怨聲滿道的成語故事
拼音yuàn shēng mǎn dào
基本解釋道:道路。怨恨的聲音充滿道路。形容人民群眾普遍強(qiáng)烈不滿和怨恨。
出處南朝·宋·范曄《后漢書·李固傳》:“前孝安皇帝內(nèi)任伯榮、樊豐之屬,外委固廣、謝惲之徒,開門受賂,署用非次,天下紛然,怨聲滿道。”
怨聲滿道的典故
東漢時期,外戚和宦官之間的斗爭十分激烈,漢順帝下詔,讓各地有才能的人到都城洛陽參加考試,選拔出李固擔(dān)任議郎,李固被宦官排擠出京城,就給大將軍梁商寫信,希望朝廷吸取歷史經(jīng)驗(yàn)教訓(xùn),杜絕奢侈浪費(fèi),避免百姓怨聲載道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怨聲滿道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泰山不讓土壤,故能成其高 | 清·張岱《岱志》:“泰山不讓土壤,故能成其高。未到泰山者,泰山壁立千丈,不藉寸土,櫛沐甚凈?!?/td> |
老奸巨猾 | 《宋史·食貨志上》:“老奸巨猾;匿身州縣;舞法擾民;蓋甚至前日?!?/td> |
火樹銀花 | 唐 蘇味道《正月十五夜》詩:“火樹銀花合,星橋鐵鎖開?!?/td> |
一指蔽目,不見泰山 | 謝覺哉《關(guān)于獨(dú)立思考》:“至于全體的事,不管好處多大,總是‘一指蔽目,不見泰山’?!?/td> |
匡亂反正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太史公自序》:“仲尼悼禮廢樂崩,追修經(jīng)術(shù),以達(dá)王道,匡亂世反之于正。” |
奇才異能 | 唐 吳兢《貞觀政要 擇宮》:“臣愚豈敢不盡情,但今未見有奇才異能?!?/td> |
兵無常勢 | 先秦 孫武《孫子 虛實(shí)》:“夫兵形象水,水之形,避高而趨下;兵之形,避實(shí)而擊虛。水因地而制流,兵因敵而制勝。故兵無常勢,水無常形;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,謂之神?!?/td> |
心直口快 | 元 張國賓《羅李郎》第四折:“哥哥是心直口快射糧軍,哥哥是好人?!?/td> |
姹紫嫣紅 | 明 湯顯祖《牡丹亭 驚夢》:“原來姹紫嫣紅開遍,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?!?/td> |
不得而知 | 唐 韓愈《爭臣論》:“故雖諫且議,使人不得而知焉?!?/td>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