臨江仙·煙收湘渚秋江靜譯文及注釋
譯文
湘江無煙,一片寧靜,帶露的美人蕉哀淚濕紅。舜帝駕鶴飛去影無蹤,二妃啊,幾回回魂斷望長空。
翠竹上留下他們斑斑淚痕,幽怨的瑟聲彈起在湘江浪中。如花似月的二妃鬢云濃重。而今在湘妃祠中灰遮塵蒙,粉銷香冷,相伴苦雨凄風。
注釋
臨江仙:唐教坊曲,后用作詞牌,為雙調(diào)小令。又名《謝新恩》、《雁后歸》、《畫屏春》等。
湘渚:湘江的水邊陸地。
蕉:美人蕉。
五云白鶴:仙人所乘的五色云彩和雙雙白鶴。
翠竹:翠竹上留下帶怨的珠淚。這里用湘妃的故事。據(jù)《述異記》載,舜南巡,葬于蒼梧,堯二女娥皇、女英淚下沾竹,竹文全成為斑。故稱為“斑竹”或“湘妃竹”。
閑調(diào):在湘江波浪中,湘靈彈起了寶瑟。調(diào):彈奏?!冻o·遠游》:“使湘靈鼓瑟兮,令海若舞馮夷?!毕骒`即湘妃,即堯之二女、舜之二妃?!冻o·九歌》中的湘君、湘夫人就是指此。
花鬟(huán):花如鬟,月如鬢,綠云如發(fā),一層又一層。這是一種藝術(shù)的聯(lián)想,較一般比喻更開闊自由。 綠云重:形容鬢發(fā)濃美。
古祠:指今湖南湘陰北洞庭湖畔之黃陵廟,即湘妃祠。
參考資料:
1、趙伯陶.中國歷代名家流派詞傳:吉林人民出版社,1999:第246頁
2、王丙岐 .中國古代佞幸史(上、下):香港天馬出版有限公司,2005年6月:第104頁
臨江仙·煙收湘渚秋江靜創(chuàng)作背景
詞人在唐末的秋天的早晨來到湘江畔,由于映入眼簾的湘江邊的景物陰冷凄涼,內(nèi)外冷寂的湘妃祠中掛著二妃美麗的容貌畫像,讓他想起了千百年來廣為流傳的舜帝二妃娥皇、女英的感人故事,釀造出一股凄涼愁怨的情味,寫下了這首詞。
參考資料:
1、王錘陵.唐宋詞鑒賞:四川辭書出版社,2007-1:第58-59頁
2、陳磊 / 龔祖培 .唐五代詞300首:天地出版社,2004-1-1:第244-245頁
臨江仙·煙收湘渚秋江靜鑒賞
詞從環(huán)境描寫入手:“煙收湘渚秋江靜,蕉花露位愁紅。這兩句景物搭配上,一遠一近,一大一小。前句是全鏡頭,攝取了秋江、秋空和洲渚的畫面,顯示出遠景的遼闊以及秋郊的寂寥。后句特寫鏡頭,把焦點集中在蕉花上。美人蕉葉肥花大,花色深紅,惹人注目。但是這一句的描寫,卻打上了深深的感情色彩。詞人構(gòu)思的藝術(shù)匠心使此帶露的鮮花,帶上了人具有的飲泣、愁怨的情態(tài),從而為全詞定下了凄涼愁怨的主調(diào)。不僅如此,詞人何以選擇蕉花而不是其他的花來描寫,除了因其顯眼這一點外,還隱喻的有“美人”之意。這兩句,既描寫了黃陵廟的環(huán)境,也暗喻了廟中女神湘妃的愁怨情懷,開篇起得很好?!按渲癜盗糁闇I怨,閑調(diào)寶瑟波中”?!赌档ねぁ分卸披惸镆驉鄱?,又因愛而死,可見世間愛是可以穿越生死路。當娥皇、女英在現(xiàn)實中得不到愛情時,便投湘水而死,化為“湘夫人”,鼓瑟之聲,希望遠去的心上人的靈魂還能夠聽到美妙的音樂聲,借以寄托慰問、慰藉哀思。帝舜走后,二妃惟有時時彈奏瑤瑟,讓美妙的音樂聲蕩綠波,借以寄托慰藉哀思。黃陵廟里的神女塑像栩栩如生,香冷粉消的花容月貌楚楚動人,頭上梳著像花一樣的環(huán)形發(fā)鬢,耳邊的頭發(fā)似綠云重重,二妃居于古祠殿中只有颯颯冷風濛濛苦雨與她們?yōu)榘?,表達了二妃的凄怨和內(nèi)容的情感。揮淚成斑,湘浦鼓瑟充滿了飄渺的神話色彩,也充滿了浪漫氣息?!肮澎羯畹睿憷溆旰惋L”又是詞人惋惜二妃悲劇性的死,以景結(jié)情含有余不盡之意?!?】?
舜之二妃娥皇、女英的故事以其哀婉動人,千百年來廣為流傳,成為文人墨客歌吟諷詠的常見題材。張此詞即詠此事。詞的上片“煙收”二句用環(huán)境烘托悲劇的氣氛。緊接三句寫二妃離京尋舜帝于水云之鄉(xiāng),形象動人,情意婉轉(zhuǎn)。下片開頭二句寫出湘妃竹與湘妃鼓瑟的故事。后三句又以景結(jié)情,余韻悠長,與開頭悲劇呼應(yīng)。
這首詞詠懷古跡,憑吊湘妃,將追懷帝舜的湘妃如怨如慕之情寫得“祭神如神在”,且寫了人神之共性,具有人類通常具有的優(yōu)美情懷。全詞以景起,以景結(jié),中敘二妃事;娥皇、女英的形象與黃陵廟環(huán)境的陰冷氣氛融為一體,情景相生,釀造出一股凄涼愁怨的情味。作品“極縹緲之思,不落凡俗”,成功地運用神話題材,創(chuàng)造出幽艷空靈的審美境界。
猜你喜歡
醉蓬萊·望秋高梨嶺
望秋高梨嶺,星下莆陽,慶生賢哲。問瑞蓂留兩莢。小試宏才,暫勞雕邑,布陽春仁澤。庭有馴禽,村無吠犬,稻黃連陌。最是邦人,合掌頂戴,萱草年華,蟠桃春色。卻笑仙翁,覓丹砂金訣。德滿人間,詔來天上,看壽名俱得。歲歲霞觴,鳳凰池畔,賀生辰節(jié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