珠還合浦的成語故事
拼音zhū huán hé pǔ
基本解釋合浦:漢代郡名,在今廣西合浦縣東北。比喻東西失而復得或人去而復回。
出處宋 吳曾《能改齋漫錄 辨誤一》:“殊不知珠還合浦,乃后漢孟嘗,不可以孟嘗君遷就也?!?/p>
我國廣西合浦縣,東漢時設置為合浦郡,和交趾郡比鄰而居。合浦土質不好,一般的農作物都不能在那里生長,糧食產(chǎn)量極低。但是由于合浦地鄰海岸,海濱生長著很多優(yōu)質的珍珠貝母。當?shù)匕傩斩ㄆ诘胶V胁敦惾≈?,然后積攢出賣,并以此為生。由于合浦郡的珍珠個兒大色白,晶瑩剔透,所以交趾郡的商販常來收購,有許多商人運來大批的糧食和布匹,直接交換珍珠,因此合浦的百姓一直過著豐衣足食的生活。合浦珍珠的名氣也越傳越大,人們交口贊譽,把它稱為“合浦珠”。 后來,合浦郡的太守起了貪心,想借合浦珠撈一筆橫財。他專門派了一大批人去海濱不分日夜地大量捕撈珠貝。合浦郡的百姓見太守這樣干,也紛紛效仿。結果,海里的珠貝幾乎被采盡捕絕,剩下的珠貝都遷移到交趾郡的海域去了。這一下合浦郡的百姓可苦了,他們失去了賴以生存的珠貝,也就斷絕了生活的來源,一下子陷入了困苦的境地。 朝廷知道這件事情后,就派孟嘗去作合浦的太守,治理此地。(孟嘗,字伯周,東漢時會稽上虞人。)孟嘗到任后,很快就查明了合浦珠貝遷走的原因,于是著手治理。孟嘗采取的辦法就是恢復珠貝的良好生活環(huán)境。他制定法令,嚴禁不法捕撈行為,規(guī)定了捕撈的時間,以及捕撈珠貝的大小。很快,珠貝的生存環(huán)境就變好了,漸漸大批珠貝又遷回了老家,并且大量繁殖。不到一年時間,合浦郡的珍珠產(chǎn)量又恢復到原來的樣子。老百姓采珠的生產(chǎn)積極性提高了,有些轉行了的也都恢復本行,市場活躍起來,百姓的生活也由此安定下來。他們歡天喜地,把太守奉為神明,紛紛到太守衙門門前磕頭拜謝,認為是他感動了上天,用神力召回了合浦珠。
珠還合浦的典故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珠還合浦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見風是雨 | 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(xiàn)形記》第25回:“他們做都老爺?shù)?,聽見風就是雨,皇上原許他風聞奏事,說錯了又沒有不是的。” |
強中自有強中手 | 元·無名氏《隋何賺風魔蒯徹》第三折:“你個蕭何休夸蒯徹舌,這的是強中自有強中手?!?/td> |
萬眾一心 | 清 金安清《洋務宜遵祖訓,安內攘外,自有成效說》:“如身之使臂,臂之使指,上下聯(lián)絡,萬眾一心?!?/td> |
吉星高照 | 陳殘云《熱帶驚濤錄》:“那是他在香港當學徒時刺上的,帶有‘吉星高照’之意?!?/td> |
旁若無人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刺客列傳》:“高漸離擊筑,荊柯和而歌于市中,相樂也,已而相泣,旁若無人者。” |
畏縮不前 | 宋 魏泰《東軒筆錄》第七卷:“唐子方始彈張堯佐,與諫官皆上疏。及彈文公,,則吳奎畏縮不前,當時謂拽動陣腳?!?/td> |
為民請命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淮陰侯列傳》:“因民之欲,西向為百姓請命,則天下風走而響應矣,孰敢不聽!” |
學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 | 西漢·戴圣《禮記·學記》:“是故學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。知不足,然后能自反也;知困,然后能自強也?!?/td> |
掃地出門 | 清 李綠園《歧路燈》第84回:“有七八年的,也有三四年的,也有昨年的,也還有幾次利息還過的。要是清白掃地出門,總得兩千兩?!?/td> |
回光反照 | 元 楊暹《劉行首》第三折:“陽臺霧鎖,楚岫云遮,棄死歸生,回光返照?!?/td>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