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逍遙堂會宿二首》翻譯及注釋
時宿于逍遙堂,追感前約,為二小詩記之。
譯文:轍幼從子瞻讀書,未嘗一日相舍。既仕,將宦游四方,讀韋蘇州詩至“安知風雨夜,復此對床眠”,惻然感之,乃相約早退,為閑居之樂。故子瞻始為鳳翔幕府,留詩為別曰:“夜雨何時聽蕭瑟?”其后子瞻通守余杭,復移守膠西,而轍滯留于淮陽、濟南,不見者七年。熙寧十年二月,始復會于澶濮之間,相從來徐留百余日。
逍遙堂后千尋木,長送中宵風雨聲。
譯文:逍遙堂后千丈高的幽森古木,半夜里遠方送來蕭蕭的風雨聲。
注釋:故子瞻始為鳳翔幕府,留詩為別曰:“夜雨何時聽蕭瑟?”其后子瞻通守余杭,復移守膠西,而轍滯(zhì)留于淮陽、濟南,不見者七年。熙寧十年二月,始復會于澶(chán)濮(pú)之間,相從來徐留百余日。時宿于逍遙堂,追感前約,為二小詩記之?!耙褂辍本洌捍司湟娞K軾《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與子由別于鄭州西門之外馬上賦詩一篇寄之》?;掠危菏枪糯咳藶橹\取一官半職,離開家鄉(xiāng)拜謁權(quán)貴、廣交朋友的旅游。惻然:哀憐的樣子,悲傷的樣子。余杭:此指杭州。膠西:今山東膠縣,宋代屬密州(治所在今山東諸城),此指密州。滯留:謂有才德的人長久不得官職或不得升遷。淮陽:即陳州,治所在今河南淮陽。濟南:即齊州,治所在今山東濟南。澶:澶州,今河南濮陽。濮:濮州,今山東鄄城北。
誤喜對床尋舊約,不知漂泊在彭城。
譯文:誤以為實現(xiàn)了對床共聽夜雨的盟約而高興,暫時忘懷了眼前不過是漂泊在彭城。
注釋:千尋:原本作“千章”,據(jù)別本改。一尋為八尺,千尋形容樹木高大。中宵:夜晚。
秋來東閣涼如水,客去山公醉似泥。
譯文:秋天官舍里夜涼似水,我離去后你將像山公爛醉如泥。
注釋:對床:兩人對床而臥。彭城:即今江蘇徐州。
困臥北窗呼不起,風吹松竹雨凄凄。
譯文:困臥在北窗喊也喊不醒,只聽得窗外風吹松竹寒雨凄凄。
注釋:東閣:一作“官閣”??腿ィ阂蛔鳌皠e后”。客,作者自指。山公醉似泥:化用山簡事,《晉書·山簡傳》載,山簡為襄陽太守時,“每出嬉游,多之(習家)池上,置酒輒醉,名之曰高陽池。時有兒童歌曰:‘山公出何許,往至高陽池。日夕倒載歸,酩酊無所知?!鄙焦?,指蘇軾。
蘇轍簡介
唐代·蘇轍的簡介
蘇轍(1039—1112年),字子由,漢族,眉州眉山(今屬四川)人。嘉祐二年(1057)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。神宗朝,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。因反對王安石變法,出為河南推官。哲宗時,召為秘書省校書郎。元祐元年為右司諫,歷官御史中丞、尚書右丞、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,出知汝州,貶筠州、再謫雷州安置,移循州?;兆诹ⅲ阌乐?、岳州復太中大夫,又降居許州,致仕。自號潁濱遺老。卒,謚文定。唐宋八大家之一,與父洵、兄軾齊名,合稱三蘇。
...〔 ? 蘇轍的詩(1499篇) 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