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有關(guān)尺的成語
有關(guān)尺的成語
因篇幅關(guān)系,尺的成語只列出前 60個(gè)
成語 | 解釋 | 出處 |
---|---|---|
枉尺直尋 | 枉:彎曲;直:伸直;尋:古量名,八尺。屈折的只有一尺,伸直的卻有一尋。比喻在小處委屈一些,以求得較大的好處。 | 先秦 孟軻《孟子 滕文公下》:“枉尺而直尋,宜若可為也?!敝祆浼ⅲ骸巴?,屈也;直,伸也。八尺為尋,所屈者小,所伸者大也。” |
寸進(jìn)尺退 | 前進(jìn)一寸,后退一尺。指得到的少而失去的多,即得不償失。 | 《老子》第六十九章:“不敢進(jìn)寸而退尺?!? 唐·韓愈《上兵部李侍郎書》:“寸進(jìn)尺退,卒無所成。” |
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 | 比喻說話夸大之極。 | 元 無名氏《爭報(bào)恩》第三折:“那妮子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,怎當(dāng)他只留支剌信口開合。” |
昂藏七尺 | 指軒昂偉岸的男子漢。 | 明 汪廷訥《種玉記 奇術(shù)》:“天付昂藏七尺軀,尋章摘句懶攻儒?!?/td> |
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 | 比喻說話夸大之極。同“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”。 | 元 王曄《桃花女》第二折:“你將那半句話搬調(diào)做十分事,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?!?/td> |
近在咫尺 | 咫:古代長度單位;周制八寸;合現(xiàn)在市尺六寸二分二厘;咫尺:很近的距離。指近在眼前;很近。 | 宋 蘇軾《杭州謝上表》:“臣猥以末技,日奉講帷,凜然威光,近在咫尺?!?/td> |
百尺竿頭,更進(jìn)一步 | 佛家語,比喻道行、造詣雖深,仍需修煉提高。比喻雖已達(dá)到很高的境地,但不能滿足,還要進(jìn)一步努力。 | 宋 朱熹《答陳同甫書》:“但鄙意更欲賢者百丈竿頭進(jìn)取一步,將來不作三代以下人物。” |
進(jìn)寸退尺 | 進(jìn)一寸,退一尺。比喻得不償失。 | 先秦 李耳《老子》:“用兵有言,吾不敢為主而為客,不敢進(jìn)寸而退尺?!?/td> |
冰凍三尺,非一日之寒 | 比喻一種情況的形成,是經(jīng)過長時(shí)間的積累、醞釀的。 | 明 蘭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92回:“冰凍三尺,非一日之寒?!?/td> |
尺布斗粟 | 比喻兄弟不和。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淮南衡山列傳》引民間歌:“一尺布,尚可縫;一斗粟,尚可舂;兄弟二人不能相容。” |
道高一尺,魔高一丈 | 原意是宗教家告誡修行的人要警惕外界的誘惑。后比喻取得一定成就以后往往面臨新的更大的困難。 | 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第36卷:“道高一尺,魔高一丈。冤業(yè)隨身,終須還賬。” |
得寸進(jìn)尺 | 得到了一寸又進(jìn)一步得到一尺。比喻欲望越來越大;貪心不足。 | 西漢 劉向《戰(zhàn)國策 秦策三》:“王不如遠(yuǎn)交而近攻,得寸則王之寸,得尺亦王之尺也?!?/td> |
