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置可否的成語故事
拼音bù zhì kě fǒu
基本解釋置:擱;放;可:行;否:不行。不說對;也不說不對。指不明確表態(tài)。也作“不加可否?!?/p>
出處宋 汪藻《浮溪集》:“惟恐失人主之意,于政事無所可否?!?/p>
暫未找到成語不置可否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不置可否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寸進尺退 | 《老子》第六十九章:“不敢進寸而退尺?!? 唐·韓愈《上兵部李侍郎書》:“寸進尺退,卒無所成?!?/td> |
此一時彼一時 | 語出《孟子 公孫丑下》:“彼一時,此一時也。五百年必有王者興,其間必有名世者”。 |
力小任重 | 《周易·系辭下》:“德薄而位尊,知小而謀大,力小而任重,鮮不及矣?!?/td> |
形影相顧 | 《晉書·桓溫傳》:“省之惋愕,不解所由,形影相顧,隕越無地?!?/td> |
居重馭輕 | 宋·俞文豹《吹劍錄外集》:“故自三代、秦、漢迄我朝,皆以兵得天下,人主皆親歷行陣,習(xí)知武事,知居重馭輕之勢?!?/td> |
說雨談云 | 元·湯式《賞花時·送友人觀光》套曲:“弄柳拈花手倦抬,說雨談云口倦開,須發(fā)已斑白,風(fēng)流頓改?!?/td> |
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從何說起 | 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(xiàn)形記》序:“覺世間變幻之態(tài),無有過于中國官場者……嘗苦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從何處說起?!?/td> |
綽有余裕 | 先秦 孟軻《孟子 公孫丑下》:“我無官守,我無言責(zé)也,則吾進退豈不綽綽然有余裕哉?” |
活蹦亂跳 | 曹禺《日出》第四幕:“我一定可以把小東西還是活蹦亂跳地找回來?!?/td> |
趕盡殺絕 | 明 許仲琳《封神演義》:“黃天祿上馬,提槍出營,見余化曰:‘匹夫趕盡殺絕,但不知你可有造化受其功祿!’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