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舟共濟(jì)的成語故事
拼音tóng zhōu gòng jì
基本解釋同坐一條船過河;比喻同心協(xié)力;共同渡過難關(guān)。舟:船;濟(jì):渡水。
出處先秦 孫武《孫子 九地》:“夫吳人與越人相惡也,當(dāng)其同舟而濟(jì)。遇風(fēng),其相救也若左右手。”
同舟共濟(jì)的典故
春秋時期,吳國和越國經(jīng)?;ハ啻蛘?。兩國的人民也都將對方視為仇人。有一次,兩國的人恰巧共同坐一艘船渡河。船剛開的時候,他們在船上互相瞪著對方,一副要打架的樣子。但是船開到河中央的時候,突然遇到了大風(fēng)雨,眼見船就要翻了,為了保住性命,他們顧不得彼此的仇恨,紛紛互相救助,并且合力穩(wěn)定船身,才逃過這場天災(zāi),而安全到達(dá)河的對岸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同舟共濟(jì)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泰山不讓土壤,故能成其高 | 清·張岱《岱志》:“泰山不讓土壤,故能成其高。未到泰山者,泰山壁立千丈,不藉寸土,櫛沐甚凈。” |
安內(nèi)攘外 | 漢 張仲景《傷寒論 太陽病上》:“甘草甘平,有安內(nèi)攘外之能?!?/td> |
假公濟(jì)私 | 元 無名氏《陳州糶米》第一折:“他假公濟(jì)私,我怎肯和他干罷了也呵!” |
不二法門 | 《維摩詰經(jīng) 入不二法門品》:“如我意者,于一切法無言無說,無示無識,離諸問答,是為入不二法門?!?/td> |
掉舌鼓唇 | 清·李綠園《歧路燈》第79回:“妝女的呈嬌獻(xiàn)媚,令人消魂;耍丑的掉舌鼓唇,令人捧腹?!?/td> |
翩翩起舞 | 唐 李白《高句驪》:“翩翩舞廣袖,似鳥海東來。” |
當(dāng)仁不讓 | 先秦 孔子《論語 衛(wèi)靈公》:“當(dāng)仁不讓于師。”朱熹集注:“當(dāng)仁,以仁為己任也?!?/td> |
苦思冥想 | 巴金《創(chuàng)作回憶錄 關(guān)于<激流>二》:“我拿起筆從來不苦思冥想,我照例寫得快,說我‘粗制濫造’也可以,反正有作品在?!?/td> |
疙里疙瘩 | 清·郭小亭《濟(jì)公全傳》第五回:“滋著一臉的泥,破僧衣,短袖缺領(lǐng),腰系絲絳,疙里疙瘩,光著兩只腳,拖一雙破草鞋?!?/td> |
兵無常勢 | 先秦 孫武《孫子 虛實(shí)》:“夫兵形象水,水之形,避高而趨下;兵之形,避實(shí)而擊虛。水因地而制流,兵因敵而制勝。故兵無常勢,水無常形;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,謂之神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