管戶籍的州縣屬官。 | |
常勝將軍 | 每戰(zhàn)必勝的指揮官。 | 《后漢書·藏宮傳》:“常勝之家,難于慮敵?!?/td> |
軍不厭詐 | 厭:厭棄,排斥;詐:蒙騙。用兵作戰(zhàn)時當盡量使用欺詐等計謀來迷惑敵人。 | 春秋·楚·孫武《孫子兵法·計篇》:“兵者,詐道也。”李筌注:“軍不厭詐?!?/td> |
生力軍 | 新投入作戰(zhàn)的戰(zhàn)斗力很強的隊伍。比喻新投入的能起積極作用的人。 | 清·黃世仲《洪秀全演義》第18回:“只道余萬清一路是一枝生力軍,就令他作前軍?!?/td> |
獨臂將軍 | 指孤立無援的人。 | 毛澤東《中國革命戰(zhàn)爭的戰(zhàn)略問題》:“從整個革命戰(zhàn)爭的觀點看來,和主力紅軍是互為左右手,只有主力紅軍而無人民的游擊戰(zhàn)爭,就像一個獨臂將軍。” |
軍不血刃 | 兵器上沒有血。謂未交鋒就取得勝利。 | 三國·蜀·諸葛亮《為后帝伐魏詔》:“故鳴條之役,軍不血刃,牧野之師,商人倒戈?!?/td> |
斷頭將軍 | 比喻堅決抵抗,寧死不屈的將領。 | 晉 陳壽《三國志 蜀志 張飛傳》:“卿等無狀,侵奪我州,我州但有斷頭將軍,無有降將軍也。” |
全軍覆沒 | 覆沒:船翻沉。整個軍隊被消滅。比喻遭到徹底失敗。 | 《舊唐書 李希烈傳》:“官軍皆為其所敗,荊南節(jié)使張伯儀全軍覆沒?!?/td> |
千軍萬馬 | 有千軍萬馬。形容人很多;勢力強大。 | 《梁書 陳慶之傳》:“先是洛陽童謠曰:‘名師大將莫自牢,千兵萬馬避白袍?!?/td> |
敗軍之將 | 打了敗仗的將領?,F(xiàn)多用于諷刺失敗的人。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淮陰侯列傳》:“臣聞敗軍之將,不可以言勇;亡國之大夫,不可以圖存?!?/td> |
矮子里拔將軍 | 從現(xiàn)有的并不出色的人中選擇最佳者。 | 清 石玉昆《小五義》第53回:“常言一句俗話說:‘矮子里選將軍?!?/td> |
擁軍優(yōu)屬 | 擁戴人民軍隊,優(yōu)待革命軍人的家屬。 | 馮志《敵后武工隊》第八章:“就收下這些慰勞品吧,擁軍優(yōu)屬嘛,吃點也不算框外!” |
鳴金收軍 | 古時作戰(zhàn)用敲鑼等方式發(fā)出信號撤軍回營。 | 明 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65回:“恐張飛有失,急鳴金收軍?!?/td> |
軍令狀 | 指接受軍令后寫的保證書,如不能完成任務,愿依軍法受懲。泛指接受某項重大任務后寫的保證書。 | 明·馮夢龍《警世通言》第八卷:“怕恩王不信,勒下軍令狀了去。” |
軍令如山 | 軍事命令像山一樣不可動搖。 | 明 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49回:“云長曰:‘愿依軍法?!酌髟唬骸绱?,立下文書?!崎L便與了軍令狀?!?/td> |
折沖將軍 | 折沖:挫退敵方的戰(zhàn)車。三國時魏國大將樂進的封號。指英勇無比的人。 | 宋·司馬光《資治通鑒》:“折沖將軍樂進?!?/td> |
整軍經武 | 經:治理。整頓軍隊,經營武備。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宣公十二年》:“見可而進,知難而退,軍之善政也;兼弱攻昧,武之善經也。子姑整軍而經武乎!” |
全軍覆滅 | 整個軍隊全部被消滅。比喻事情徹底失敗。 | 明 許仲琳《封神演義》第九十三回:“梅山七怪化成人形,與周兵屢戰(zhàn),俱被陸續(xù)誅滅,復現(xiàn)原形,大失朝廷體面,全軍覆沒;臣等只得逃回。” |
避軍三舍 | 指退讓和回避。一舍:三十里。 | 見“避君三舍”。 |
殘軍敗將 | 戰(zhàn)敗后殘余的兵將。同“殘兵敗將”。 | 明 無名氏《開昭救忠》第二折:“看了我這些殘軍敗將,你都殺了,倒也是個干凈?!?/td> |
孤軍深入 | 孤立無援的軍隊深入到敵作戰(zhàn)區(qū)。 | 《周書 賀若敦傳》:“瑱等以敦孤軍深入,規(guī)欲取之。” |
