書空咄咄的成語故事
拼音shū kōng duō duō
基本解釋語本南朝宋劉義慶《世說新語、黜免》:“殷中軍被廢,在信安,終日恒書空作字。揚(yáng)州吏民尋義逐之,竊視,唯作‘咄咄怪事’四字而已?!焙笠蛞浴皶者瓦汀睘閲@息、憤慨、驚詫的的典實(shí)。
出處語出南朝·宋·劉義慶《世說新語、黜免》:“殷中軍被廢,在信安,終日恒書空作字。揚(yáng)州吏民尋義逐之,竊視,唯作‘咄咄怪事’四字而已?!?/p>
東晉時(shí)期,揚(yáng)州刺史殷浩與大將桓溫不合,王羲之勸他大敵當(dāng)前應(yīng)以國事為重,殷浩不但不聽,領(lǐng)兵北伐,屢戰(zhàn)屢敗,被廢為平民,流放到信安,他整天無憂無慮地讀書吟詩,老是在紙上寫“咄咄怪事”四個(gè)字來表示心中的不平。
書空咄咄的典故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書空咄咄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支支吾吾 |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五回:“我既這等苦苦相問,你自然就該侃侃而談,怎么問了半日,你一味的吞吞吐吐,支支吾吾?” |
一錢太守 | 清·李漁《無聲戲》第二回:“成都有個(gè)知府,做官極其清正,有一錢太守之名?!?/td> |
先天下之憂而憂,后天下之樂而樂 | 宋·范仲淹《岳陽樓記》:“然則何時(shí)而樂耶?其必曰:‘先天下之憂而憂,后天下之樂而樂乎!’” |
正身明法 | 《晉書 元帝紀(jì)》:“二千石令長當(dāng)袛奉舊憲,正身明法,抑齊豪強(qiáng),存恤孤獨(dú),隱實(shí)戶口,勸課農(nóng)桑?!?/td> |
活蹦亂跳 | 曹禺《日出》第四幕:“我一定可以把小東西還是活蹦亂跳地找回來?!?/td> |
揚(yáng)幡擂鼓 |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28回:“如今是揚(yáng)幡擂鼓,弄至大家都知道了,都看見了?!?/td> |
志在千里 | 三國魏·曹操《步出夏門行·神龜雖壽》:“老驥伏櫪,志在千里。烈士暮年,壯心不已?!?/td> |
毀于一旦 |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竇融傳》:“百年累之,一朝毀之?!?/td> |
同心合力 | 《書·泰誓中》:“予有亂臣十人,同心同德。” |
形影相吊 | 三國 魏 曹植《上責(zé)躬詩表》:“形影相吊,五情愧赧?!?/td>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