垂涎三尺 | 垂:東西的一頭向下;涎:口水。流出的口水有三尺長。原形容嘴饞到極點(diǎn)。現(xiàn)多形容見了別人的好東西就眼紅;并極想弄到手的貪婪樣子。 | 唐 柳宗元《三戒》:“臨江之人,略得麋麂,畜之。入門,群犬垂涎,揚(yáng)尾皆來?!?/td> |
斗米尺布 | 指少量的糧食與布匹。 | 明 袁宏道《碧暉上人修凈室引》:“其一余不知名,亦不識(shí)面貌,每日以沉湎為工課。凡所得斗米尺布,盡以沽酒?!?/td> |
佛高一尺,魔高一丈 | 原為佛家告誡修行者,要警惕外界誘惑。佛,指佛法;魔,指魔法。后用以比喻一方勢(shì)力(多指正義的)增長,與之對(duì)立的另一方勢(shì)力(多指非正義的)則加倍增長。 | 明 李贄《與梅衡湘書》:“‘佛高一尺,魔高一丈?!羧舜搜裕灰酥蟹鸺从心?,如形之有影,聲之有響,必然不相離者?!?/td> |
冰厚三尺,非一日之寒 | 非:不是;寒:冷。冰凍到三尺厚,不是一天冷造成的。比喻某一種情況的形成,是經(jīng)過長時(shí)間醞釀、積累的結(jié)果。 | 東漢·王充《論衡·壯留》:“故夫河冰結(jié)合,非一日之寒;積土成山,非斯須之作?!?/td> |
寸陰尺璧 | 陰:日影,光陰;寸陰:指極斷的時(shí)間。日影移動(dòng)一寸的時(shí)間價(jià)值比徑尺的璧玉還要珍貴。極言時(shí)間可貴。 | 《淮南子·原道訓(xùn)》:“故圣人不貴尺之璧,而重寸之陰,時(shí)間得而易失也?!?/td> |
喙長三尺 | 喙:嘴。嘴長三尺。形容人善于辨說。 | 莊周《莊子 徐無鬼》:“丘愿有喙三尺。” |
百尺竿頭 | 桅桿或雜技長竿的頂端。比喻極高的官位和功名,或?qū)W問、事業(yè)有很高的成就。 | 唐 吳融《商人》詩:“百尺竿頭五兩斜,此生何處不為家?!?/td> |
魔高一尺,道高一丈 | 魔:惡鬼;道:道行,道法。比喻正義始終壓倒邪惡。 | 楊成武《層層火陣燒野?!罚骸澳Ц咭怀撸栏咭徽?。在粉碎日寇‘駐屯清剿’的斗爭中,冀中人民的天才創(chuàng)造——地道戰(zhàn),大顯神威。” |
五尺之童 | 亦作“五尺之僮”。指尚未成年的兒童。古尺短,故稱。 | 《孟子·滕文公子》:“從許子之道,則市價(jià)不貳,國中無偽;雖使五尺之童適市,莫之或欺。” |
繩趨尺步 | 繩、尺:木工校曲直、量長短的工具,引伸為法度;趨:快走;步:行走。指舉動(dòng)符合規(guī)矩,毫不隨便。 | 《宋史 道學(xué)傳三 朱熹》:“方是時(shí),士之繩趨尺步,稍以儒名者,無所容其身?!?/td> |
尺有所短,寸有所長 | 短:不足,長:有余。比喻各有長處,也各有短處,彼此都有可取之處。 | 戰(zhàn)國 楚 屈原《楚辭 卜居》:“夫尺有所短,寸有所長,物有所不足,智有所不明,數(shù)有所不逮,神有所不通?!?/td> |
有尺水行尺船 | 有一尺深的水就能行駛一尺深的水所能承載的船。指量力而行。比喻有多少力量做多少事。 | 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緣傳》第65回:“我且‘有尺水行尺船’,等什么鷹神再來,我再做道理?!?/td> |
尺板斗食 | 舊時(shí)形容小官位低祿少。 | 《梁書·王僧孺?zhèn)鳌罚骸熬脼槌甙宥肥持?,以從皂衣黑綬之役?!?/td> |
斗粟尺布 | 比喻兄弟間因利害沖突而不和。 | 《史記 淮南衡山列傳》:“一尺布,尚可縫;一斗粟,尚可春;兄弟二人不兼容?!?/td> |
