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有關(guān)斑的成語
有關(guān)斑的成語
有關(guān)斑的成語共收錄21個
成語 | 解釋 | 出處 |
---|---|---|
斑駁陸離 | 斑駁:指一種顏色中雜有其它顏色;顯得花花搭搭的;陸離:參差不一的樣子。形容顏色雜亂不一的樣子。 | 戰(zhàn)國 楚 屈原《離騷》:“紛總總其離合兮,斑駁陸離其上下?!?/td> |
可見一斑 | 一斑:豹子身上的一塊斑紋。比喻從一點可以推知全貌。 | 清 李汝珍《鏡花緣》:“諸如此類,雖未得其皮毛,也略見一斑了?!?/td> |
陸離斑駁 | 形容色彩絢麗燦爛 | 清 梁廷柟《曲話》第三卷:“不屑屑模文范義,通其義而肆言之,陸離斑駁,不可名狀?!?/td> |
斑斑斕斕 | 色彩錯雜燦爛的樣子。 | 清·褚人獲《隋唐演義》第25回:“恰是十個隊長五十個什長,斑斑斕斕的擺了一天井,都叩了頭?!?/td> |
虎體原斑 | 虎體:像老虎勇猛的身體;斑:雜色花紋或斑點。比喻朝廷大官。 | 元·無名氏《雁門關(guān)》第二折:“花根本艷,虎體原斑?!?/td> |
窺見一斑 | 指只了解一二。 | 《高子遺書 會語九八》:“一向不知陽明、象山學(xué)問來歷,前在舟中似窺見其一斑?!?/td> |
一斑半點 | 比喻極小部分。 | 宋·胡宏《胡子知言·復(fù)義》:“天命之謂性,流行發(fā)見于日用之間,患在學(xué)道者未見全體,窺見一斑半點,而執(zhí)認己意,以為至誠之道?!薄吨熳诱Z類》卷六七:“今人只是知得一斑半點,見得這些,所以不到極處也。” |
血淚斑斑 | 血與淚俱在實證物。 | 元·韋居安《梅磵詩話》上卷:“艱難猶有君親念,血淚斑斑滿客衣?!?/td> |
五彩斑斕 | 五彩:指青、黃、赤、白、黑五色。指多種顏色錯雜而繁多耀眼 | 路遙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一卷第七章:“黑色的枝杈,紅色的棗子,黃綠相間的樹葉,五彩斑斕,迷人極了?!?/td> |
一斑窺豹 | 從竹管的小孔里看豹,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塊斑紋。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,指所見不全面或略有所得。 | 南朝宋·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方正》:“此郎亦管中窺豹,時見一斑?!?/td> |
血跡斑斑 | 形容留下的血跡很多。 | 毛澤東《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(chǎn)黨》:“……就是把一個封建的中國變?yōu)橐粋€半封建、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國的血跡斑斑的圖畫。” |
略見一斑 | 略:大致;斑:斑紋。大致可以看到(豹子身上的)一塊斑紋。比喻從見到的一點可以推知事物的全部。 | 南朝 宋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 方正》:“門生輩輕其小兒,乃曰:‘此郎亦管中窺豹,略見一斑?!?/td> |
虎斑霞綺,林籟泉韻 | 綺:美麗;籟:自然界的聲響;韻:和諧悅耳的聲音。老虎身上的花紋和美麗的彩霞;山林中的呼嘯和泉水叮咚的聲音。泛指大自然的風(fēng)景和聲音。 | 魯迅《漢文學(xué)史綱要》:“‘形立則章成矣,聲發(fā)則文生矣’,故凡虎斑霞綺,林籟泉韻,俱為文章?!?/td> |
窺豹一斑 | (從管中看豹)只看到豹的一個斑點。比喻所見狹?。豢床坏饺?。也比喻從一點推測全貌。 | 《晉書 王獻之傳》:“曰:‘南風(fēng)不競。’門生曰:‘此郎亦管中窺豹,時見一斑!’” |
跌彈斑鳩 | 指中彈落地的斑鳩。喻指失意落寞或受挫神傷的人。 | |
兩鬢斑白 | 兩邊鬢角頭發(fā)花白。形容年老或操勞過度。 | 路遙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三卷第三章:“他關(guān)住門,立在腳地上,低傾下兩鬢斑白的頭顱,開始沉重地思考這新的使命?!?/td> |
略窺一斑 | 比喻大致看到一些情況,但不夠全面。同“略見一斑”。 | 明 張居正《答南列卿陳我度》:“孤雖不肖,其于人之賢否,略窺一斑,內(nèi)不敢任愛憎之私,外不輕信譽之說。” |
虎體鹓斑 | 虎體:像老虎勇猛的身體;鹓:古時像鳳凰一樣的鳥;斑:雜色花紋或斑點。比喻朝廷大官。 | 元·王實甫《麗春堂》第一折:“花根本艷公卿子,虎體鹓斑將相孫?!?/td> |
斑斑點點 | 物體的表面顏色不純凈,顏色雜亂或凹凸不平。 |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13回:“看周謹時,恰似打翻了豆腐的,斑斑點點,約有三五十處?!?/td> |
虎體元斑 | 虎體:像老虎勇猛的身體;斑:雜色花紋或斑點。比喻朝廷大官。 | 元·王實甫《西廂記》第二折楔子:“花根本艷公卿子,虎體元斑將相孫?!?/td> |
斑衣戲彩 | 指身穿彩衣,作嬰兒戲耍以娛父母。后以之為老養(yǎng)父母的孝親典故。 | 《北堂書鈔》卷一二九引《孝子傳》言老萊子年七十,父母尚在,因常服斑衣,為嬰兒戲以娛父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