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若懸河的成語故事
拼音kǒu ruò xuán hé
基本解釋若:像;懸河:瀑布;激流奔瀉。說起話來像河水傾瀉一樣滔滔不絕。形容口才好;能言善辯。
出處南朝 宋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 賞譽(yù)》:“郭子玄語議如懸河瀉水,注而不竭?!?/p>
晉朝時,有一位大學(xué)問家,名叫郭象,字子玄。 他在年輕的時候,已經(jīng)是一個很有才學(xué)的人。尤其是他對于日常生活中所接觸的一些現(xiàn)象,都能留心觀察,然后再冷靜地去思考其中的道理。因此,他的知識十分淵博,對于事情也常常能有獨(dú)到的見解。后來,他又潛心研究老子和莊子的學(xué)說,并且對他們的學(xué)說有深刻的理解。 過了些年,朝廷一再派人來請他。他實(shí)在推辭不掉,只得答應(yīng)了,到朝中做了黃門待郎。到了京城,由于他的知識很豐富,所以無論對什么事情都能說得頭頭是道,再加上他的口才很好,又非常喜歡發(fā)表自己的見解,因此每當(dāng)人們聽他談?wù)摃r,都覺得津津有味。 當(dāng)時有一位太尉王衍,十分欣賞郭象的口才,他常常在別人面前贊揚(yáng)郭象說:“聽郭象說話,就好象一條倒懸起來的河流,滔滔不絕地往下灌注,永遠(yuǎn)沒有枯竭的時候。”郭象的辯才,由此可知。 而后人就以“口若懸河”來形容人善于說話,一旦說起話來就橡倒懸的河水、滔滔不絕,永遠(yuǎn)沒有停止的時候。
口若懸河的典故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口若懸河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挑三揀四 | 徐特立《讓革命的紅旗世代相傳》:“他們一旦了解了過去的痛苦,就會懂得今天我們對工作挑三揀四是多么不對!” |
革風(fēng)易俗 | |
上天無路,入地?zé)o門 | 宋 釋普濟(jì)《五燈會元 法眼宗 西余體柔禪師》:“進(jìn)前即觸途成滯,退后即噎氣填胸,直得上天無路,入地?zé)o門?!?/td> |
新仇舊恨 | 唐 韓偓《三月》:“新愁舊恨真無奈,須就鄰家甕底眠。” |
秋水伊人 | 《詩經(jīng) 秦風(fēng) 蒹葭》:“蒹葭蒼蒼,白露為霜;所謂伊人,在水一方?!?/td> |
暈頭轉(zhuǎn)向 | 周而復(fù)《上海的早晨》第三部:“巧珠奶奶聽得暈頭轉(zhuǎn)向。完全出乎他的意料,兒子居然變了,而且變得這么快!” |
羅掘一空 | 蔡東藩、許廑父《民國通俗演義》第30回:“是時寧城已羅掘一空,急切不得巨款,沒奈何任他所為?!?/td> |
空穴來風(fēng) | 戰(zhàn)國 楚 宋玉《風(fēng)賦》:“臣聞于師:‘枳句來巢,空穴來風(fēng)?!?/td> |
患難與共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越王勾踐世家》:“越王為人長頸鳥喙,可與共患難,不可與共樂?!?/td> |
香草美人 | 漢·王逸《離騷序》:“《離騷》之文,依《詩》取興,引類譬諭,故善鳥、香草、以配忠貞,……靈修、美人,以譬于君?!?/td>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