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淮南友人譯文及注釋
譯文
都市里的那個紅顏知己為我而悲傷,我正青春年少,游謁四海,棲息在芳洲。
等不到金門的詔書,空持寶劍海內(nèi)周游。
海上的烏云迷失了驛道,江上明月也落下故鄉(xiāng)的高樓。
如今又來淮南作客,因為遇到幽靜高潔的桂樹而淹留。
注釋
紅顏:年輕人紅潤的臉色。杜甫詩:“紅顏白面花映肉?!?/p>
春歲:指天寶七年春,與白毫子游歷八公山。
金門詔:金門,漢宮門。這里指代朝廷。金門詔,即皇帝詔書。
寄淮南友人鑒賞
這首五言律《寄淮南友人》可視為《白毫子歌》的姊妹篇。李白在八公山中尋仙不遇,但在淮南盤游的日子,卻給他留下美好的記憶。他對友人說,他有幸做了一回淮南客人,并飽覽了八公山勝景仙跡,對滿山桂花飄香尤為嘆賞,因以盤桓日久而忘歸。
在這首詩中,李白透出了自淮南返回梁宋故國、重新開始書劍飄零的生涯的抑郁心情。首句“紅顏怨歸國,春歲歇芳洲”,是個倒裝句,說他春天去淮畔芳洲游憩歸來后,自己才感到一種失落與隱怨。何以如此?“不得金門詔,空持寶劍游”。從這里我們可以窺見詩人雖向往自由自在的山川游歷,卻并未斷絕仕途之念的矛盾心態(tài):他熱烈地追求自由與超脫,同時又希望重新得到大唐天子的重用。他仿佛對友人說,我又開始云游天下了,“仗劍去國,辭親遠游”。“海云迷驛道,江月隱鄉(xiāng)樓”即為這次游蹤的記錄與傳照,運用了對偶修辭手法,整齊美觀,音律和諧。詩的末尾又回到春天作客淮上的樂事上來,一個“忽”字,很傳神地反映了詩人行蹤飄零的羈旅生涯。一個因字,表現(xiàn)詩人本放浪不羈,卻因八公山中生機勃發(fā)的滿眼桂樹而難以自已的浪漫情懷。
李白簡介
唐代·李白的簡介
李白(701年-762年),字太白,號青蓮居士,唐朝浪漫主義詩人,被后人譽為“詩仙”。祖籍隴西成紀(待考),出生于西域碎葉城,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。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傳世。762年病逝,享年61歲。其墓在今安徽當涂,四川江油、湖北安陸有紀念館。
...〔 ? 李白的詩(963篇) 〕猜你喜歡
和江景吳寅長經(jīng)理屯田道中見寄
強追霜押窘于徊,天放檐花著意催。自昔到公金擲地,如今慚我釜鳴雷。
驅(qū)馳莫管青山訝,凋瘵真煩赤手培。王道本來嫌掊尅,曾將阡陌咎誰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