損有余補不足的成語故事
拼音sǔn yǒu yú bǔ bù zú
基本解釋減少多余的,補充欠缺的。
出處《漢書 食貨志上》:“取于有余以供上用,則貧民之賦可損,所謂損有余補不足?!?/p>
暫未找到成語損有余補不足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損有余補不足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大公無私 | 清 龔自珍《論私》:“矜其同官曰:某甲可謂大公無私也已?!?/td> |
心灰意懶 | 元 喬吉《玉交枝 閑適》曲:“不是我心灰意懶,怎陪伴愚眉肉眼?” |
戒驕戒躁 | 毛澤東《在中國共產(chǎn)黨全國代表會議上的講話》:“戒驕戒躁,永遠保持謙虛進取的精神。” |
揮霍無度 | 清 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(xiàn)狀》第102回:“因為兒子豹英一向揮霍無度,不敢交與他?!?/td> |
四書五經(jīng) | 漢 班固《白虎通 五經(jīng)》:“五經(jīng)何謂?謂《易》、《尚書》、《詩》、《禮》、《春秋》也。宋 朱熹著有《四書集注》。 |
平淡無奇 | 清 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19回:“聽起安老爺這幾句話,說得也平淡無奇?!?/td> |
必由之路 | 先秦 孟軻《孟子 告子上》:“仁,人心也;義,人路也?!彼?朱熹注:“義者行事之宜,謂認路,則可以見其為出入往來必由之路,而不可須臾舍矣?!?/td> |
行不顧言 | 戰(zhàn)國·鄒·孟軻《孟子·盡心下》:“言不顧行,行不顧言,則曰:古之人,古之人?!?/td> |
風俗人情 | 唐 杜牧《唐故范陽盧秀才墓志》:“因言燕趙間山川夷險,教令風俗人情之所短長?!?/td> |
前腳后腳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