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為父隱的成語(yǔ)故事
拼音zǐ wéi fù yǐn
基本解釋兒子幫父親隱瞞惡跡。這是封建綱常禮教所提倡的。
出處《論語(yǔ)·子路》:“孔子曰:‘吾黨之直者異于是。父為子隱,子為父隱,直在其中矣?!?漢·桓寬《鹽鐵論·周秦》:“聞子為父隱,父為子隱,未聞父子之相坐也?!?/p>
春秋時(shí)期,孔子帶領(lǐng)弟子們周游列國(guó),在葉邑停留時(shí),葉公府中的一只羊跑進(jìn)孔子的住地,被弟子曾點(diǎn)燒了吃。曾點(diǎn)的兒子曾參把這事報(bào)告給孔子,孔子知道曾參處于忠孝兩難的地步,于是答應(yīng)同葉公說,孔子感慨:“父為子隱,子為父隱,直在其中矣?!?/p>
子為父隱的典故
更多成語(yǔ)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子為父隱)相關(guān)的成語(yǔ)及歷史出處:
成語(yǔ)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隨行就市 | |
秋水伊人 | 《詩(shī)經(jīng) 秦風(fēng) 蒹葭》:“蒹葭蒼蒼,白露為霜;所謂伊人,在水一方?!?/td> |
筋疲力竭 | 唐 元稹《有酒》詩(shī):“精衛(wèi)銜蘆塞海溢,枯魚噴沫救池燔。筋疲力竭波更大,鰭焦甲裂身已干?!?/td> |
前瞻后顧 | 清·梁章鉅《歸田瑣記·七十致仕》:“死期將至,尚留金紫之班,而必至日暮途遠(yuǎn),夜行不休,前瞻后顧,無所棲歸,不亦太可憐乎!” |
先聲奪人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昭公二十一年》:“軍志有之:先人有奪人之心,后人有待其衰?!?/td> |
氣充志驕 | 西漢·劉安《淮南子·人間訓(xùn)》:“遂合諸侯于嘉陵,氣充志驕,淫侈無度。” |
處實(shí)效功 | |
遺形藏志 | 漢·嚴(yán)遵《道德指歸論·上德不德》:“遺形藏志,與道相得?!?/td> |
拂袖而去 | 宋 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》第12卷:“師云:‘侍者收取?!鞣餍涠ァ!?/td> |
寧為雞口,不為牛后 | 《戰(zhàn)國(guó)策·韓策一》:“臣聞鄙語(yǔ)曰:‘寧為雞口,無為牛后?!翊笸跷髅娼槐鄱际虑?,何以異于牛后乎?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