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作壽堂因書一絕以志之譯文及注釋
譯文
生前在西湖邊青蔥的山嶺上構筑廬舍,死后墳頭上應該是秋色蕭索。
哪一天皇帝要搜求我的遺稿,我應該慶幸從來沒有寫過什么談封禪之書。
注釋
壽堂:停放死者棺木以行祭禮的廳堂。此處指墳墓。書:書寫。一絕:一首絕句。志:記。
青山:青蔥的山嶺。此指西湖孤山。結廬:構筑房舍。
蕭疏:寂寞,凄涼。
茂陵:漢武帝陵墓,這里即指漢武帝。遺稿:指前人遺留下的手稿。
封禪(shàn)書:指司馬相如言封禪事的遺書。
自作壽堂因書一絕以志之創(chuàng)作背景
林逋生前一身梅香,也很在意自己死后的聲名。史載,林和靖(林逋字和靖)既老,自為墓于廬側,因作詩,即《自作壽堂因書一絕以志之》。此詩當是作者臨終明志之作。
參考資料:
1、黃剛 等.宋詩鑒賞辭典.上海:上海辭書出版社,1987:48-49
自作壽堂因書一絕以志之鑒賞
“湖上青山對結廬,墳前修竹亦蕭疏”二句,從“結廬”和“墳前”落筆,由生前寫到身后,形象地總結了他的一生。林逋是個清苦的隱逸詩人。綠波蕩漾的西子湖水,翠竹蔥蘢的湖心孤山,令這位“梅妻鶴子”的詩人留連徜徉。這面湖依山的廬舍,正是他朝夕相處之所。詩人在此,雖“家貧衣食不足”,卻“性活淡好古,弗趨榮利”,杭州近在咫尺,居然“二十年足不及城市”(均見《宋史》本傳),足見其安貧樂道的志趣。首句側重寫的是“廬”,是述他生前,次句緊扣的則是“墳”,是述他身后。廬是于湖上青山相對,墳是修竹蕭疏。前后相溶,然還有第二層的意思在里面,第一句乃是寫生前之狀,第二句則是想像之景了。雖是清苦冷落,但句子中表現(xiàn)出作者的一些自許和自得。林逋生前在廬側造墓穴,自有長眠于湖光山色間之意?!耙嗍捠琛比?,示身后的蕭條,正見隱士本色。
《后村詩話》說林逋一生苦吟,自摘十三聯(lián)五言,唯五聯(lián)存集中,梅堯臣序其詩集,更嘆“所存百無一二焉,于戲惜哉!”林逋也曾說:“吾方晦跡林壑,且不欲以詩名一時,況后世乎!”但好事者往往竊記之,所以遺稿尚有數(shù)百篇?!懊晁涨筮z稿,猶喜曾無封禪書”二句,是作者以遺稿中并無封禪書一類阿諛諂媚文字自慰,以示高潔。據(jù)《漢書·司馬相如傳》,司馬相如死后,漢武帝曾從他家中取到一卷談封禪之書。所言不外歌頌漢皇功德,建議舉行“封泰山,禪梁父”的大典。林逋借古喻今,表明決不屑于像司馬相如那樣希寵求榮?!蔼q喜”,“曾無”俱為慶幸之語,感情色彩很是濃烈。這二句是林逋名句,頗為后人傳誦,之所以如此,并非在于它是奇語、麗句,而是因為它表現(xiàn)出詩人的高尚志節(jié)。宋真宗時,大臣王欽若等偽造符瑞,慫恿真宗東封泰山,借以邀寵。林逋這兩句詩是針對此事而發(fā),立意高絕。秦觀曾稱贊說:“識趣過人如此,其風姿安得不高妙也!”后代文人在用司馬相如草封禪書之事時,有正用反用之別,王禹偁《謫守黃岡謝表》中“茂陵封禪之書,惟期死報”之語,是正用,林逋這里是反用。對此,嚴有翼認為林逋要高出王禹偁一籌。以后胡仔雖頗不以為然,但林逋此二句流傳之廣,決非王禹偁句之可比卻是事實。林逋生當北宋盛世,詩文頗有名,卻淡于榮利,終生布衣,詩中所表白的,并非虛語,所透出的是一股高逸淡遠之氣。
林逋簡介
唐代·林逋的簡介
林逋(967一1028)字君復,漢族,浙江大里黃賢村人(一說杭州錢塘)。幼時刻苦好學,通曉經史百家。書載性孤高自好,喜恬淡,勿趨榮利。長大后,曾漫游江淮間,后隱居杭州西湖,結廬孤山。常駕小舟遍游西湖諸寺廟,與高僧詩友相往還。每逢客至,叫門童子縱鶴放飛,林逋見鶴必棹舟歸來。作詩隨就隨棄,從不留存。1028年(天圣六年)卒。其侄林彰(朝散大夫)、林彬(盈州令)同至杭州,治喪盡禮。宋仁宗賜謚“和靖先生”。
...〔 ? 林逋的詩(234篇) 〕