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有關(guān)川的成語
有關(guān)川的成語
有關(guān)川的成語共收錄29個
成語 | 解釋 | 出處 |
---|---|---|
一馬平川 | 能縱馬奔馳的廣闊平坦的地面。 | 宋 蘇軾《東坡詩 卷二十三 游徑山》:“勢若駿馬奔平川。” |
名山大川 | 著名的高山和大河。 | 《尚書 武成》:“底商之罪,告于皇天后土,所過名山大川。” |
百川歸海 | 百川:泛指大小江河。所有江河最終都流入大海。比喻眾望所歸或大勢所趨。也比喻許多事物由分散而匯集到一處。 | 西漢 劉安《淮南子 氾論訓(xùn)》:“百川異源,而皆歸于海;百家殊業(yè)而皆務(wù)于治?!?/td> |
川流不息 | 川:河流;流:流動;息:停止。①比喻時光的流逝和大自然的運(yùn)行永無休止。②亦形容行人、車馬、船只等往來不絕。 | 南朝 梁 周興嗣《千字文》:“川流不息,淵澄取映?!?/td> |
山止川行 | 喻堅(jiān)不可摧,行不可阻。 | 清·唐甄《潛書·兩權(quán)》:“誠能自固如是,是山止川行之勢也;以戰(zhàn)必勝,以攻必取者也。” |
川渟岳峙 | 謂水止不流,山高矗立。比喻人的凝重莊嚴(yán)。川,本作“淵”,因避唐高祖李淵諱改。 | 《晉書·隱逸傳序》:“玉輝冰潔,川渟岳峙,修至樂之道,固無疆之休?!?/td> |
百川赴海 | 百:表示多。川:江河。所有江河都流歸大海。比喻眾望所歸或大勢所趨。也比喻許多事物由分散而匯集到一處。 | 《朱子語類·卷二·理氣下》:“百川赴海而海不溢?!?/td> |
川壅必潰 | 壅:堵塞。潰:決口,堤岸崩壞。堵塞河流,會招致決口之害。比喻辦事要因勢利導(dǎo),否則就會導(dǎo)致不良后果。 | 《國語·周語上》:“邵公曰:‘防民之口,甚于防川。川壅必潰,傷人必多,民亦如之,是故為川者,決之使導(dǎo),為民者,宣之使言?!?/td> |
血流成川 | 形容被殺的人極多。 | 清·錢彩《說岳全傳》第41回:“打進(jìn)番營來,如入無人之境,打得尸如山積,血流成川。” |
防人之口,甚于防川 | 防:阻止;甚:超過;川:河流。想堵住人民的嘴,比堵塞河川還難。指不讓人民說話,是不明智的。 | 《晉書·孔嚴(yán)傳》:“古人為政,防人之口,甚于防川?!?/td> |
防民之口,甚于防川 | 防:阻止;甚:超過。阻止人民進(jìn)行批評的危害,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還要嚴(yán)重。指不讓人民說話,必有大害。 | 《國語·周語上》:“防民之口,甚于防川,川壅而潰,傷人必多,民亦如之。是故為川者,決之使導(dǎo);為民者,宣之使言?!?/td> |
海納百川 | 納:容納,包容。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條江河之水。比喻包容的東西非常廣泛,而且數(shù)量很大。 | 晉·袁宏《三國名臣序贊》:“形器不存,方寸海納?!崩钪芎沧ⅲ骸胺酱缰?,如海之納百川也,言其包含廣也?!?/td> |
山川米聚 | 謂從高處下望山川起伏,如米之聚集。語本《后漢書 馬援傳》:“捍援呴又于帝前,聚米為山谷,指畫形勢,開示眾軍所從道徑往來,分析曲折,昭然可曉。” | 語出《后漢書·馬援傳》:“捍援呴又于帝前,聚米為山谷,指畫形勢,開示眾軍所從道徑往來,分析曲折,昭然可曉?!?/td> |