養(yǎng)軍千日,用在一時 | 平時供養(yǎng)、訓練軍隊,以便到關鍵時刻用兵打仗。指平時積畜力量,在必要時一下用出來。 | 清 孔尚任《桃花扇 誓師》:“嘗言‘養(yǎng)軍千日,用軍一時’。俺們不替朝廷出力,竟是一伙禽獸了?!?/td> |
橫掃千軍 | 橫掃:掃蕩、掃除。形容一舉消滅了大量敵人;也形容詩文、書法等氣勢宏偉、氣魄很大。 | 毛澤東《漁家傲 反第二次大“圍剿”》詞:“七百里驅十五日,贛水蒼茫閩山碧,橫掃千軍如卷席?!?/td> |
孤軍奮戰(zhàn) | 在沒有援軍的情況下一支軍隊單獨英勇作戰(zhàn)。也比喻在沒有外力的援助的情況下仍然堅持斗爭。也作“孤軍作戰(zhàn)”“孤軍獨戰(zhàn)”。 | 《隋書·虞慶則傳》:“由是長儒孤軍奮戰(zhàn),死者十八九?!?/td> |
覆軍殺將 | 覆:消滅。消滅軍隊,殺死大將。 | 戰(zhàn)國·齊·孫臏《孫臏兵法·月戰(zhàn)》:“故戰(zhàn)之道,有多殺人而不得將卒者,有得將卒而不得舍者,有得舍而不得軍者,有覆軍殺將者?!?/td> |
老婆當軍 | 比喻毫無用處,只是充數(shù)而已。 | 明 蘭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詞話》第26回:“俺們說話不中聽,老婆當軍,充數(shù)罷了?!?/td> |
犒賞三軍 | 犒:以財物或食物慰勞、鼓勵。三軍:春秋時稱中軍、左軍、右宮為三軍;后統(tǒng)稱軍隊?,F(xiàn)指陸、海、空三軍。指獎賞、慰勞軍隊將士。 | 清·錢彩《說岳全傳》第49回:“再命戶部頒發(fā)糧草彩緞,工部發(fā)出御酒三百壇,著禮部加封,差出內臣田思忠,解往潭州岳爺軍前,犒賞三軍?!?/td> |
撞陣沖軍 | 撞開敵陣地,沖向敵軍。形容作戰(zhàn)勇猛。 | 元·尚仲賢《三奪槊》第三折:“想我那撞陣沖軍,百戰(zhàn)功名百戰(zhàn)身。” |
孤軍作戰(zhàn) | 孤立無援的軍隊單獨奮戰(zhàn)。比喻單獨辦事,沒有人支援。 | 劉楨《隋書 虞慶則傳》:“由是長儒孤軍獨戰(zhàn),死者十八九。” |
萬馬千軍 | 形容兵馬眾多或聲勢浩大。 | 元·無名氏《千里獨行》第四折:“他恰才萬馬千軍擺下戰(zhàn)場,則見他們把門旗放,顯出那棄印封金有智量。” |
盡盤將軍 | 盡:完;盤:盤子。指十分貪吃的人。 | 元·無名氏《殺狗勸夫》第一折:“他兩個把盞兒吞,直吃的醉醺醺,吃的來東倒西歪,盡盤將軍?!?/td> |
損軍折將 | 猶損兵折將。兵士和將領都有損失。指作戰(zhàn)失利。 | 元 無名氏《樂毅圖齊》第一折:“不爭你和他相持,損軍折將,則不如緊守城池?!?/td> |
破軍殺將 | ①軍被破,將被殺。謂全軍覆沒。②攻破敵軍,殺死敵將。 | 西漢·劉向《戰(zhàn)國策·秦策》:“昔者,齊人伐楚,戰(zhàn)勝,破軍殺將,再辟千里?!?/td> |
潰不成軍 | 潰:散亂。軍隊被打得七零八落;敗得不成樣子。形容軍隊慘敗。 |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八章:“等待著敵人的銳氣開始衰落時,抓住要害猛力擊,就可以把敵人殺得潰不成軍?!?/td> |
千軍易得,一將難求 | 指將才難得。 | 元·馬致遠《漢宮秋》第二折:“陡恁的千軍易得,一將難求?!?/td> |
右軍習氣 | 右軍: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,曾任右軍將軍,世稱王右軍。比喻一味摹擬古人,不能自創(chuàng)一格。 | 清·宋曹《書法約言》:“既脫天腕,仍養(yǎng)于心,方無右軍習氣?!?/td> |
狗頭軍師 | 比喻愛給人出主意而主意又不高明的人。也比喻專門出壞主意的人。 | 《何典》第十回:“次日,又宣眾鬼入朝,論功行賞;便封活死人為蓬頭大將,地里鬼為狗頭軍師?!?/td> |
凈盤將軍 | 盤:盤子。指十分貪吃的人。 | 元·無名氏《小尉遲》第一折:“你道因何封我做凈盤將軍,若有人請我到的酒席上,且不吃酒,將各樣好下飯,狼餐虎噬,則一頓都噻了,方才吃酒,以此號為凈盤將軍?!?/td> |
賁軍之將 | 賁:覆敗。打了敗仗的將領。 | 西漢·戴圣《禮記·射儀》:“賁軍之將,亡國之大夫?!?/td> |
