悲歌易水的成語故事
拼音bēi gē yì shuǐ
基本解釋抒寫悲壯蒼涼的氣氛。
出處見“悲歌擊筑”。
悲歌易水的典故
戰(zhàn)國末期,燕太子丹從秦國逃回,訪到義士荊軻與高漸離,請他們出面去刺殺秦王嬴政。一切準(zhǔn)備就緒,太子丹率手下著白裝送他們到易水邊,高漸離擊筑,荊軻高唱:“風(fēng)蕭蕭兮易水寒,壯士一去兮不復(fù)還!”一行人灑淚告別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悲歌易水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芒刺在背 | 東漢 班固《漢書 霍光傳》:“宣帝始立,謁見高廟,大將軍光從驂乘,上內(nèi)嚴(yán)憚之,若有芒刺在背?!?/td> |
離世遁上 | 《韓非子·八說》:“為故人行私,謂之‘不棄’;以公財分施,謂之‘仁人’;輕祿重身,謂之‘君子’;枉法曲親,謂之‘有行’;棄官寵交,謂之‘有俠’;離世遁上,謂之‘高傲’;交爭逆令,謂之‘剛材’?!?/td> |
高步闊視 | 清·袁枚《新齊諧·冷秋江》:“果見一丈夫魋肩昂背,高步闊視,持大扇擊手作拍板,口唱《大江東》,于于然來。群鬼盡散?!?/td> |
飲水思源 | 北周 庾信《征調(diào)曲》:“落其實者思其樹,飲其流者懷其源?!?/td> |
指天誓日 | 唐 韓愈《柳子厚墓志銘》:“指天日涕泣,誓生死不相背負(fù),其若可信。” |
凡事預(yù)則立,不預(yù)則廢 | 西漢 戴圣《禮記 中庸》:“凡事豫則立,不豫則廢。” |
徇私舞弊 |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83回:“誰想這伙官員,貪濫無厭,徇私舞弊,克減酒肉?!?/td> |
難上加難 | 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(xiàn)形記》第七回:“所有上條陳一事,竟是難上加難?!?/td> |
專心一志 | 先秦 荀況《荀子 性惡》:“今使涂之人伏術(shù)為學(xué),專心一志,思索熟察,加日縣久,積善而不息,則通于神明,參于天地矣?!?/td> |
斗水活鱗 | 語出《莊子·外物》:“周昨來,有中道而呼者。周顧視車轍中,有鮒魚焉。周問之曰:‘鮒魚來!子何為者邪?’對曰:‘我,東海之波臣也。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?’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