尺寸之功 | 尺寸:形容數(shù)量少。微末的功勞。 | 西漢 劉向《戰(zhàn)國策 燕策一》:“夫民勞而實(shí)費(fèi),又無尺寸之功,破宋肥仇,而世負(fù)其禍矣。” |
天涯咫尺 | 咫:古代長度單位,周制八寸,合今市尺六寸二分二厘;咫尺:比喻距離很近。比喻距離雖近,但很難相見,象是遠(yuǎn)在天邊一樣。 | 《左傳 僖公九年》:“天威不違顏咫尺?!碧?李中《宮詞二首》:“門鎖簾垂月影斜,翠華咫尺隔天涯。” |
咫尺天顏 | 語本《左傳·僖公九年》:“天威不違顏咫尺。原謂天鑒察不遠(yuǎn),威嚴(yán)如常在面前?!焙笠浴板氤咛祛仭北扔麟x天子容顏極近。亦指天子之顏。 | 語本《左傳·僖公九年》:“天威不違顏咫尺。原謂天鑒察不遠(yuǎn),威嚴(yán)如常在面前?!?/td> |
相去咫尺 | 咫:1咫=8寸;咫尺:距離很近。形容距離很短或相差很小。 | 宋·洪邁《夷堅(jiān)丙志·饒氏婦》:“相去咫尺,而莫見其形貌?!?/td> |
寸田尺宅 | 比喻微薄的資產(chǎn)。 | 宋 蘇軾《游羅浮山》詩:“玉堂金馬久流落,寸田尺宅今誰耕?!?/td> |
咫尺之書 | 書信。古代書寫用木簡,信札之簡長盈尺,故稱。 | 《史記·淮陰侯列傳》:“而后遣辯士奉咫尺之書,暴其所長于燕,燕必不敢不聽從?!彼巍ぬK洵《上歐陽內(nèi)翰第一書》:“欲徒手奉咫尺之書,自托于執(zhí)事,將使執(zhí)事何從而知之,何從而信之哉?” |
咫尺天涯 | 比喻距離雖近;卻像遠(yuǎn)在天邊一樣(咫:古代長度單位;八寸;天涯:天邊)。 | 唐 李中《宮詞二首》:“門鎖簾垂月影斜,翠華咫尺隔天涯。” |
讓禮一寸,得禮一尺 | 比喻以禮相讓,事雖微而獲益必大。 | 語出《太平御覽》卷四二四引三國魏曹操《禮讓令》:“里諺曰:‘讓禮一寸,得禮一尺。’斯合經(jīng)之要矣。” |
去天尺五 | ①謂與宮廷相近。②極言地勢(shì)之高。 | 宋·黃庭堅(jiān)《醉蓬萊》詞:“盡道黔南,去天尺五?!?/td> |
尺枉尋直 | 枉:彎曲;尋:古長度單位,1尋=8尺;直:伸。彎曲一尺而使得一尋伸直。比喻微小的讓步換來較大的利益。 | 晉·陳壽《三國志·蜀志·绤正傳》:“小屈大申,存公忽私,雖尺枉而尋直,終揚(yáng)光以發(fā)揮也?!?/td> |
寸長尺短 | 語出《楚辭·卜居》:“尺有所短,寸有所長。”喻人各有長處和短處。亦指微才薄技。 | 語出《楚辭·卜居》:“尺有所短,寸有所長?!?/td> |
尺有所短 | 比喻事物有其短處,并非在所有的情況下都是合適的。 | 南朝 梁 鐘嶸《詩品》下卷:“元長士章,并有盛才,詞美英凈,至于五言之作,幾乎尺有所短?!?/td> |
尺波電謝 | 謂人世短促,如波逝電閃。 | 《文選·劉孝標(biāo)<重答劉秣陵沼書>》:“青簡尚新,而宿草將列,泫然不知涕之無從也。雖隙駟不留,尺波電謝,而秋菊春蘭,英華靡絕。” |
尺蚓穿堤,能漂一邑 | 蚯蚓雖小,但它把堤岸穿透了,就能把整個(gè)城市淹沒。比喻不注意小的事故,就會(huì)引起大禍。 | 北齊·劉晝《劉子新論·慎隙》:“尺吲穿堤,能漂一邑;寸煙匯穴,致毀千室?!?/td> |
尺縷斗粟 | 粟:谷子。比喻兄弟不和或形容數(shù)量微小。 | 清·汪琬《新修至德廟碑》:“后世禮教既廢,錐刀之末,尺縷斗粟之微,靡所不爭?!?/td> |
無風(fēng)三尺浪 | 比喻無緣無故也會(huì)生出事來。 | |
寸土尺地 | 寸、尺:比喻很少。形容極少的土地。 | 曾樸《孽海花》第13回:“我得了這圖,一來可以整理整理國界,叫外人不能占踞我國的寸土尺地,也不枉皇上差我出洋一番?!?/td> |