軍臨城下 | 敵軍已來到自己的城墻下面。比喻情勢十分危急。 | 《戰(zhàn)國策 齊策二》:“齊必舉兵伐梁,梁、齊之兵連于城下不能去,王以其間伐韓?!?/td> |
臨軍對陣 | 臨:面對。面對敵方軍隊。指作戰(zhàn)的場合。 | 明·無名氏《慶賞端陽》第一折:“驟馬橫槍武藝精,臨軍對陣見輸贏?!?/td> |
勇冠三軍 | 冠:位居第一;三軍:春秋時大國分中、上、下或中、左、右三軍;這里是軍隊的總稱。指全軍。英勇過人;全軍第一。 | 漢 李陵《答蘇武書》:“陵先將軍功略蓋天地,義勇冠三軍?!?/td> |
行軍動眾 | 眾:大隊人馬。舊指大規(guī)模出兵。現(xiàn)多指動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。 | 晉·陳壽《三國志·魏志·王朗傳》:“且雨水方盛,非行軍動眾之時。” |
招軍買馬 | 猶招兵買馬。 | 元·無名氏《聚獸牌》第一折:“今有漢三公子劉文叔,在白水村興兵聚義,招軍買馬?!?/td> |
臨軍對壘 | 臨:面對;壘:軍營,堡壘。面對敵方軍隊。指作戰(zhàn)的場合。 | 明·無名氏《萬國來朝》第三折:“領將驅兵勇戰(zhàn)敵,臨軍對壘慣相持?!?/td> |
整軍飭武 | 整頓軍隊,治理武備。 | 章裕昆《武昌首義紀實》:“清廷鑒于甲午之敗,認為非整軍飭武,不足以圖存,乃于光緒乙未(1895年),命溫臺處道袁世凱督練新軍?!?/td> |
軍法從事 | 按照軍法嚴辦。 | 東漢 班固《漢書 王莽傳》:“敢有趁灌犯法,輒以軍法從事?!?/td> |
氣冠三軍 | 三軍:軍隊的總稱。指勇敢或勇猛是全軍第一 | 南朝·宋·范曄《后漢書·高彪傳》:“呂尚七十,氣冠三軍,詩人作歌,如鷹如鴠?!?/td> |
息軍養(yǎng)士 | 息:休息,修整。修整軍隊,積蓄力量,準備再戰(zhàn)。 | 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66回:“按甲寢兵,息軍養(yǎng)士,待時而動?!?/td> |
貽誤軍機 | 貽:貽害。耽誤了作戰(zhàn)大事。 | 《清史稿 高家本紀三》:“二十一年春正月庚本,以額附科爾沁親王色布騰巴勒珠爾貽誤軍機,褫爵禁錮?!?/td> |
勇貫三軍 | 貫:通“冠”,第一;三軍:軍隊的總稱。指勇敢或勇猛是全軍第一 | 明·許仲琳《封神演義》第三回:“吾想黑身有異術,勇貫三軍,吾非敵手?!?/td> |
孤軍獨戰(zhàn) | 孤:單獨。孤立無助的軍隊單獨對敵作戰(zhàn)。比喻一個人或一個組織在無援的情況下從事某項工作。 | 《隋書·虞慶則傳》:“由是長儒孤軍獨戰(zhàn),死者十八九。” |
異軍特起 | 異軍:另外一支軍隊。另一支軍隊引人注目的興起。比喻與眾不同的新派別或新事物突然興起。亦作“蒼頭起異軍”、“異軍突起”。 | 語出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:“少年欲六嬰便為王,異軍蒼頭特起?!?/td> |
養(yǎng)軍千日,用軍一時 | 指長期供養(yǎng)、訓練軍隊,以備一旦用兵打仗。同“養(yǎng)軍千日,用在一朝”。 | 元 馬致遠《漢宮秋》第二折:“我養(yǎng)軍千日,用軍一時。空有滿朝文武,那一個與我退的番兵!都是些畏刀避箭的。” |
筆掃千軍 | 掃:清除,消滅。形容筆力雄健,雄奇奔放,無所匹敵。 | 唐 杜甫《醉歌行》詩:“詞源倒流三峽水,筆陣獨掃千人軍?!?/td> |
養(yǎng)軍千日,用在一朝 | 指長期供養(yǎng)、訓練軍隊,以備一旦用兵打仗。 | 《秦并六國平話》卷上:“王賁啟奏曰:‘告陛下,養(yǎng)軍千日,用在一朝?!痹?高文秀《澠池會》第三折:“主公,可不道,養(yǎng)軍千日,用在一朝。為臣子要盡忠報國也呵!” |
懸軍深入 | 懸:空無所倚。孤立無援的軍隊深入到敵人戰(zhàn)區(qū)。 | 宋·司馬光《資治通鑒·晉紀·孝武帝太元八年》:“謝玄遺使謂陽平公融曰:‘君懸軍深入,而置陣逼水,此乃持久之計,非欲速戰(zhàn)者也?!?/td>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