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雉帶箭》翻譯及注釋
原頭火燒靜兀兀,野雉畏鷹出復沒。
譯文:原野上火光沖天,火勢盛大,野雉被獵火驅出草木叢,一見獵鷹,又嚇得急忙躲藏起來。
注釋:火:獵火。鷹:獵鷹。出復沒:一本作“伏欲沒”。
將軍欲以巧伏人,盤馬彎弓惜不發(fā)。
譯文:將軍想當眾表演自己的神功巧技,故而,騎馬盤旋不進,拉滿勁弓,卻并不輕易發(fā)箭。
注釋:盤馬:騎馬盤旋不進。
地形漸窄觀者多,雉驚弓滿勁箭加。
譯文:野雉受驚而飛,蓄滿待發(fā)的弓箭也同時射出,野雉應聲而中。
注釋:“地形”二句:描繪狩獵的過程,用曹植《七啟》“人稠網(wǎng)密,地逼勢脅”句意。
沖人決起百余尺,紅翎白鏃隨傾斜。
譯文:那只受傷的野雉帶著箭沖著人高高地飛起,一番掙扎之后,終于精疲力盡,染血的羽毛和雪亮的箭鏃隨著傾斜而下。
注釋:翎:箭羽。鏃:箭頭。
將軍仰笑軍吏賀,五色離披馬前墮。
譯文:將軍仰天大笑,把射中的有著五色羽毛野雉掛在馬前,隨行軍吏都來向他祝賀。
注釋:五色:雉的羽毛。
韓愈簡介
唐代·韓愈的簡介
韓愈(768~824)字退之,唐代文學家、哲學家、思想家,河陽(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)人,漢族。祖籍河北昌黎,世稱韓昌黎。晚年任吏部侍郎,又稱韓吏部。謚號“文”,又稱韓文公。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,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,破駢為散,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。宋代蘇軾稱他“文起八代之衰”,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,與柳宗元并稱“韓柳”,有“文章巨公”和“百代文宗”之名,作品都收在《昌黎先生集》里。韓愈在思想上是中國“道統(tǒng)”觀念的確立者,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。
...〔 ? 韓愈的詩(357篇) 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