咫尺威顏 | 同“咫尺天顏”。 | 宋·王安石《和蔡樞密孟夏旦日西府書事》:“聯(lián)翩人賀知君意,咫尺威顏不隔霄?!?/td> |
不遺尺寸 | 遺:遺漏;尺寸:形容數(shù)量小。比喻一點(diǎn)也不漏掉。 | 明·天然癡叟《石點(diǎn)頭·貪婪漢六院賣風(fēng)流》:“但職司國課,其所以不遺尺寸者,亦將以盡瘁濟(jì)其成法。” |
七尺之軀 | 軀:身體。成年男子的身軀。 | 戰(zhàn)國·趙·荀況《荀子·勸學(xué)》:“口耳之間,則四寸耳,偈足以美七尺之軀哉?” |
目無三尺 | 不把法制放在眼里。形容違法亂紀(jì),胡作非為。三尺,指法律。古代把法律寫在三尺長的竹簡上,故稱。古代把法律寫在三尺長的竹簡上,故稱。 | 清·王士禎《居易錄續(xù)談》:“光天化日之下,豈容奸孽余黨,膽大潑天,目無三尺。” |
尺蠖求伸 | 尺蠖:蟲名,體長約二三寸,屈伸而行。尺蠖用彎曲來求得伸展。比喻以退為進(jìn)的策略。 | 《周易·系辭下》:“尺蠖之屈,以求信(伸)也?!?/td> |
尺竹伍符 | 本指記載軍令、軍功的簿籍和軍士中各伍互相作保的守則。亦借指軍隊(duì)。 | 明·方孝孺《書夷山稿序后》:“吾觀四明蔣先生,羈寓數(shù)千里外,在尺竹伍符中,而放筆為詩……味其言如素處顯位者,未嘗有枯悴寒澀這態(tài),是安可謂之窮士乎?” |
一尺水十丈波 | 比喻說話夸張,不真實(shí)。 | 明 蘭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詞話》第88回:“到底還是媒人嘴,一尺水十丈波的。” |
火冒三尺 | 見“火冒三丈”。 | 姚雪垠《李自成 》第一卷第十五章:“當(dāng)自成在路上才得到報(bào)告時(shí),他不禁火冒三尺,恨恨地罵了一聲:‘該死!’” |
寸土尺金 | 喻土地收益極高,極其貴重。 | 清·楊懋建《帝城花樣·紉薌傳》:“當(dāng)萬葩競秀時(shí),培植妙卉,寸土尺金,顧令此無足重輕之小草,蔓延庭階,大是恨事?!?/td> |
尺幅千里 | 一尺長的畫幅,畫進(jìn)了千里長的景象。比喻外形雖小,包含的內(nèi)容很多。 | 《南史 昭胄傳》:“幼好學(xué),有文才,能書善畫,于扇上圖山水,咫尺之內(nèi),便覺萬里為遙?!?/td> |
尺水丈波 | 比喻說話夸張,不真實(shí)。 | 唐 孟郊《君子勿郁郁士有謗毀者作詩以贈(zèng)之》之一:“須知一尺水,日夜增高波。” |
尺蠖之屈 | 尺蠖:蟲名,體長約二三寸,屈伸而行。尺蠖的彎曲。比喻為達(dá)到某種目的而采取以退為進(jìn)的策略。 | 《周易·系辭下》:“尺蠖之屈,以求信(伸)也?!?/td> |
尺樹寸泓 | 泓:水深。泛指地方雖小,卻有花草樹木、清泉流水的景區(qū)。 | |
尺寸之地 | 尺寸:形容數(shù)量少。面積狹小的封地。 | 《史記·范睢蔡澤列傳》:“而齊尺寸之地?zé)o得,豈不欲得地哉?形勢(shì)不能有也?!?/td> |
盈尺之地 | 盈:通“贏”,多出。直徑有一尺多的地方。比喻地方很小。 | 唐·李白《與韓荊州書》:“而君侯何惜階前盈尺之地,不使白揚(yáng)眉吐氣,激昂青云耶!” |
玉尺量才 | 玉尺:玉制的尺,舊時(shí)比喻選拔人才和評(píng)價(jià)詩文的標(biāo)準(zhǔn)。用恰當(dāng)?shù)臉?biāo)準(zhǔn)來衡量人才和詩文。 | 唐·李白《上清寶鼎》詩:“仙人持玉尺,度君多少才;玉尺不可盡,君才無時(shí)休?!?/td> |
六尺之讬 | 謂受囑托撫育遺孤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