靡所底止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謂沒有止境。
出處《詩經(jīng)·小雅·祈父》:“胡轉(zhuǎn)予于恤,靡所底止?!?/p>
例子清·王鳴盛《十七史商榷·南史合宋齊梁陳書·豫治無定壽春為主》:“如此紛更,靡所底止?!?/p>
基礎(chǔ)信息
拼音mí suǒ dǐ zhǐ
注音ㄇ一ˊ ㄙㄨㄛˇ ㄉ一ˇ ㄓˇ
感情靡所底止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用于書面語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寧為雞口,無為牛后(意思解釋)
- 默不做聲(意思解釋)
- 褒善貶惡(意思解釋)
- 逢人只說三分話(意思解釋)
- 大惑不解(意思解釋)
- 夜深人靜(意思解釋)
- 材輕德薄(意思解釋)
- 極重不反(意思解釋)
- 自食其果(意思解釋)
- 供不應(yīng)求(意思解釋)
- 形影相吊(意思解釋)
- 罪上加罪(意思解釋)
- 抱恨黃泉(意思解釋)
- 文山會海(意思解釋)
- 馬牛其風(意思解釋)
- 起死回生(意思解釋)
- 卑鄙齷齪(意思解釋)
- 輕重緩急(意思解釋)
- 各人自掃門前雪,莫管他人瓦上霜(意思解釋)
- 心小志大(意思解釋)
- 斗轉(zhuǎn)星移(意思解釋)
- 萬變不離其宗(意思解釋)
- 霜露之悲(意思解釋)
- 華不再揚(意思解釋)
- 陰陽怪氣(意思解釋)
- 命途多舛(意思解釋)
- 精兵強將(意思解釋)
- 慢條斯理(意思解釋)
※ 靡所底止的意思解釋、靡所底止是什么意思由求知網(wǎng)提供。
相關(guān)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鬼哭神嚎 | 號:哭。形容大聲哭叫,聲音凄厲。 |
天旋地轉(zhuǎn) | 指天地轉(zhuǎn)動。比喻時事變遷。也形容人頭暈眼花的感覺。 |
滿滿當當 | 形容很滿的樣子。 |
筋疲力竭 | 筋:筋骨;疲:疲勞。形容非常疲乏。 |
拋磚引玉 | 拋出磚頭;引來白玉。比喻用粗淺的、不成熟的意見或文章;引出別人高明的、或熟的意見或作品。常用作謙詞。 |
通都大邑 | 都:都市;邑:城。四通八達的大都會、大城市。 |
萬里長城 | 指我國長城。也比喻國家所依賴的大將。現(xiàn)也比喻人民的軍隊。 |
丑媳婦免不得見公姑 | 公姑:公婆。比喻害怕見人而不得不見人。 |
供不應(yīng)求 | 供應(yīng)不能滿足實際需要。供:供應(yīng)。 |
讜言直聲 | 讜言:公正的言論;直:正直的。公正的、正直的、理直氣壯的言論。 |
命與仇謀 | 仇:仇敵。命運使自己經(jīng)常與仇人打交道。形容命運不好,常遇挫折。 |
婆婆媽媽 | 形容人動作瑣細,言語羅唆。也形容人感情脆弱。 |
鈿合金釵 | 鈿盒和金釵,相傳為唐玄宗與楊貴妃定情之信物。泛指情人之間的信物。 |
斗水活鱗 | 語本《莊子·外物》:“周昨來,有中道而呼者。周顧視車轍中,有鮒魚焉。周問之曰:‘鮒魚來!子何為者邪?’對曰:‘我,東海之波臣也。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?’”后因以“斗水活鱗”比喻得到微薄的資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。 |
各盡所能,按勞分配 | |
室邇?nèi)诉b | 見“室邇?nèi)诉h”。 |
結(jié)纓伏劍 | 結(jié)纓:系上帽帶;伏劍:拔劍自刎。比喻為維護正義而獻身。 |
東施效顰 | 美女西施因病皺眉;顯得更美。鄰里丑女(后稱東施);機械地模仿;也皺起眉頭;結(jié)果這副苦相使她顯得更丑(效:模仿;顰:皺眉頭)。比喻不顧具體條件;不加分析地胡亂摹仿別人;結(jié)果適得其反;顯得可笑。 |
心上心下 | 形容心神不安。 |
人面狗心 | ①《晉書·苻朗載記》:“朗曰:‘吏部為誰,非人面而狗心,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?’王忱丑而才慧,國寶美貌而才劣于弟,故朗云然?!焙笠蛞浴叭嗣婀沸摹北扔魅菝裁篮枚艑W低下的人。②猶言人面獸心。 |
精明強干 | 精細聰明;善于辦事。也作“精明能干”。 |
戰(zhàn)不旋踵 | 旋:轉(zhuǎn)。踵:腳后跟。打仗時不向后轉(zhuǎn)。形容勇猛向前。 |
慮周藻密 | 藻:辭藻,措辭。密:縝密。思路嚴謹,措詞縝密??紤]周到,辭采細密。 |
麻木不仁 | 不仁:失去感覺能力。本指肢體神經(jīng)失去感覺;對刺激沒有感覺。形容思想不敏銳;對事物反應(yīng)遲鈍;漠不關(guān)心。 |
茍合取容 | 茍合:茍且附合;取容:取悅,討好。茍且迎合,取悅于人。 |
珠聯(lián)璧合 | 珍珠聯(lián)成串;美玉合成雙。比喻美好的事物。人才聚合在一起。璧:中間有孔的扁圓玉器。 |
孤注一擲 | 注:賭注;賭博時所押上的錢;孤注:賭錢的人在輸急時把所有的錢并在一起作為賭注;擲:這里指賭錢時擲骰子。賭徒在輸急了的時候把所有的錢并作一次押上去;以決最后輸贏。比喻在危急時用盡所有力量做最后一次冒險。 |
倒懸之急 | 倒懸:頭向下、腳向上懸掛著。比喻極其艱難、危險的困境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