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不釋卷的成語故事
拼音shǒu bù shì juàn
基本解釋釋:放開;卷:書本。書本不離手。形容勤奮好學(xué)。
出處三國 魏 曹丕《典論 自敘》:“上雅好詩書文籍,雖在軍旅,手不釋卷。”
手不釋卷的典故
三國時,呂蒙是吳國的大將。
一次,他點(diǎn)兵3萬,用船80余只襲擊荊州。水手一律身著白衣,大批精兵埋伏在船艙里。黑夜,船到當(dāng)陽江邊,烽火臺的漢兵厲聲盤問。吳軍詐稱是商船,要求靠岸避風(fēng),漢兵信以為真。約至二更,船上吳軍突然襲擊,占據(jù)了烽火臺。隨后,呂蒙帶兵長驅(qū)直入,輕取荊州。
呂蒙作戰(zhàn)勇猛,平時卻不肯讀書。孫權(quán)勸道:“你讀點(diǎn)歷史和兵法,用兵更高明。”孫權(quán)道:“漢先武帝從前行伍出身,卻‘手不釋卷’。”從此,呂蒙勤勉自學(xué),受益匪淺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手不釋卷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得意洋洋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管晏列傳》:“意氣揚(yáng)揚(yáng),甚自得也?!?/td> |
安適如常 | 葉圣陶《線下 孤獨(dú)》:“待交了春,天氣漸見和暖,就安適如常了?!?/td> |
豆萁燃豆 | 三國 魏 曹植《七步詩》:“煮豆燃豆萁,豆在釜中泣。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?!?/td> |
明若觀火 | 《尚書 盤庚上》:“予若觀火?!彼?蔡沈集傳:“我視汝情,明若觀火?!?/td> |
眼空一世 | 明·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第11卷:“腹飽萬言,眼空一世?!?/td> |
來去無蹤 | 明·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八十一回:“拿著一條不短不長的金箍棒,來無影,去無蹤?!?/td> |
不折不扣 | 茅盾《子夜 一》:“他那二十多年足不窺戶的生活簡直是不折不扣的墳?zāi)股睿 ?/td> |
挺身而出 | 《舊五代史 周 唐景思傳》:“后數(shù)日城陷,景思挺身而出,使人告于鄰郡,得援軍數(shù)百,逐其草冠,復(fù)有其城,毫民賴是以濟(jì)?!?/td> |
不敢茍同 | 葉赫那拉·圖鴻《乾隆皇帝》第一章:“兄臺這般說話在下可不敢茍同,紅花會劫富濟(jì)貧,替天行道?!?/td> |
零光片羽 | 黃遠(yuǎn)庸《記者眼光中之孫中山》:“其所對北京內(nèi)外記者所言,皆不過此三種政策之零光片羽,蓋孫先生之樂觀主義如此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