藏污納垢的成語故事
拼音cáng wū nà gòu
基本解釋污、垢:骯臟的東西。比喻隱藏或包容壞人壞事。
出處清 孫雨林《皖江血 定計(jì)》:“收回那十八省剩水殘山,洗盡這二百年藏污納垢。”
藏污納垢的典故
公元前594年,楚莊王率軍攻打宋國。宋國派樂嬰齊去晉國求救。晉景公看不慣楚國的恃強(qiáng)欺弱,準(zhǔn)備出兵救宋。大夫伯宗認(rèn)為晉國是鞭長莫及,他說:“諺曰‘高下在心’。川澤納污,山藪藏疾,瑾瑜匿瑕,國君含垢,天之道也?!?/p>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藏污納垢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寸進(jìn)尺退 | 《老子》第六十九章:“不敢進(jìn)寸而退尺?!? 唐·韓愈《上兵部李侍郎書》:“寸進(jìn)尺退,卒無所成?!?/td> |
大名鼎鼎 | 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(xiàn)形記》第24回:“你一到京打聽人家,像他這樣大名鼎鼎,還怕有不曉得的?!?/td> |
簞瓢屢空 | 晉·陶淵明《五柳先生傳》:“環(huán)堵蕭然,不蔽風(fēng)日,短褐穿結(jié),簞瓢屢空?!?/td> |
鶴立雞群 | 南朝 宋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 容止》:“有人語王戎曰:‘嵇延祖卓卓如野鶴之在雞群?!?/td> |
刻骨銘心 | 唐 李白《上安州李長史書》:“深荷王公之德,銘刻心骨。” |
正身明法 | 《晉書 元帝紀(jì)》:“二千石令長當(dāng)袛奉舊憲,正身明法,抑齊豪強(qiáng),存恤孤獨(dú),隱實(shí)戶口,勸課農(nóng)桑?!?/td> |
繁文縟節(jié) | 宋 蘇軾《上圓丘合祭卞議》:“省去繁文末節(jié),則一歲可以再郊?!?/td> |
春山如笑 | 宋·郭熙《林泉高致·山水訓(xùn)》:“春山澹冶而如笑,夏山蒼翠而如滴,秋山明凈而如妝,冬山慘淡而如睡?!?/td> |
毀于一旦 |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竇融傳》:“百年累之,一朝毀之。” |
漚沫槿艷 | 《太平廣記》第351卷:“某非獵食者,哀君情切,因來奉救。漚沫槿艷,不必多懷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