名山勝川 | 風(fēng)景優(yōu)美的著名河山。 | 《晉書 孫統(tǒng)傳》:“居職不留心碎務(wù),縱意游肆,名山勝川,靡不窮究?!?/td> |
山崩川竭 | 亦作“山崩水竭”。山岳崩塌,河川干枯。古代認(rèn)為是重大事變或其征兆。 | 春秋·魯·左丘明《國語·周語》:“夫國必依山川。山崩川竭,亡之征也?!?/td> |
口壅若川 | 《國語·周語上》:“防民之口,甚于防川。川壅而潰,傷人必多,民亦如之?!焙笠蛞浴翱谯杖舸ā庇鹘浾撝?。 | 《國語·周語上》:“防民之口,甚于防川。川壅而潰,傷人必多,民亦如之?!?/td> |
川澤納污 | 以湖泊江河能容納各種水流的特性。比喻人有涵養(yǎng),能包容所有的善惡、毀譽(yù)。 | 《左傳 宣公十五年》:“諺曰:‘高下在心,川澤納污,山藪藏疾,瑾瑜匿瑕?!瘒?,天之道也。” |
百川朝海 | 眾水奔流趨向大海。多比喻無數(shù)分散的事物都匯集到一處。 | 漢 焦贛《易林 謙之無妄》:“百川朝海,流行不止,道雖遼遠(yuǎn),無不到者?!?/td> |
眾川赴海 | 眾多的河流都奔赴大海。比喻眾多的力量匯集在一起。 | 《隋書·音樂志中》:“天覆地載,成以四時。惟皇是則,比大于茲。群星拱極,眾川赴海。萬宇駿奔,一朝咸在。” |
百二山川 | 比喻山河險固之地。同“百二山河”。 | 《全元散曲 新水令》:“隨人愿、照百二山川,照百二山川,一點(diǎn)金星瑞云里現(xiàn)。” |
星奔川騖 | 像流星飛馳,如江河涌流。形容迅速疾快。 | 南朝·梁·劉孝標(biāo)《廣絕交論》:“靡不望影星奔,藉響川騖,雞人始唱,鶴蓋成陰,高門旦開,流水接軫?!?/td> |
巖居川觀 | 居于巖穴而觀賞川流。形容隱居生活悠閑自適,超然世外。 | 《史記 范雎蔡澤列傳》:“君何不以此時歸相印,讓賢者而授之,退而巖居川觀?!?/td> |
臨川羨魚 | 比喻空有愿望,而無實(shí)際行動。 | 漢 揚(yáng)雄《河?xùn)|賦》:“雄以為臨川羨魚,不如歸而結(jié)網(wǎng)。” |
跋山涉川 | 形容遠(yuǎn)道奔波之苦。參見“跋山涉水”。 | 宋 吳曾《能改齋漫錄 事實(shí)二》:“過家上冢,懇章盡得于哀榮;跋山涉川,之任敢辭于艱險?!?/td> |
跋涉山川 | 形容遠(yuǎn)道奔波之苦。參見“跋山涉水”。 | 《左傳 襄公二十八年》:“必使而君棄而封守,跋涉山川,蒙犯霜露,以逞君心。” |
虎落平川 | 平川:地勢平坦的地方。老虎離開自己稱王稱霸的深山老林,落到了平地上。比喻有權(quán)有勢或有實(shí)力者失去了自己的權(quán)勢或優(yōu)勢。 | 清 錢采《說岳全傳》第四回:“虎落平川被犬欺?!?/td> |
渭川千畝 | 用以言竹之繁茂。 | 《史記 貨殖列傳》:“齊魯千畝桑麻;渭川千畝竹……此其人皆與千戶侯等?!?/td> |
跋履山川 | 形容遠(yuǎn)道奔波之苦。參見“跋山涉水”。 | 《左傳 成公十三年》:“文公躬擐甲胄,,逾越險阻,征東之諸之侯?!?/td> |
簞醪投川 | 簞:古代盛食物的器具;醪:酒;川:河流。指古代將領(lǐng)將酒倒入河中與兵士共飲。形容愛撫部下,同甘共苦。 | 晉·張協(xié)《七命》:“簞醪投川,可使三軍告捷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