數(shù)典忘祖的成語故事
拼音shǔ diǎn wàng zǔ
基本解釋數(shù):數(shù)說;典:史冊。數(shù)說著典籍;卻忘記了自己祖宗的事。后用以比喻忘了事物的原本、根由。現(xiàn)在比喻對于本國歷史的無知。
出處《左傳 昭公十五年》:“籍父其無后乎!數(shù)典而忘其祖?!?/p>
《左傳·昭公十五年》載:一次,晉大夫籍談出使周朝。宴席間,周王問籍談,晉何以無貢物,籍答道,晉從未受過王室的賞賜,何來貢物。周王就列舉王室賜晉器物的舊典來,并責(zé)問籍談,身為晉國司典的后代,怎么能“數(shù)典而忘其祖”,也就是說列舉古代的典制而忘了祖先的職掌呢? 后用以比喻忘了事物的根本,也常用來譏刺對本國歷史的無知。
數(shù)典忘祖的典故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數(shù)典忘祖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兒女情多 | 唐 盧照鄰《五悲文 悲窮通》:“項(xiàng)羽帳中之飲,荊卿易水之歌,何壯夫之懦節(jié),伊兒女之情多。” |
高蹈遠(yuǎn)舉 | 宋·王琳《野客叢書·穆生鄒陽》:“穆生高蹈遠(yuǎn)舉,意蓋有在,逆知異日必不能免,非知幾疇克爾哉?!?/td> |
心灰意懶 | 元 喬吉《玉交枝 閑適》曲:“不是我心灰意懶,怎陪伴愚眉肉眼?” |
萬眾一心 | 清 金安清《洋務(wù)宜遵祖訓(xùn),安內(nèi)攘外,自有成效說》:“如身之使臂,臂之使指,上下聯(lián)絡(luò),萬眾一心?!?/td> |
來去無蹤 | 明·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八十一回:“拿著一條不短不長的金箍棒,來無影,去無蹤?!?/td> |
青山綠水 | 宋 張端義《貴耳集》下卷:“在夷陵,青山綠水,日在目前,無復(fù)俗累?!?/td> |
秋水伊人 | 《詩經(jīng) 秦風(fēng) 蒹葭》:“蒹葭蒼蒼,白露為霜;所謂伊人,在水一方?!?/td> |
天之驕子 | 東漢 班固《漢書 匈奴傳上》:“南有大漢,北有強(qiáng)胡。胡者,天之驕子也。” |
福無雙至,禍不單行 |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三十七回:“宋江聽罷,扯定兩個公人說道:“卻是苦也!正是‘福無雙至,禍不單行。’” |
喜新厭舊 | 清 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:“不怕你有喜新厭舊的心腸,我自有移星換斗的手段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