待理不理的成語故事
拼音dài lǐ bù lǐ
基本解釋要理不理。形容對人態(tài)度冷淡。
出處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95回:“二大爺,你們這會子瞧我窮,回來我得了銀子,就是個財主了。別這么待理不理的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待理不理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待理不理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債臺高筑 | 東漢 班固《漢書 諸侯王表序》:“有逃責(zé)(債)之臺?!碧?顏師古注:“服虔曰:周赧王負(fù)責(zé)(債),無以歸之,主迫責(zé)急,乃逃于此臺,后人因以名之?!?/td> |
堅(jiān)強(qiáng)不屈 | 荀況《荀子 法行》:“堅(jiān)剛而不屈,義也?!?/td> |
高屋建瓴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高祖本紀(jì)》:“地勢便利,其以下兵于諸侯,譬猶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?!?/td> |
裾馬襟牛 | 唐韓愈《符讀書城南》詩:“人不通古今,馬牛而襟裾?!?/td> |
處之泰然 | 先秦 孔子《論語 雍也》:“子曰:‘賢哉!回也!一簞食,一瓢飲,在陋巷,人不堪其憂?!彼?朱熹注:“顏?zhàn)又毴绱?,而處之泰然,不以害其樂?!?/td> |
志滿意得 | 宋 陸九淵《與劉伯協(xié)書》:“當(dāng)無道時,小人在位,君子在野,小人志得意滿,君子阨窮禍患,甚者在囹圄,伏刀鋸、投荒裔?!?/td> |
有去無回 | 柯崗《逐鹿中原》第11章:“反而成了肉包子打狗,有去無回了!” |
爭先恐后 | 明 屠勛《屠康僖公集 重建陡門橋記》:“匪公帑而樂施者爭先恐后?!?/td> |
上無片瓦,下無插針之地 | 宋·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》卷二十:“上無片瓦,下無卓錐,學(xué)人向什么處立?” |
擦肩而過 | 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(xiàn)形記》第32回:“后來彼此又擦肩而過?!?/td>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