委靡不振的成語故事
拼音wěi mǐ bù zhèn
基本解釋委靡:也作“萎靡”,頹喪。形容精神不振,意志消沉。
出處唐·韓愈《送高閑上人序》:“頹墮委靡,潰敗不可收失?!?/p>
公元1125年,金軍大舉南下進攻北宋,燕京守將郭藥師投敵,黃河守將梁方平脫逃,直逼北宋都城東京,宋徽宗將帝位傳給兒子宋欽宗趙桓,自己逃到鎮(zhèn)江。大臣楊時上書說:“大敵當(dāng)前必須振奮精神抗擊金人入侵,如果萎靡不振就只有滅亡?!?/p>
委靡不振的典故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委靡不振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積不相能 |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吳漢傳》:“君與劉公積不相能,而信其虛淡,不為之備,終受制矣?!?/td> |
怪誕不經(jīng) | 明 凌濛初《<二刻拍案驚奇>原序》:“有如《西游》一記,怪誕不經(jīng),讀者皆知其謬?!?/td> |
個人主義 | 毛澤東《關(guān)于糾正黨內(nèi)的錯誤思想》:“這是小資產(chǎn)階級個人主義的表現(xiàn)?!?/td> |
多謀善慮 | 清·李漁《凰求鳳·畫策》:“你是個多謀善慮之人,何不替我籌度一番,行了這個方便也好?!?/td> |
刻骨銘心 | 唐 李白《上安州李長史書》:“深荷王公之德,銘刻心骨。” |
當(dāng)仁不讓 | 先秦 孔子《論語 衛(wèi)靈公》:“當(dāng)仁不讓于師。”朱熹集注:“當(dāng)仁,以仁為己任也?!?/td> |
杜絕言路 | 《后漢書·袁紹傳》:“操欲迷奪時明,杜絕言路?!?/td> |
口快心直 |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:“云姑娘,你如今長大了,越發(fā)心直嘴快了?!?/td> |
孜孜以求 | 孫犁《蕓齋瑣談》:“因為他那種孜孜以求、有根有據(jù)、博大精深的治學(xué)方法,也為人所熟知了?!?/td> |
肝膽過人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