偷安茍且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茍且:得過且過;偷安:貪圖安逸。只顧眼前的安逸,不顧將來。
出處宋·蘇軾《乞蠲減星子縣稅錢第二狀》:“其幸存者,亦皆偷安茍且,不為子孫長久慮?!?/p>
基礎(chǔ)信息
拼音tōu ān gǒu qiě
注音ㄊㄡ ㄢ ㄍㄡˇ ㄑ一ㄝˇ
繁體婾安茍且
感情偷安茍且是貶義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用于處事。
近義詞茍且偷安
英語be content with temporary ease and comfort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一絲不茍(意思解釋)
- 個人主義(意思解釋)
- 同病相憐(意思解釋)
- 志滿意得(意思解釋)
- 刑期無刑(意思解釋)
- 草菅人命(意思解釋)
- 河魚腹疾(意思解釋)
- 同室操戈(意思解釋)
- 孜孜以求(意思解釋)
- 鋪天蓋地(意思解釋)
- 穩(wěn)操勝券(意思解釋)
- 丑媳婦免不得見公姑(意思解釋)
- 衣錦還鄉(xiāng)(意思解釋)
- 海底撈月(意思解釋)
- 珠玉之論(意思解釋)
- 各行各業(yè)(意思解釋)
- 舞刀躍馬(意思解釋)
- 賢母良妻(意思解釋)
- 一條龍(意思解釋)
- 韓信將兵,多多益善(意思解釋)
- 金口木舌(意思解釋)
- 唯利是圖(意思解釋)
- 一覽無余(意思解釋)
- 如火如荼(意思解釋)
- 老牛舐犢(意思解釋)
- 屨及劍及(意思解釋)
- 淺見薄識(意思解釋)
- 珠聯(lián)璧合(意思解釋)
※ 偷安茍且的意思解釋、偷安茍且是什么意思由求知網(wǎng)提供。
相關(guān)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青出于藍(lán) | 青:靛春;藍(lán):蓼藍(lán);一種含有靛青素的草。靛青從蓼藍(lán)草中煉出來;但顏色比蓼藍(lán)更深。比喻學(xué)生勝過老師。 |
窮途潦倒 | 潦倒:失意。形容無路可走,十分失意。參看“窮愁潦倒”。 |
鶴立雞群 | 像仙鶴立在雞群之中。比喻才能或儀表出眾。 |
趕盡殺絕 | 驅(qū)除干凈;徹底消滅。比喻殘忍狠毒;不留余地。 |
平淡無奇 | 奇:特殊。平平淡淡;沒有什么顯著的、出色的地方。 |
舉賢任能 | 舉:推薦,選拔。舉薦賢者,任用能人。 |
萬無一失 | 指絕對不會出差錯。萬:形容很多;失:差錯。 |
必由之路 | 必:一定;由:經(jīng)過。一定要經(jīng)過的道路。 |
折臂三公 | 晉代的羊枯,曾墜馬折斷手臂,官至三公。指貴官墮馬。 |
分路揚鑣 | 揚鑣:指驅(qū)馬前進(jìn)。分路而行。比喻目標(biāo)不同,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。 |
婆婆媽媽 | 形容人動作瑣細(xì),言語羅唆。也形容人感情脆弱。 |
樹欲靜而風(fēng)不止 | 樹要靜止,風(fēng)卻不停地刮著。比喻事物的客觀存在和發(fā)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(zhuǎn)移。 |
斷織勸學(xué) | 原指東漢時樂羊子妻借切斷織機上的線,來諷喻丈夫不可中途廢學(xué)。后比喻勸勉學(xué)習(xí)。 |
法不阿貴 | 法:法律。阿:偏袒;討好。指法律不偏袒有權(quán)勢富貴的人。意思是秉公執(zhí)法;不畏權(quán)貴。 |
散言碎語 | 猶言閑言碎語。 |
踵武前賢 | 踵:腳跟。武:足跡。跟隨著前人的腳步走。比喻效法前人。 |
匪夷所思 | 匪;即“非”;不是;夷:通“彝”;法度、常規(guī);引申為尋常的;一般的。不是根據(jù)常理所想象出來的。形容人的思想、言談、技藝、事情等離奇;超出尋常。 |
坐懷不亂 | 春秋時魯國的柳下惠將受凍的女子裹于懷中,沒有發(fā)生非禮行為。形容男子在兩性關(guān)系方面作風(fēng)正派。 |
山陰道上,應(yīng)接不暇 | 山陰道:在會稽城西南郊外,那里風(fēng)景優(yōu)美。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,看不勝看。后用下句比喻來往的人多,應(yīng)接不過來。 |
薪盡火滅 | 薪:柴火。柴草完了,火也就滅了。比喻死亡。 |
過甚其詞 | 話說得太過分;與實際不相符。 |
主人翁 | 當(dāng)家作主的人。 |
河山之德 | 《詩·墉風(fēng)·君子偕老》:“委委佗佗,如山如河,象服是宜”。陸德明釋文:“《韓詩》云:德之美貌”。王先謙《詩三家義集疏》:“如山凝然而重,如河淵然而深,皆以狀德容之美”。后以《河山之德》形容婦人德容之美。 |
臉黃肌瘦 | 臉色黃,肌體瘦。形容營養(yǎng)不良或有病的樣子。 |
土生土長 | 當(dāng)?shù)厣L的。 |
揮戈反日 | 揮舞兵器,趕回太陽。比喻排除困難,扭轉(zhuǎn)危局。 |
他山之石 | 別的山上的石頭。比喻能幫助自己提高見識改正缺點、錯誤的外力。 |
欲速則不達(dá) | 速:快;達(dá):達(dá)到。指過于性急圖快,反而不能達(dá)到目的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